该怎么说比较清楚、恰当呢……经过自我的一波开解,虽然这次自学基金投资,和我对老妈在日常生活方面,产生了一点矛盾、不和——两者其实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但从我自身出发这个角度,结果还算是好的:暗下决心,未来逐步改变、改善章启轩对母上大人的态度;我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心底留存着基础的敬意,所以不会怀着“急于挣钱”、“向父母家人证明自己能力”的这种心态,一蹴而就地读完《共同基金常识》,就敢加入金融市场,我卡里那五万不到的票子,一把扔进去,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更别说我还不敢那么干——想着依照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策略,几百几百地定投……如果不是混合基金,而是行业指数基金,真按品类、按月分散投资,那……真就不是“水花”的量了,而是“水星”、“水渍”,一吹就干的那种级别好吧?
嘛,其实我依然不把现在的主业——写《公主》揉合到一整段时间来干,跟八小时工作制那种性质,然后晚上看书学习基金投资理财知识,并非像白天我写小说那样,一个小时当中抽个20min到半个钟头在手机上写初稿,剩余部分要么刷刷短视频,看看即时消息,要么有时是会被预想不到的特殊情况,打乱原先、甚至更久一些的时间线的计划:短则是被老妈的手机(或pad)的大音量剧情(包括偶尔她的哈哈大笑)吵得我打句话都得花半天功夫,质量还差劲……放远一点则是爸妈的非公事饭局,没事先备好我晚上吃的东西,所以不得不跟着去蹭饭,这对我来说就更尴尬。大多数在外吃饭的情况,我的食量都会有所减少,除非某盘菜特别对我口味;时不时的搭话聊天,毕竟多半不是我擅长、可以随意介入的话题,所以沉默、陪笑的情况几率会挺多,这也挺难受的;何况,哪怕吃饭的地点离家不算远,整体结束的时间不出意外的话,比在家简单吃饭吃菜时间也要拉长很多。
这样的情况,虽然我能大致猜到这些分支“选项”,但这不顶用啊——猜到也没法“防范”到,虽然几样情况同时堆在一天发生了,几率挺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啊!不可逆势,稍不留神可能一个月的努力就会化为乌有,我……不会,或者说是尽力不会——希望努力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得不到等价的回报,这是会让我挺长时间纠结、扎心的。我之前不是说了吗,不想着月月都有小额稿费,给自己的负担、甚至是负罪感的那种工作压力,就没那么重了,学些基金投资知识,转移一点注意力,也是一种变相的找寻平衡状态,在没有稿费收入的月份,基金收益也能让我从中获得一份价值、自我认同,算是不错吧。
不过……事物的乐趣不光局限在事物本身,我的性格也不是那种孤家寡人、故作姿态的,除了事件进行过程中,反馈给我的或大或小的成就感,其中如果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新朋友还要看一份所谓“缘”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果是老朋友、老同学,那等于在人生旅途中的某个节点,我们又因为同一件事物而聚拢到一起,这就不单单是“缘”可以解释清楚的了。我还蛮期待的——原先就不对他们抱有负面情绪的那些人,能通过非校园的生活方式,重新交流、熟络起来。往小、往窄处说是内心筑一处避风港,往大方向想,也是一种心智模式的锻炼,让我走另一条路历练、逐渐成熟,总不像坏事……
嘛,总之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平淡,但在我的观念里,绝对谈不上“寡味”的程度。如果有目标、理念……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出很阳光、朝气的感觉,那这类人与我——至少是现阶段——是不在同一频道、步调上的。而如果有人借由这个,随意嘲讽、误解我,那我也是挺不服气的,我也想、也在按自己的节奏,自己选中的方向去努力、尝试长进嘛,只是现在……身体的残障,心志上的软弱、瑟缩,双重叠加作用下,哪怕我要努力,速度也得调慢下来,才不至于重新安排总体规划。牵一发而动全身,手忙脚乱,到后面什么事都没做好,回头一看还浪费了时间,那才是最亏、最闹心的好吧?
我的性格本就是偏保守的,到了我出事的时间点开始,我过着偏瘫患者的生活,而且打心底里接受了:凭自己的本事,改变不了什么大的现状。所以不说我由保守变成偏执、顽固,应该讲,没有让我听了、看了有触动,而且确实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前沿医学创新、发展,我是挺难改变观点了,毕竟我也懂得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简单道理……我不轻易放弃,同样,也不轻易相信,一点一点做成最终目标,哪怕最后发现:与你预想要做到的模样,差距有、大,过程中无论物质回馈上,还是精神鼓励上,总值正向还是亏了,只要觉得“不后悔”,那就够用嘛。今后不说“个人成就”这种骚话、中二发言,起码回想起来,能开心,有价值,能给我提供精神支撑,那互推来讲,肯定要继续干下去的——这总不会误以为镜水是固执、偏激心理咯?
居家康复、写书、玩手游、看番剧、读《共同基金常识》——除了每日的吃喝拉撒睡,我现在基本就这些事。近期要么意外事件(带上我出门的饭局)惹人心烦,不过好在也给自己打了心理预防针,不用月月全勤,要求放低一点;要么是老妈提前问我:“要不要跟着我们到你外公墓前拜祭一下,和他说说话?”我对神鬼一类的事物,向来是不信,甚至从情绪根源上是有、抵触的,但外公和我,在世的时候感情是不掺假的。我是愿意到外公墓前拜祭的,但……我现在的情绪自控能力弱了挺多,我怕到时周边的氛围、家人的感伤,让我破防了,那就尴尬了——我烦的其实是这一点,而现在我又有语言功能障碍,向老妈表述得多了,表达就不是很清晰,所以有时干脆就“yes”or“no”,省时省心。但可惜,老妈通常不会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相反,还会说些扎心的话。
“算了算了,也不强求你,本来外公在世时是最宠,甚至可以说是溺爱你的一个人了,然而你现在连主动祭拜一下他的动力、欲念都没有……真不知道你是冷酷无情,还是把自己关起来,不跟外界接触。”我是忍住不吭声,不跟她爆发可能有史以来,母子之间最激烈的争吵,明面上是以我弱她一口而告终。我眼下有写轻小说和学基金知识两件重要、关键的事,而且心知肚明:绝不是能随随便便敷衍了事的操作规程。看《共同基金常识》的慢节奏,本来是个好现象的,但拉长了看完整本书的总时长……别人怎么样我不是很清楚,但我不是那种光背理论不搞实践的人呐。而目前我内心纠结、判断需要自控的地方在于:看理论,不搞尝试,哪怕失败、亏钱,由此有锻炼、提高,那还是有价值的一次历练吧?我是强压住内心想尝试、获利的冲动——网上又没有模仿市场波动,但又不跟市场规律、节奏、幅度一致的模拟器,不然我肯定挤进去,一边玩一边学啊……
上半年啊……除了似乎隔三差五就来到你面前的小长假,对我而言有老爸的生日,不过他哪怕像40、50这种整数大关,对过生日本身的兴致也不算高涨。按他的话说:“过一天老一天,过一天少一天啦,高兴个毛线哦。”如果正巧有饭局,无论家庭亲戚内部还是他的一帮朋友圈子,能有口酒喝、装装疯聊聊天啥的,那他还是挺乐意的。不过老爸的生日是在五月下旬,对于我来说,我……时间分配应用到实处——这一方面似乎并没有安排得很让我自己满意。我的确把《共同基金常识》认真地看到后面,而且如果按这样的速度标准来推进的话,我相信在五月末,最迟六月初,镜水能把《共同基金常识》通读一遍,投资理财的具体效果不敢打包票,但起码的起始的动能还是在不知不觉间具备了吧?
可时间线有时就是不顺应我的节奏流程走,不过……硬要往自己这边找理由的话,一来看书学习的后半程有点懒散了,二是可能墨菲定律许久未见,这波也是露个脸,再者,说得绝对化一点,还是我对自己的时间分配,内心下的决意没有那么重——还没能真正下个手机app,开始尝试把卡里的钱一点一点挪到金融市场里面去呢,新的诱惑又在月初的时候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