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思索着。
关于‘陪伴能缓解甚至令妹妹的症状完全消失’的确是目前可以肯定的,不过关于‘谁能陪伴’倒还是一个不太明确的问题。
毕竟,如果谁在身边都能对她起到陪伴的作用的话那她也不会选择在平时我不在的时候使用‘待机模式’了。
我心想:“我肯定不能被定为标准,因为和妹妹相处了这么长时间积累的感情肯定不是除了父亲以外的任何人能够相比的。”
“但凤御也起到了‘缓解症状’的作用……他是如何办到的呢…”
“如果妹妹对我所拥有的情感是‘信任’、‘喜爱’,恐怕凤御对她来说也是如此。虽然情感方面没有对我的深刻但应该已经足够。可他们不是才相处几天吗…怎么就发展出了这种关系了呢。”
我回忆刚才我们所进行的对话,凤御说‘怪不得你们的感情那么好,是因为你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了她的身边’。
难道凤御也在妹妹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嗯,那天晚上瑛萳出现症状的时候凤御出现在她身边的确是算的…
但如果在这之前凤御没有让瑛萳产生足够的信任的话,即使凤御来到了她的身边应该也不会起到效果吧?
所以在昨天晚上妹妹发生症状之前,他们的关系就已经很好了。只有满足了这个先决条件,之后在妹妹出事时凤御陪伴在她的身边才能起到作用。
‘问题就在于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英萳并不觉得自己的妹妹是个轻易就会相信别人的家伙。
从一直以来的行为都知道她对陌生人非常的警惕甚至不愿意接近。而这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先有了凤御的母亲相处了几个月所进行的铺垫…
再者,成立新家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考虑到父亲和凤御的母亲二人之间逐渐升温的感情。再加上当时有我的陪同瑛萳才会主动接触他。
但一开始一定和我一样,即使表现的比较亲切内心也时刻提防着而不像是现在已经比较信任了。
‘到底是怎么将妹妹的防备卸掉的呢…想不明白。’
一开始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对妹妹动手动脚了,迫使妹妹必须服从之类的…但从感官上来判断凤御的身上只有非常微弱的瑛萳的味道——足以证明他们几乎没有过肢体的触碰。
何况回家后妹妹露出的表情都非常自然,根本没有装模作样掩饰惧怕和悲伤的痕迹存在。
“仔细想想,妹妹那么长时间都只和我说过话。虽然平时没有表现但内心多少还是会觉得孤单…现在又有了一个比较能信任的人所以亲近感才会增长的那么迅速吧。”
嗯,这样才说的通吧。
再加上凤御的性格并不令人讨厌,看起来有些冷漠但实际是个热心肠…同龄人中既不缺乏热心肠的伪善者也不缺乏极其冷漠的自私之人。
凤御这样的为了其他人考虑的还是挺少见的。
何况他长的也挺好看…体型也壮实。
在妹妹的眼里这些都‘变现’成安全感于是更加容易令她亲近了吧。
在我终于想出来了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关于凤御是如何拉近与妹妹之间的关系’的结论后我就没再这件事情上多想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关于自己的事情。
和凤御在车上交谈的时候提到了说‘想让妹妹多交一些朋友’…想想自己,如果决定开始行动那以后能和自己的朋友们见面的时间恐怕就更少了。
如果妹妹以此次转校为契机开始改变,那自己也以这次的决定为契机尝试着在平常与家人和朋友们相处的时候更多的不使用感官来生活吧。
也趁着最近还有时间也和自己的朋友们再见一面…看看我们还是否能在未来继续陪伴着彼此度过一段岁月。
深呼吸随后不再思考这些事情。
我戴上无线耳机,随后打开手机上我开发的特定的音频倍速播放软件开始以十六倍速播放着某个医学科普节目。
在这个软件里,程序会将人声拆分成数个部分并按照我设计的某个特定的规律同时播放。
随后这些分部被我的大脑接受随后又重新重组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音频内容。这样即使是高速播放下也不会带来信息上的损耗了。
这种只能满足于我的使用的设备自然得依靠我自己来研发,而这就像是城市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初期投入高但长远来看能带来巨大的收益。
由此,我得以在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动的同时快速吸收着医学方面的知识。
过目不忘只是我轻易能办到的事情之一。在这种记忆力的面前,原本被互联网传播的对普通人类来说是浪费时间的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对我却是非常好的学习手段。
将收集到的某一类信息在脑内编织成网是我的学习手段之一——在开始的时候零散的信息是各自分散开的一个个小点,但随着我学到的越多这些小点便开始相互联系最后成为一张大网。
三十多分钟的车程里因为倍速播放我得以吸收了八个小时左右的内容,但这还远不是我的接受极限。限制的是技术和效率。
当一段音频以太快的速度播放后损失的信息与修复信息所消耗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成正比但曲线逐渐变陡,意味着当达到一定成都后再提高一定的速度就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就得不偿失了。
记忆力得以让我全部记住刚才听到的内容,之后,原本已经达到人类目前科技巅峰的数、理、化知识令我快速的推演和扩展以及联系——这意味着我开始进入知识的融会贯通阶段。
从下车到进入电梯的这段时间,融会贯通的阶段也进行完毕,此时我就能灵活的在许多场景下运用这些刚刚听到的知识。
到此,学习过程暂时就算是全部结束了。
每一个类别的知识都是一张大网,而这些大网之间也会有联系。
上升到‘在不同的网之间构建联系’时要比在网内构建联系更复杂些。
网之中的重要节点越多,相互联系时要花的时间越多。
以及网的张数也就是学的知识类型越多,当构建不同网之间的联系时也要花更多的时间。不过达到我这个程度就会清晰的发现,并不是每一张网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最开始的数理化三张网以及我估计接下来的生物学的网会是巨大的。
而之后学到的各种学科都会渐渐减小,甚至有时会发现‘这不是在其他的地方都学过了吗?’
也因为其他分支学科是许多知识具体应用产生的,对于完全掌握当今时代最深水平的数理化知识的我来说是非常简单的。
总之,掌握知识的越多会发现自己学习新知识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说的形象一些,到了后面就是往已经建立的庞大知识模型上添砖加瓦,而不会再涉及到‘更改地基’这样浩大的工程了。
除非是有了什么根本性的突破、进展甚至颠覆。
但感觉…这些就得靠我自己来研究出来了。
毕竟,这个时代待解决的一些估计能产生类似‘颠覆’或‘根本性突破’的效果的问题无一不是难上加难。
也许人类能在一百年或五十年内能有所重大突破,但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内那就只能指望自己了。
曾经…是因为我不想去思考这些问题。我犹豫着自己是否能承担改变带来的后果。
感性的说,犹如我站在这些‘坎’之前来回踱步。
而踱步的理由并非害怕自己无法跨越或是找不到跨越的方法,而是我回头看了看那个‘哼哧哼哧’正朝这边迈进的代表人类的‘小人’,思考着我是否应该在现在就走过去。
包括往后我决定行动之后还得思考这个问题。
我究竟是一人继续前进呢…还是像一个妈妈一样在前面慢慢的引导人类一起前进呢?
其实是一个进步速度的问题,我一个人可以不管不顾大幅度的实现跨越。
‘嗯…但既然决定的初心是让一些还能变得更好快速变好,并解决一些本质上的问题那还是得带着人类一起前进。’
这个问题很快得出了结论,随后我便不再犹豫打开了房门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