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作者:狼叔叔 更新时间:2021/9/21 7:48:10 字数:2290

徐静容后来有问过我,“为什么我们不干脆杀了他们呢?”

我说:“这么多罢市的商人!难道都要杀么?这得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杀一儆百,不行么?”

“不行的!”——我现在真的是一点麻烦也不想惹。

她又露出古灵精怪的笑容,“你是在担心某人么?”

我有些害羞,“我确实是在担心他!怎么了?”

“哈!不怎么!”她这一笑,像是在取笑我。

“也不完全是因为他啦!”我摸了摸肚皮,“我现在不想作孽,就只想积德。”

她像是故意要逗我,“那我帮你去作孽!”

“别吧!真的!你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嘿嘿!瞧把你担心的!”她果然是在逗我。

我有点生气,“你觉得很好玩吗!?”

“我是气不过呀!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跟他们耗下去呢?”

“我们手上都没有余粮了,怎么跟他们耗下去?”

“去别的州府买呀!”

“那不是会托高当地的粮价么?而且,我们还要搭进去大量的银两!周边的粮价抬高了,这里的人就会买我们的粮,跑到周边卖掉,赚这当中的差价,这样,我们不是成冤大头了么?”

“朝廷不是有明令,不许炒卖粮食?他们这样搞,真要闹出事情来,他们能逃得过责任?”

“姐姐,你听我给你讲哦!”

“他们这些乡绅可都是民意代表,是在民间掌握了话语权的人,而且不是一两个人。”

“连庆是瞅准了的,他知道我们现在不敢轻举妄动的真正原因。”

“他如果知道了,商人们自然也会知道,乡绅们自然也会知道,所以,只要我们不退让,罢市就一定会持续下去。”

“这事若是继续闹下去,最后肯定会引发民变。”

“民变一出,便要出很多人命,这难道是我们所希望见到的吗?”

“闹出民变,他们是有责任,但我们就没责任了吗?”

“正是因为我们并不想承担责任,所以,我们现在就只能选择妥协。”

“再说了,这帮商人从年前就开始罢市了,整得大家春节都得缩衣节食,老百姓这个年,可不好过呀!”

“我们要是再和他们斗下去,就是神仙打架,殃及无辜了,实在是没有必要。”

姐姐点了点头,“是啊!”

“今天是大年初六了吧?”

“是。”

“所以说,我们妥协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就是瞅准了这个时机,才这么干的!”

“嗯……”姐姐陷入了思考。

我继续给她解释道:“现在的关键,是在于皇上最后的决策!”

“要是皇上最后的决策对我们有利,我们完全可以回头再杀了他们!”

“现在先让他们嘚瑟一会儿,不要觉得没面子……”

夫君说过,要让皇上做出对我们有利的决策,我们就得向和珅学习。

为什么呢?

因为乾隆皇帝,他本身就是个巨贪呀!

无巧不成书,本朝的皇帝,也是个巨贪。

尽管,在君主制之下,“效忠皇帝”和“效忠国家”貌似是同一回事。

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尤其是在“皇帝是个凡人”的前提下。

皇帝也是凡人,不可能没有缺点。

当然,要是对外宣称的话,皇帝肯定是个毫无缺点的圣人,不然,咋会有“圣上”这说法呢?

哪怕他有缺点,也没人敢指出来呀!

但,如果真要实事求是,哪怕皇帝再贤明,也没有办法全天候保持“舍身取义”的状态,必然也会出现“自私自利”的情况。

这便意味着,他的“个人利益”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与“国家利益”完全重合。

由于君主制度下的官僚系统,其本质是“效忠皇帝”,而不是“效忠国家”。

所以,导致“大忠似奸”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皇帝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完全重合。

在两者不重合的时候,清官便要深陷“自古忠义两难全”的处境。

因为,清官大都尚义重名,而这个“名义”,必须得以“效忠国家”为前提,才可堪称一个“清”字。

在明知皇上犯错的情况下,官员如果要忠于君主,则不能忠于国家,这就是“自古忠义两难全”。

所以也难怪,历史上的清官,往往都死得特别冤。

连皇帝本人都要贪,你在本朝还想当个清官?

刘景也就是当个郡丞,才能当个清官,再往上走,要么堕落,要么命不久矣。

听夫君说,剑辰宫有一大半都是臣民给“孝敬”出来的。

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皇帝为什么也要贪?

因为,国库的出入账,都是要经过户部的,哪怕只是动用了一两,也是要公开的明账。

内务府库,简称“内库”,这是皇帝自己的私房钱,走的不是明账。

换言之,两者的区别,在于“隐私”二字。

皇帝的隐私重要吗?当然重要!

说什么皇帝没有隐私,根本就是骗人的!

“隐私”这个词语,引申一下,也可以说成是“面子”。

以下只是我的一个猜测。

比如,皇帝要赏赐嫔妃,如果动用了国库里头的钱,那是不是很没面子呢?

拿国库里的钱去打赏女人,传出去多难听呀?

一般来说,内库里的钱,是从国库里拨过去的,每年都有,相当于是皇帝的俸禄。

但皇帝的俸禄再高,也是要受国家预算限制的。

内库的预算要是定得太高,就会惹来非议,让人不禁觉得,皇帝的生活奢靡无度。

据夫君所说,国库每年拨给内库的银两,大约是一百万两左右,是一个亲王的六倍有余。

按照本朝一年的国家预算,皇帝这一百万两的“年薪”其实也不算多。

只是因为皇上要面子,所以每年只要一百万两。

可一百万两,真的够吗?——我觉得,他肯定不够花!

皇帝有一个那么大的家,又养了那么多的嫔妃,保守估计,一年怎么也得超过三百万两吧?

现在,内库里头一共还有多少钱?皇帝最近花了多少?具体把钱花在哪?

除了内务府的管账之外,没人知道。

如果内库的钱不够皇帝花,但他又不想从国库里头抽调银两,那便只能贪了。——不是吗?

毕竟,从国库里抽调银两给内库,大家便都知道,皇帝的钱现在不够花了。——这不是会让皇帝很没面子吗?

咱们中洲人,最爱讲面子了。

所以,我们孝敬给皇上的银两,必须悄悄送进内库。

夫君临走的时候,把二百八十万两全部都置换成了“京票”。

他会把这些“京票”偷偷交给内务府的管账,再由管账拿到钱庄那儿去兑换银子。

这样,就照顾到了皇帝的面子。

既然我们要攻下皇帝的心,那我们肯定得投其所好呀!

这二百八十万两送到皇帝那儿,他还怎么舍得杀我们?

他要是真舍得,那我们也没话可说,只能认命。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