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戏剧在东方上演,东斯拉夫联盟的加入无凝给了帝国军喘息的机会。
波兹兰军队的一小部分被牵制在了东欧平原上,虽然东斯拉夫联盟糟糕的军事改革,严重的降低和损耗的部队的战斗力,但是面对在平原上依靠旧式工事的波军仍然游刃有余。
东边残存的波军很快由于后勤的不足以及红军不断的强攻与围攻之下投降了。
帝国军的进展在3月3日取得重大胜利以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奇袭入华沙之后,南方集团军群也步步紧逼。
华沙城外一片狼藉,难民与华沙守军扭打在一起制造了巨大的混乱,加之波兹兰高压的民族政策使地一些地区也纷纷反抗,帝国军第2装甲旅208辆装甲单位顺利的攻入了布列斯特要塞,与红军举行了一天的阅兵式,庆祝着胜利的一天。
很快帝国与联盟瓜分了波兹兰,东斯拉夫联盟收回了东欧战争的失地,但也为其埋下了隐患。
红军接手了一批投降的波军,而大部分的战利品则是由帝国军占有。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打破了半个多世纪的欧洲局势。
但是,一向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的联合王国在政治与经济双重困难下选择了被迫妥协,毕竟一直以来奉行的政策,加之是海权国家,只要大陆均衡就行了,所以联合王国选择了祸水东引。
但是法亚克尔共和国可就无法这么轻松了,东边的红色联盟可是抵制资本主义的国家,加上克里木战争结下的梁子,且联盟在搞清了联合王国的态度后放弃了合作的念头,国内还在进行工业化,合州国的资本家背着政府偷偷摸摸的与联盟合作,因此进展十分缓慢。
在这种前提下,东斯拉夫联盟是没有信心去挑战帝国的。
而法亚克共和国自身又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政局动荡,连续下了好几任内阁和总统。
这种情况下单独对抗帝国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于是法亚克尔共和国又与北欧联邦合作共同抵抗帝国的扩张。
帝国正面临着双线作战的危机,但是通过持续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因此进入了长达四年的“缓和期”,同时,帝国针对内政也施行了一个四年计划!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919年7月26日,李思特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思考人生,想了想这12年似乎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又想要去做点什么,于是,在这个时候,李思特的生日礼物一一玩具熊,就像是附体一般向李思特谈到。
“你不考虑一下去军队里体验一下吗?”
“我明白,我明白,你们把我送到这里其实就是为了把我推到火坑里的,对吧!”
李思特无奈地摆了摆手。
“看来你很清楚自己的立场,所以,你到底要选择那一个呢?”
“实际上不管我选那一个,结局都差不多,但是,这一次我会选择那25%的机率。”
“这么说,你已经想好了,我们十分期待你的表现。”
李思特无语地看着这个玩具熊的光消失,之后又在打算是将其扔掉还是藏起来好。
当然,最后还是选择了藏起来,至于那个选择,以哈特大公的能力也不是不能去,且刚才的什么旧秩序给的beff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想趟这趟浑水而已。
并且,李思特从一家特殊的报刊中看到这样一遍新闻一一《卡廷大捷》。
这是帝国沙文主义者引导性地嘲讽波兹兰沙文主义暴行的反击,但是很快由于舆论目的又撤回了。
在约瑟夫同志与中央的授意下,贝利亚指使内务部人民委员会对以军官为首的波兹兰战俘进行处绝。
虽然说他们可以堂而皇之的打着无产阶级专政的名号执行,但是从同时期的其它战俘最多被送往西伯利亚,所以很可能是直接绕过法律程序处绝的。
当然客观理由也很多,比如说军官战俘暴动以及消耗人力物力。
虽然理性地说,这样做确实符合联盟工业化的处境,且国际将联盟挤出去,没有签什么公约,但是无疑暴露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
从一些国有资产的流失中就可以看出了。
虽然约瑟夫在目前这种特殊的现实逼迫下不得不做出一国建成与官僚主义。
当然,李思特并不支持这种官僚主义的作法,她更似向于乌里扬诺夫的新经济,虽然其本人是厌恶的,且在对国防的帮助并不直接。
但是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作法还是更实际的。
如果自己落入了敌手,一定被意识形态式消灭吧!
发出了如此感叹的李思特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