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凌晨3时23分。
一艘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埃尔帕索”号已经到达距离中途岛522公里的位置。
这艘潜艇是罗森中将巡航特混舰队中担当的先锋潜艇,随着在这片海域上活动的舰艇越来越多,一场世纪大战即将揭幕。
凌晨3时38分。
“报告,我们接收到来自‘埃尔帕索’的探测报告,探测到位置信号源。”
“加罗林”号上的联络员向一名参谋请示后,参谋立即通知旗舰“勘察加”号舰长韦维尔。
“立刻进行弹药装载!”韦维尔下达了一级战斗命令,通讯员拿起电话通知舰上各单位,机库里很快忙碌地不可开交。
潜望镜上抬,经过长时间观察,中途岛周围疑似有一艘巨型军用运输船慢慢地往中途岛港口靠近,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埃尔帕索”号向上级请示,上传了目标照片,经过“加罗林”号上的技术人员推测,判定为AI的一艘补给舰。
巡航特混舰队指挥罗森命令“埃尔帕索”号潜艇将其击沉,“埃尔帕索”号接到命令后,立即调转方向,全速推进。
凌晨3时48分,迂回到中途岛西南720公里位置的先遣舰队,核动力航空母舰“勘察加”号已经整备好8架各携带2枚GBU-55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F-40,于3时56分全部起飞完毕。
4时10分,“埃尔帕索”号距离敌舰还有322公里。
“报告,我们已经锁定目标。”技术员拿起通讯器汇报道。
“全艇立刻上浮!发射反舰导弹!”艇长弗利忒一声令下,弗吉尼亚级潜水艇快速释放压水舱里的积水快速上浮,整个海平面都在摇来晃去,舰艇顶部露出了阴森森的发射孔,临近发射,指令已下达,导弹点火系统启动,三叉戟C-7弹道导弹同时向上发射,长约10.36米,约1.88米,两枚狭长的导弹从发射孔里飞出,直奔那艘运输船,由于大量采用重量较轻的新型材料,发射在一分钟内进行了四轮。
“轰!”两声剧烈的爆炸响起,整艘运输船在瞬间失去动力,动力系统被完全摧毁,并引发了剧烈的火灾,形成的巨大创口连成一片,而弗吉尼亚级潜水艇却安全地返回海平面以下继续航行。
“袭击成功,结束。”
“继续跟踪他们,记住,千万不要放下戒心,战斗已经开始了,结束。”通讯器里传出来指挥官的声音。
“收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依旧跟随着前面的那条即将倾覆的运输船,在距离220公里的地方缓缓移动着,保证自己不被发现,又能保护自己的安全,不会被敌人立即找到。弗吉尼亚级潜水艇一路守候在那条运输船附近,保持无线电静默半小时,直到看到友军的F-40从天空飞驰而过。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面的军士们,接到了返航的命令。
4时18分,F-40飞行员立刻做好紧急反,应继续朝着运输船持续投弹,因动力系统报废而无法行驶的运输船,就像是失去翅膀的苍蝇一样,在连连爆炸声中沉没。
4时30分,人类第一联合舰队距离中途岛还有823公里,“太平洋”号甲板上已经整备好8架各携带2枚GBU-55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F-40舰载战斗机,所有的“阿尔卑斯”级导弹驱逐舰、“科迪勒拉”级导弹驱逐舰,已经准备好各式反舰导弹。
“阿尔卑斯”级垂直发射系统有96单元,“科迪勒拉”级垂直发射系统有102单元,装备的双波段雷达,还能发现隐身目标和探测低轨道卫星的能力。
海军中将特敏斯指挥的东南亚联合舰队则停靠在距离中途岛西南方向682公里的位置等待“太平洋”号的最终下达的命令。
这次的中途岛之战,可以说是重要至极,如果失败了,人类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如果成功了,将会击毁AI军队重要的力量,能够极大地鼓舞人类联军的士气。
死亡的灰白珊瑚群和数不清的巨石在海中林立,覆盖着厚厚有机层的环形礁石中,露出一个巨大的通道,潜艇降低了供电速率缓缓地穿过前进,已进入这片不毛之地。
通过声呐反馈回来的影像,艇长看到一些岩石群,还有一些疑似二战时的舰艇残骸,茫茫一片,无边无际。暗涌的回流遮蔽双眼,会让人想到一些书中的禁忌之事。
“终年不散的迷雾,有些从这里侥幸逃脱的人,回来无不崩溃发疯,因为那是通往未知,到达恶魔领域的道路。”
继续前进十多海里,乱滚的泥流不知还有多大的范围,也不知里面有什么危险。艇长心中的疑惑越发凝重——这种现象太过古怪,他想迫切离开这里。
4时32分,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让人第一时间有种大脑被震空白的感觉。在指挥室里艇长弗利忒猛地抬起头,伸出手按了一下耳麦,似乎在确认什么事情。
“在潜艇正后方探测到了未知信号源。”
“全速推进!准备鱼雷!”哪怕是以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反应堆抬到最高功率行进,也有可能会被“山”追击到。
从这一刻开始,全艇人员都被沉闷的巨响震到了,神志紧张。
响彻潜艇的警报声在一瞬间骤然停止,但自动检测系统再次全面检测后,声呐显示,周围已经没有任何信号源。
“什么情况?”鱼雷发射系统已经准备就绪,操作员脸色微微缓和之后,控制台上却发出一声惊呼:
“核反应堆已经停止运行!”此况已然将全艇数十人置于风险之中。
核潜艇发动机不再驱动涡轮扇片旋转,一些韧性极大的机械组织从外部穿透了反应堆,这些坚韧的机械组织不知不觉中逐步拷紧了潜艇的外壳,在一股巨大的拉力下,潜艇在往深处移动,利用水压,破损的外壳在不停的挤压中破裂,海水一下势如破竹地涌入舱内,压力从外部向内将潜艇挤扁,鱼雷则连同核反应堆在金属碎屑的来回摩擦下变形、爆裂。
空中的E-6鹰眼空中预警机发现一块海域突然腾起数十米高水花,第一时间报告给了人类第一联合舰队,告诉“太平洋”它发现了“山”的踪迹。
如果真的被“山”追击到这么近的距离,那么基本就已经没有活下去的概率了。
“4时40分,‘埃尔帕索’号与联合作战系统失去连接。”“千岛”号舰长罗森很清楚那些在敌占领区失去联系的人员会是怎样凄惨的下场,更何况是潜艇,基本出了问题就断绝了活路。
8分钟过后,特敏斯中将先命令4艘“喜马拉雅”级导弹驱逐舰在潜艇失踪海域周围投放海底声呐,第一联合舰队全副武装进发,打算在那里和罗森的巡航特混舰队会合,继续缩小搜索范围。
人类第一联合舰队领头是2艘“阿尔卑斯”级导弹驱逐舰,舰队在南太平洋典型的高温多云气候向北浩浩荡荡地全速前进。尽管派出了另外两架E-6鹰眼空中预警机,但是第一联合舰队并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
在“埃尔帕索”号核潜艇后撤时,海军中将特敏斯指挥的东南亚联合舰队收到了巡航特混舰队总指挥罗森的命令——以纵向形式投放海底声呐的短讯。
“我们还没有到耐力的极限,先不着急动手。”四宫得知预警机发现“山”的消息,她顾不上给“埃尔帕索”号默哀,她认为只有将敌人全部清除,才是回应那些死去的人最好的方式。
清晨5时07分,当东南亚联合舰队队进入中途岛外围的水域时,新的一份敌情报告声明,AI第二特遣舰队在北方仅294公里处。
特敏斯所在的旗舰“圣费尔南多”号舷号“22”,立即调转方向,用切换通讯频道向指挥舰“太平洋”号请求攻击命令:
“我舰将前去拦截敌方船只,会有其他舰艇跟随,稍后再详细说明。”
尾舰“万鸦老”号和次舰“杰克·H·卢卡斯”号的同伴发出掩护信号,调整自己的航向,迎合特敏斯的攻击指令做出阵型上的调整:
“‘狄吉利’型电磁脉冲导弹已经整备就绪。”
“不要冲动!”四宫的意图很明显,但特敏斯没有理会这个女司令的命令,他似乎有着自己的打法。
“通知‘勘察加’号,请派遣一些F/A-18战斗攻击机或F-40舰载机跟随特敏斯的舰队,若确认发现有敌舰队存在,则使用常规弹药击毁,若对抗过于勉强,攻击上不占优势,一定要保证飞行员的安全。”联络员看到总指挥四宫樱枝脸上凝重的表情,成功与
“勘察加”号取得联系。
“对方已确认收到。”联络员汇报着情况,副官芒克另外通知海军中将罗森,注意协同第一联合舰队缩小对“山”的包围圈。
东南亚联合舰队虽然全是同一型号的导弹驱逐舰,主要搭载的弹药和具体作用明确分类,舷号“11”的是原伯克Flight Ⅲ级驱逐舰“杰克·H·卢卡斯”号,搭载6×MK-36
Mod6干扰弹发射器,战斧巡航导弹等,是经历两次大战的老舰,于2046年全面维修升级,与尾舰“特尔纳特”号舷号“23”,担当火力掩护任务。
舷号“13”、“19”、“21”制造于菲律宾马蒂造船厂,拥有14×八联装MK-48垂直发射系统,可装填标准SM-8防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火箭助飞鱼雷,担当护卫任务。
其余舷号“16”、“22”、“24”则重点搭载“阿尔伯”新型空载舰载反舰导弹,这种导弹长7.2米,直径0.54米,重约25054~38062千克,射程约为5000-6500千米,并配备4×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担当主要攻击任务。
早上5时17分,在旗舰“圣费尔南多”号的带领下,整个东南亚联合舰队以一列纵队呈围困之势往AI第二特遣舰队靠近。
来自“勘察加”号航母的6架F/A-18战斗攻击机和8架F-40以双机编队的形式,在被敌方舰载雷达部分发现的情况下,飞行员们冒着生命危险,连续数周侧旋机动躲避扬弹,低空快速切入东南亚联合舰队制造的烟幕战场,运载的GBU-55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和GBU-24激光制导炸弹,共投掷26枚,命中14枚,有4架F/A-18战斗攻击机、3架F-40被高超音速防空导弹击落。
AI第二特遣舰队一共有水上舰艇9艘,“氢”级导弹驱逐舰3艘,“硅”级电磁战列舰4艘,“钛”级维修舰1艘,“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1艘。
“勘察加”号通过第一轮空袭,击伤2艘“氢”级导弹驱逐舰,2艘“硅”级电磁战列舰,“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仍然具有快速反应能力,投放12架MQ-45舰载战斗机,快速投入到与F-40的缠斗中。
F-40舰载战斗机以极其优秀的高机动性,在对付拦截的两架MQ-45和“硅”级电磁战列舰的防空炮火中并不吃亏。在“星座”级护卫舰防空火力的协助之下,MQ-45战斗机没有立即对归航的F-40展开攻击, 而是先拉开一定距离后再次锁定敌机使用AC空对空先进中程导弹;F/A-18战斗攻击机利用AN/ASQ-173激光跟踪器对来袭的AIMQ-45战斗机发起一对一拦截。
一枚枚TEM反舰导弹,“剑鱼Ⅲ”鱼雷不断从载弹架脱落,落在护卫的“群岛”级高速电磁战列舰身上,爆炸产生的大量碎片飞溅到海里面,溅起巨浪。巡航特混舰队部分导弹驱逐舰、电磁战列舰“星座级”护卫舰被击伤,但是在落在海里面的飞行员却无法逃脱,等待着被敌人搜寻清剿。
第一轮,由于“氢”级导弹驱逐舰的防空火力猛,导弹拦截能力很强,AI第二特遣舰队同样没有损失太多的兵力。
1架MQ-45战斗机被F-40发射的“响尾蛇”导弹击中在空中殉爆,3架MO-45战斗机对一架F-40战斗机实施集群战术,飞行员洛克紧张地驾驶着F-40急速规避但没能躲过近距离的拦截,被击中尾翼击落。
共计8架MQ-45战斗机,分散在四面八方对“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进行护卫任务,“硅”级高速战列舰全速前进,拉开间距对来袭的东南亚联合舰队进行瞄准炮击。
早上5时33分,战斗已经进行了数十分钟,“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位于两侧的副机库释放了多达40余架的MF-B型无人攻击机,无人机集群快速占据“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上空有利位置,另一边快速排列的“硅”级高速战列舰已经形成一个敞开的斜框型,随时保证东南亚联合舰队不会脱离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外。
重炮连连,“硅”级高速战列舰的舰桥外传来一声声震耳的炮声,高速的电磁弹丸将会撕碎所有阻挡在眼前的事物,防空炮塔火力全开,向来袭的敌机倾泻着火焰。
一道道密集的弹幕,将东南亚联合舰队的舰队包裹在一团炽热的光芒之中,壮观而夺魄。
东南亚联合舰队的“喜马拉雅”级导弹驱逐舰虽然装备着“拉维斯Ⅱ”电磁炮系统,但蓄能时间长,射程短,“喜马拉雅”级驱逐舰的垂直发射系统一边抵御电子干扰,一边发射各型号反舰导弹,数十道白烟升起,像是因摇晃而剧烈喷腾的可乐一般。
早上5时48分,东南亚联合向AI第二特遣舰队发起第二轮攻击。
“硅”级高速战列舰的弹丸在数量上依旧占优势,“氢”级高速战列舰一边猛烈开火,一边快速向占据有利位置,尽力拦截来袭的防空导弹。
这些“氢”级导弹驱逐舰由于急于制造,安装的设备不齐全,尚未完成全部测试,遗留了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一旦受到干扰,垂直发射系统会出现轻微的延迟,这就意味着会有几条性能低劣的“氢”级导弹驱逐舰受到干扰,导致命中率下降。
这个精度的细微变化,就意味着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刻,驱逐舰发挥不出自己全部的实力。
此刻东南亚联合舰队特敏斯中将指挥舰队,采用全程干扰的形式,发出攻击命令向AI无人机集群发射载有燃烧弹、EMP干扰的火箭弹,而舰队整体尽量与敌人拉开的距离,这样的话,就可以在避免“硅”级高速战列舰弹幕的同时,让敌人的护卫机群受到严重打击,进而撕开一片空域,让后续战机向“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继续投弹。
“硅”级高速战列舰通过火力压制,逼退了来袭的东南亚联合舰队,防空火力网拦截了大多数的火箭弹,让敌人的意图无法实现。威力巨大的电磁炮击中一艘“喜马拉雅”级导弹驱逐舰舷号“13”,命中弹药库,直接燃起数十米高的火柱,缺口甩着数条火焰尾巴,轰地一声在海上爆炸开来。
在海上作业,几乎没有多少喘息的时间,身体、精神上的疲惫已经开始对人类海军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但海面上剩余的人类们依旧众志成城,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