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年,核战争带来的剧烈气候变化已深刻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北极冰层逐渐消融,曾经难以通行的航道如今已渐渐开通。全球贸易路线重塑,国家间的争斗愈发激烈。控制北极航道,意味着掌握全球资源的控制权,也意味着占据军事霸权的有利地位。
随着人类第一联合舰队率领的集团军完全占领AI控制区萨哈林岛,“雷鸟”行动正式进入第二阶段,由美国海军中将希伯·莫拉指挥的人类第三联合舰队,正穿过德朗海峡沿着俄罗斯东北航道进入俄罗斯北部海域的呵拉湾,舰队日夜行进,争取率先达到作战区域。
2052年7月18日下午4时20分,在人类第三联合舰队旗舰——“大洋”级核动力航母“北冰洋”号的指挥舱室内,舰队总指挥希伯·莫拉稳站在巨大的电子地图前,凝视着北极航道的每一块海域。
她的脸庞如窗外气温般冷峻,这是一次跨越重重险阻的奇袭——目标摩尔曼斯克,那座位于北极圈内的AI海军事基地。敌人掌控这一地区的海洋资源,源源不断地制造新下水的模块化舰艇,而她和她的舰队,必须打破这种局面,重塑全球战略的平衡。
人类第三联合舰队规模宏大,由42艘舰艇组成,其核心力量为“大洋”级核动力航母“北冰洋”号,承担着远程投射与指挥重任。此外,还有核动力巡洋舰2艘,分别是“科修斯科”号与“巴特尔”号,它们配备强大导弹系统和防空能力,各类舰艇各司其职。
“大分水岭”级护卫舰6艘,是灵活的近海防御力量,专注反潜作战与护航。“落基”级导弹驱逐舰4艘,“群岛”级高速电磁战列舰4艘,分别是“北极”号,“北极”号,“不列颠”号,“纽芬兰”号,“圣劳伦斯”号;“极光”级高速攻击舰4艘,包括“白令海”号等,这类型舰艇以高速和隐形能力见长,适用于快速打击与特种作战。
再者,舰队还拥有弗吉尼亚级核潜艇4艘,“圣劳伦斯”级装甲登陆舰3艘,“海沟”级维修舰2艘,扫雷舰4艘,电子战舰2艘,“风暴”级空中预警指挥舰2艘,“北风”级特种作战舰3艘,8艘核动力破冰船。
“希伯中将,冰层情况复杂,成功穿越北极航道的难度远超预期。”副指挥官利昂诺眉头紧锁,显然对即将开始的任务心生忧虑。
“冰层不单是一个物理障碍,它还是敌人潜艇布置的天然屏障。”战术分析员里兹瓦纳接过话题,她身后的大屏幕上显示出侦察无人机捕获的海冰分布图——数据显示,某些海域的冰层厚度竟然达到了3到5米,足以将一些小型舰船冻结在海面中。
“敌方的潜艇活跃度比我们预想的要高得多。”气象专家京沉声说道。
“气象变化极端复杂,北极的气候几乎没有规律可言,预报不一定准确,战场充满变数,我们必须保证气候卫星的实时跟踪。”
汇报结束后,希伯低声下达指令:
“准备释放第二组侦察机。”她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转向围坐在桌旁的其他舰艇舰长的虚拟人像。
“即便面临如此复杂的环境,我们仍要保持高速行动,打击的目标不仅仅是摩尔曼斯克的军事基地,还要打破敌人对北极资源的控制,摧毁有生力量。”她的话语凝重,仿佛能穿透所有人的心扉。
舰队的每一位成员心里有数,深知此次行动的难度与风险,如果此次行动失败,不仅会丧失一手控制北极海洋资源的机会,更可能让敌方进一步巩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让全球冲突走向不可挽回的恐怖境地。
“这次任务关乎整个世界的战略重塑,不仅仅是国家利益,更关乎人类的未来。”里兹瓦纳再次开口。
希伯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作为舰队的指挥官,她背负的责任无比沉重。但她知道,自己无法退缩,世界格局的剧变,任何一方的失败都可能导致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
下午4时47分,“北冰洋”号航母的通讯系统接收到一则紧急通讯请求:“人类第一联合舰队请求通讯。”在迅速核实身份与通讯加密协议无误后,“北冰洋”号的通讯官果断回应:“允许。”
通讯接通中……
四宫(声音中带着急切的语调):“希伯,我是四宫。据情报显示,你们第三联合舰队现已成功穿越德朗海峡,正朝着呵拉湾全速推进,当前航行状况以及周边态势如何?请即刻汇报。”
希伯(站在指挥舱内,表情沉稳,语气坚定地回应):“四宫,舰队目前正按照预定作战计划日夜兼程,整体推进态势良好,暂无遭遇敌方直接火力打击或重大突发状况,可谓一切顺利。然而,北极航道的水文气象条件复杂多变,潜藏诸多未知风险与威胁,且敌方极有可能在航道关键节点设伏,因此我们不敢有丝毫麻痹大意与懈怠之意,全舰队已进入一级战备警戒状态,各作战单元及岗位人员正严密监控周边海域动态。”
四宫:“‘雷鸟’行动进入到第二阶段,其战略意义极为关键且重大,摩尔曼斯克作为敌方在北极区域的核心据点与海军事基地,防御体系必定坚固异常,你们此次作战任务艰巨,肩负着扭转战局、重夺战略优势的重任,绝不可掉以轻心。”
希伯:“我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与严峻性,其关乎全球战略平衡的重塑以及整个人类的未来走向。此刻,全舰队已完成战前动员与作战部署,各部门已按照作战职能划分,严阵以待,各司其职,无论是舰艇操控、武器系统调试、情报侦察还是后勤保障等环节,均已进行多轮次检查与预演,坚决杜绝因人为失误而导致作战失利的情况发生。”
四宫:“北极地区自然环境极度恶劣,这对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与后勤补给线提出了严峻挑战,补给环节在此次作战行动中堪称重中之重。你们在航行途中是否遭遇补给困难或其他相关阻碍?若有,请详细告知。”
希伯:“在航行推进过程中,确实遭遇了诸多困难。如你所言,北极航道的复杂程度远超预期,冰情、海况变化无常,给舰队航行带来极大困扰,严重影响航行速度与安全系数。同时,敌方凭借其在该区域的资源掌控优势,持续进行模块化舰艇的生产制造与列装部署,不断增强其海上作战力量,这无疑加大了我们此次作战的难度与风险系数。但我们已深入敌后,毫无退路可言,唯有坚决执行作战任务,突破敌方防线,打破其当前的战略布局与优势局面,成功夺回北极地区的战略主动权,方能为后续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四宫:“在我们第一联合舰队成功占领萨哈林岛之后,局部战场局势虽暂时得到稳定,但整体战局仍处于胶着状态,后续作战行动的成败与否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此次你们第三联合舰队对摩尔曼斯克的奇袭作战,将成为扭转全球战局的关键转折点,全球战略平衡的恢复与重建全系于此役,望你们务必全力以赴。”
四宫:“在作战过程中,若有任何新的战场态势变化或突发紧急情况,务必第一时间与我部取得联系,我们将依据实际情况,从侧翼或后方全力为你们提供作战配合与支援保障,确保作战任务顺利完成。”
希伯:“收到,四宫。我即刻返回指挥岗位,密切关注各方面作战进展情况,有新动态会及时向您汇报。先这样,我先去处理相关事宜了。”
——通讯结束
“利昂诺,里兹瓦纳,你们继续更新冰层数据,京,确保我们的天气预报系统全时在线。”
“克里斯托,尽快确保后勤保障到位,舰员们的食物、弹药、燃料储备要充足。我们不能在任何环节出现差错。”副指挥官利昂诺轻轻点头,迅速开始处理下一阶段的准备工作。京与里兹瓦纳也各自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指挥舱内充满了轻微的电子设备运作声和翻动文件的“沙沙”声。
舰队的后勤负责人克里斯托此时也在忙碌地穿梭在各舰艇之间,确保每一艘舰船都能按时接收到补给。她的眉头紧蹙,神情焦虑,因为她知道,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任何一项疏漏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们不只是要打破敌人的冰冷屏障,”希伯缓缓开口,打破了片刻的沉默,“我们还要在这片无垠的冰海上夺回未来。”
“预定到达时间是明天清晨。”副指挥官利昂诺报告道,她的声音平稳,但眼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明天清晨。”希伯重复了一遍,目光远远地投向那片蔚蓝的海域:
“保持高速航行!”话语简短有力,充满决断。
随着舰队准备工作的最后一项确认,指挥舱内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船员们默默走出,返回各自的岗位。希伯站在指挥台前,目光再次凝视着那张复杂的电子地图,穿透重重迷雾,前方将会是一片未曾涉足的险地。
7月19日清晨5时47分,人类第三联合舰队缓缓驶入呵拉湾。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紧紧地盯着远方那海天交融的海平线。每一位舰员的心中都像是被打翻了五味瓶,既有对即将到来的未知征程的期许,又被那如影随形的不安所笼罩。
庞大的舰队犹如一座海上的钢铁城市,在浩瀚无垠、深不见底的海洋上缓缓破浪前行,一艘艘舰体随着汹涌海浪有节奏地起伏摇晃着,像是在跳着一曲与大海搏击的舞蹈。
在舰队的最前端,6艘破冰船犹如英勇无畏的先锋,正艰难地开辟着前行的道路。厚重且坚固的船头,以不可阻挡之势,一次次狠狠撞向海面那层层叠叠、形状各异的海冰。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一阵沉闷而震撼的巨响,海冰在船头强大的冲击力下,瞬间崩裂成无数碎块,向四周飞溅开来。
破冰船斑驳的船身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被撞碎的海冰在舰艇两侧形成了一片片闪烁着寒光的冰碴带,随着海浪起伏涌动,仍在不断地撞击着舰艇的外壳,发出“咔咔”的脆响。
当舰队逐渐驶入海湾深处,恶劣的天气愈发肆虐起来。那刺骨寒冷的狂风,犹如从北极冰原的黑暗深处被释放出的恶魔,携带着无尽的严寒,以排山倒海之势从边缘猛扑过来,瞬间席卷了整个舰队。
狂风呼啸而过,吹得舰旗猎猎作响,仿佛要将它们从旗杆上生生撕裂。舰员们即使身着厚厚的防寒服,也能真切地感受到那寒冷如针般刺入骨髓。在狂风的助力下,海面翻滚的海冰变得更加汹涌狂暴,前赴后继地冲击着舰艇,有的海冰可能是巨大的冰山一角,带着千钧之力撞向舰体,使得舰艇猛地摇晃,舰员们不得不紧紧抓住身边的固定物,以防摔倒。
“全员保持警觉!注意海面浮冰!”希伯那坚定而沉稳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如同洪钟般清晰地传达到了每一位舰员的耳中。她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稳稳地站在指挥台上,双手紧握着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每一波浪潮,每一块危险海冰的精准位置,她的脑海中正在构建舰队在这冰海险境中安全航行的路线。
在北极海域的严苛考验下,舰队各舰船均承受巨大压力,尤其是先锋“北极”号电磁战列舰,面临艰巨挑战。舰长埃尔玛丽指挥的“北极”号不仅是舰队前锋,引领航向、探测应对危险,还肩负电子战核心任务。
舰上搭载的舰载电子干扰系统与雷达信号屏蔽装置协同运作,其电子干扰系统发射出特定频率与强度的干扰电波,这些电波如同无形的电磁利刃,径直刺向敌方位于海岸线上的雷达站。
与此同时,雷达信号屏蔽装置则像是一面无形的电磁护盾,有效地阻挡了敌方雷达波对己方舰队的探测与锁定,从而在敌方严密的雷达监控网络中巧妙地撕开了一道口子,为后续跟进的其他舰艇成功开辟出了一条相对安全、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被敌方发现与攻击风险的航道。
在她的周围,信息员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此起彼伏的汇报声交织在一起,每一个信息员都在争分夺秒地将实时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诸如敌方雷达信号的强度变化、频率波动、干扰效果评估数据,以及己方电子战系统的运行状态参数、能源消耗情况等,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埃尔玛丽舰长。
“继续干扰敌方雷达信号!”埃尔玛丽低声指令,目光紧随指示灯变化。“确保后方舰艇跟上。”她的话语坚定,感染舰员更加专注投入工作,全力保障舰队安全与任务推进。
就在舰队继续航行时,一股突如其来的威胁突然降临。雷达屏幕上检测到敌方潜艇的踪迹。敌人显然已经察觉到这支舰队的存在,并迅速展开了追击。布杰指挥的“哈德逊湾”号核潜艇被派遣前往应对这一威胁。
“敌潜艇正在接近,速度过快,无法通过常规反潜手段进行干扰!”布杰的声音响亮而冷静,然而她的眉头紧锁,显然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哈德逊湾”号潜艇在幽深的海底展开了快速潜航,躲避着敌方的追踪。黑暗的海底没有一丝光亮,只有前方那细微的声呐回响与电子设备发出的“滴滴”声。
随着深海声呐的回响,布杰紧盯着显示屏,敌潜艇的潜航路径被准确捕捉到,她立刻做出反应:“准备发射反潜导弹!”
她的命令如电闪雷鸣般迅速而果断,接着一声低沉的响声传来——反潜导弹穿透了海水的压力,猛然射向敌潜艇。
爆炸的震动传遍整个水域,敌潜艇瞬间失去了目标的精确性,在爆炸的冲击波中彻底迷失了位置。战斗结束时,敌潜艇已被彻底摧毁,而“哈德逊湾”号也成功避免了一场致命的灾难。
“敌方潜艇已被消灭。”布杰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传来,带着一丝未曾完全散去的紧张:
“我们安全了。”
舰队的指挥官们松了一口气,随着舰队继续前进,前方的海面渐渐变得更加险峻。即便在夏季,北极的冰层依然给航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障碍。在进入喀拉海后,巨大的海冰突然出现在眼前,几乎封锁了整个航道。
“冰层封锁了通道,继续前进无望。”里兹瓦纳分析员通过通信系统报告,“我们必须进行新的战力部署。”
希伯凝视着前方的冰山,她知道这将是舰队面临的最大考验。没有任何战术准备可以轻易克服这种自然的屏障。舰队无法直接突破这片密集的冰层。
经过短暂的商讨,指挥官们决定采取分队绕行的策略。他们将舰队分成两个大队,由“北冰洋”号航母和“北极”号电磁战列舰作为主力,带领一个大队绕过巨大的海冰区,另一个大队则负责清理通道并布控敌方潜艇。
“出发!”希伯一声令下,舰队开始分道扬镳,各大队紧张地展开行动。
同时,为了应对冰层和气候的严酷挑战,核动力破冰船被派遣进行气象侦查,帮助舰队准确评估冰层的实时变化,并提供导航指引。与此同时,所有护卫舰加强了对潜艇的布控,确保在接下来的航程中,以应对敌人对舰队发动突袭。
“我们已准备好突破这片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