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的女王。
宏伟的引擎。
来自迈向神圣航线前的最后一支舞曲。
……
巴纳姆星原虫。
因它被发现的星球命名。
它们在偏离主航线的第五颗卫星上被捕获,这些星虫正在入侵那颗星球的原住民,奇塔星系的人类用尽全力对抗这些星虫。
应该干预它们吗?
至圣没有发布任何指示。
星虫的进化能力就不是生物应该拥有的,也许是受到算力技术的影响,这般独特的生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星虫的进化方式已经可以在任何物质之间转变,它们通过主动控制自身组成的粒子的自旋,在“物质”和“力”之间转换,一只巴纳姆星原虫就足够给这片星区造成致命的威胁,更何况现在数量已经多到足以把星区内的所有恒星覆盖了。
它们吃掉了那里的星星,蠕动的硕大身体就像咀嚼风干后的糖果一般,连同把人类建立在他们恒星附近的400多个大型探测平台给摧毁。
说是虫子,但巴纳姆星原虫的外表看上去更像是腔肠类动物,或是一些栉水母类。它们的表面大多散发着银白色的光泽,有时为了方便吃掉较小的恒星,它们便有目的的控制着自身的内禀磁矩,把自旋数调节至1,这也是光子的自旋数。所以宏观层面上,星虫们会暂时失去质量,但依然能被观测到,那些庞大的发光体遮天蔽日,并且有着不下余恒星本身的表面热能,足以把行进航道上的任何一颗固态行星地表变成只剩灰白熔岩的死寂场所。
它们攀附在恒星的光球层,避开有可能影响它们猎食的冕洞,接着一些“口腔”被张开了,如同吸取杯子中的饮料,那些核聚变的物质源源不断地涌入它们的食道。
经过被星虫覆盖的区域需要1.3个快克点,至圣可以抽出一点余力分配给传感器。
很快数据就得到了回馈。
至圣把那些虫子做了命名与分类:
星体摄取者,这是最为庞大和强大的种类。它们有着巨大的身躯,长达0.03个天文单位的身体能够吞噬整个恒星,将其转化为能量。星体摄取者通常拥有强大的防御和攻击能力,使它们成为巴纳姆星原虫中的统治阶级。它们拥有特殊的吸收器官,能够从恒星的光与热中直接摄取营养。这种能力使得星体摄取者能够在长时间内无需进食,并且能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和进化。
形态适应者,这些原虫具备比其它亚种更高的形态可塑性和适应性。个头较小,体型最大的也不过16万千米。它们拥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和基因组调控机制,使得它们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形态和外貌,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态位。形态适应者的变异能力使其在捕食、躲避敌人以及获取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星陨吞噬者,它们具有独特的进化适应性,专门以卫星星球为食物来源。与其他巴纳姆星原虫相比,星陨吞噬者在生理和行为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星陨吞噬者的进化途径涉及量子物理学的原理。它们拥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和基因组组织,使得它们能够利用量子隧道效应进入卫星星球的内部。通过量子隧道,星陨吞噬者能够穿越固体物质的屏障,直接进入卫星的内部空间。与星体摄取者不同,星陨吞噬者的进化适应性主要基于量子物理学,而不是直接吸收恒星能量。它们的细胞结构和代谢途径与量子隧道效应密切相关,隧道连通不同的空间,主要食物是摄取卫星星球内部的物质能量。此外,星陨吞噬者还具有其他特殊的生理特征,以适应其独特的食物来源。它们拥有强大的颚部和牙齿结构,能够咬碎坚硬的岩石和矿石。它们的消化系统是具有破坏分子键的特殊电子浆,能有效地分解和吸收卫星星球内部的任何物质。
宇星搏击者,一种体积较小但机动性极高的星虫亚种。和其他星虫体系差距巨大,所以究竟是否是不同于星虫的另类寄生物种还有待考究。它们通常具有2到5米左右的身体长度,紧凑而灵活,附着在其他大型星虫的皮肤上,宇星搏击者的进化适应性使它们能够在太空中进行快速的定位和猎食。
这些亚种一般具有强大的肌肉力量和刚性骨骼,使宇星搏击者能够在无重力的环境中自如移动。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坚韧的外壳,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冲击能力,以应对太空中的极端条件和碰撞。
奇塔星系的人类没有应对技术。预计在3个恒星日后灭亡。
应该提供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