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观与路径观

作者:龙骨灰汤 更新时间:2024/7/7 23:09:55 字数:2873

端口观与路径观

本文参考文献为贴吧杀戮尖塔吧蝎老师的【端口化入门/万字进阶攻略】,与B站旅行者IX号的【杀戮尖塔设计分析】。

在杀戮尖塔的帖中,端口的定义是;

“一个卡组能够通关,必然拥有一些的共性。而这些卡组必须满足的共性,就是端口。”

杀戮尖塔的主流观点中,这些共性依据经验被分为如下端口

数值类端口:输出端,防御端

运转类端口:弃牌端,抽牌端,加费端

笔者对此不完全赞成,笔者认为,端口就是变量。端口可以组合,可以拆分。就像X是变量,Y是变量,X+Y也可以视作变量,XY也可以视作变量一样。

原帖中探讨了数值端口与防御端和进攻端的关系

解释起来挺麻烦的,直接放图吧。

总之就是,帖主创造了一个以固定功率输出以固定功率加血的“玩家模型”,和一个以一定速度增加输出功率的并拥有初始输出功率的“怪物模型”(其实就是咔咔,就叫它咔咔模型好了)

到“好的,所以这有什么用呢”为止,她的观点我还算赞同。

比如她求出了在一定的A,B下,战损的最小值。

也就是那个Fmin(1/x)。

如果我们将战损最小值的值作为衡量数值端强度的标准,我们就可以认为Fmin(1/x)的那个式子的右边那一端就能看作数值端强度标准。其值越大,则战损越高,数值端强度越低。

这个值与A,B相关。而这也说明了,端口之间可以组合,拆分,以得出新的端口。

“好的,所以这有什么用呢”之后的观点,我就完全不赞同了。比如“通常爬塔时,第二项远大于第一项和第三项”。。。。。。。

如果忽略掉第一项和第三项,那就是2VK=ABZ*Z,那V和K都是常数啊,怎么说明数值类端口强度等于AB乘积的?V和K都是怪物的数值,意思是数值端口强度取决于怪物?遇强则强是吧哈哈哈。总之那段话在我看来真是毫无逻辑。我承认数值端与防御端和进攻端都是正相关关系,但不是随便一个正相关关系(乘积)就能代表数值端与进攻端和防守端的关系。

还有就是,哪怕数值类端口真是输出端和防御端乘积,那这个结论也只在咔咔模型上成立,其他模型怪物或者模型玩家上需要新公式的(而且这个结论并不成立)。

但我还是得说,蝎大统领,我敬爱你啊!毕竟我了解到她属于国内最早提出端口化的一批人,先师理论就是不完善她也是开拓者啊,再说了,要不是她提出观点,我也很根本想不到这么列公式算数据的办法。

好,我们继续说我们下一个观点:路径观。

同样从数值端说起,一张2费打10叠10甲的牌,以原先的角度看,它的输出端是10伤/牌与5伤/费,而它的防御端则是10甲/牌与5甲/费。因为原帖中对输出端与防御端的描述是,“花费同样的代价(卡位,费用等),能造成的输出/防御量”。

但是我认为,或许换一种方式看更好。

我认为可以将卡牌视为一种路径。路径的一端,是一卡位和两费用,将其称为输入端。路径的另一端,是10伤10甲,将其称为输出端。

而同样的,伤害端(因为和输出端重名了,我就改叫伤害端避免歧义)只是10点伤害,防御端只是10点护甲,抽卡端是一张牌,费用端是2费。

这就是2费打10叠10的卡的全部端口。使用这张牌是一次路径。所有端口间的转换都需要路径。

(我注意到很多文章认为卡是端口,比如认为后空翻属于过牌端和防御端,虽然在我的理论中,过牌端和防御端属于其输出端,不过如果碰到其他人帖子说后空翻属于过牌端防御端,也可以根据我这段话理解其意思)

好,那么现在我要说一个看起来非常像诡辩的观点了。

【精准】一费,使小刀额外造成4点伤害,这张牌的输入端是什么?输出端是什么?

【燃烧】,一费,获得两点力量,这张牌输入端是什么?输出端是什么?

5,4,3,2,1.公布答案。

精准的输入端是一费的费用端,一张【精准】的过牌端,N张原始伤害的【小刀】,

输出端是N张原始伤害加4的【小刀】。

没错,如果按照端口化其他人的理论,卡属于某端口(并且是输出端口),那精准应该属于过牌端。

燃烧同理,也是战斗牌的过牌端。输入战斗牌和一些其他东西,输出伤害加二的战斗牌。

这看起来非常反直觉。如果按照直觉,有精准比没精准多了伤害,那多出来的伤害肯定是精准给的,那精准肯定属于伤害端。

是这样吗?

我觉得把精准列入伤害端,应该是偷换概念了。就像“一血要被杀了,但是开了个防御撑了一回合,下回合又出了点伤害把对面杀了。出防御牌比不出防御牌多了伤害,所以防御牌属于进攻牌。”这样的观点。

但是我这里也有不反直觉的观点,我直接引用蝎老师的帖子内容。

“1.1.4.卡组强度曲线与成长端

我们知道,随着战斗时间的变化,我们卡组的实力也是在变化的。在这期间,我们可能打出了强效的一次性牌,可能打出了很多能力,这导致了卡组的实力在一场战斗内随着时间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曲线。这个曲线可能是递减的(譬如通晓红牛诸神打完萎了),可能是递增的(比如说ai等等),可能有一个极大值(比如黑化到最后,一张防御一张肚皮)。卡组实力曲线必然是由很多能影响到它的卡复合而成的,这些卡共同导致了曲线的走向。比如,爆发卡打出后会对曲线产生一个峰值,甚至在之后持续衰退;消耗性启动卡提升了强度曲线的开头部分而不影响后续;而成长卡打出后会永久性的让后续曲线抬升一个值。

大多数卡对于卡组强度曲线的贡献是一个常量,也就是让卡组强度曲线整体抬升/降低一个值。而前面提到的几种卡对于卡组强度的贡献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最经典的就是打出后永久提升一个值的能力牌)。事实上,我们可以对于每个端口画一条强度曲线,因为绝大部分卡对于强度的提升是在特定端口上的。

随着不断深入尖塔,我们会面对越来越强的敌人,这时一般卡牌带来的攻防端就通常难以解决它们(还是那句话,自己拿费伤比费防比最高的卡对比一下怪物就知道了)。此时往往就需要在战斗中增强自己的卡组强度,那些能提升卡组强度的卡就称之为成长端。

成长端不算是一个端口,而是每一个端口附带的属性。因为这不一定是必要的,如果你卡组本身实力足够强大,就没有那些成长卡爆发卡的事了,代表是精简高运转卡组和高强度均卡组。就成长卡而言,一般有两种情况:以能力卡为代表的一次性卡牌/可以多次打出而给予永久加成的卡牌。前者包括大部分能力牌,以及恐怖,夜魇等等。后者譬如暴走,点穴。

大部分的卡组的实力曲线是递增的,而且通常是快速增长到某一个阈值以后开始平缓增长(或者不增长)。这类卡组,在阈值前是虚弱的,此时的目的是快速打出成长卡。通俗的来讲,阈值前就是启动阶段,阈值点就是启动完成,而阈值前卡组虚弱带来的后果就是启动战损。避免启动战损的方式自然是提升启动阶段的卡组强度,具体而言是针对运转端和防御端两个端口的强度(一个是增加单回合启动速度,一个是延长允许的启动回合数)。

达成这个目的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提升卡组本身均卡强度,二是专门用那些消耗或者牺牲后期强度弥补前期不足的“启动卡”,例如汇聚,潦草急救,启动流程,岿然不动,灵体等等。

(阈值具体来说是多少呢?应该是你的卡组强度曲线的二阶导的最小值点(雾))”

“成长端不算是一个端口,而是每一个端口附带的属性。”这句话应该就是蝎先师的观点了,我与她的观点有所不同。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我很想大笑一声“我最伟大的创造,我的宝藏!”,但一想到这篇文章只有我一个人能欣赏了,就感觉十分寂寞了。下一次写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