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弥离开孤儿院已经过3年了,蔡莹每天都会在孤儿院的大门外站一会,每天都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不管是艳阳天还是下雨天,然而却每天都等不到熟悉的身影。这样的日子持续了3年,整整3年里,张弥连一次都没有回来过,大家都非常担心张弥,但是考虑到最担忧的那个人,所有人都没有表现出来,一如既往地生活着。
某一天正午,蔡莹陪着几个年纪更小的孩子,照看着他们。正常来说,在阳光下,看着小孩子们充满活力的样子,自己的心情也理应变得舒畅,然而对于蔡莹来说是不可能的。即使已经习惯了张弥不在的日子,即使从晚辈渐渐变成了前辈,也没有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只能强忍着微笑等下去。
“小莹,你想要为父母复仇吗?”
突然间熟悉的声音在蔡莹的身后响起,这声音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时隔3年,久违的声音再次出现在蔡莹的耳边。
“是,小弥吗?”
蔡莹慢慢地转过身,看到眼前比自己高不少的张弥,眼眶流出了热泪,已经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扑向了张弥。明明对于两人来说,都是一次难以忘怀的重逢,对于张弥来说,本应是和蔡莹一样的心情,不过张弥并没有回应蔡莹的行动,从行动上拒绝了蔡莹的靠近,这让蔡莹感到诧异。
“我再问你一次,你想要为父母报仇吗?”
张弥的表情非常冷漠,根本不像是时隔多年终于重逢的样子,熟悉的样貌,却不是记忆中的那个人。这样的情况让蔡莹也警觉了起来,稍微后退几步,蔡莹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你真的是小弥吗?”
“这都不是重点,你希望自己能够终结自己那悲惨的过去吗?”
蔡莹感觉到整个情况都不对劲,明明自己所认识的那个小弥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那个人应该是一个愿意用美好来替换悲伤的人,应该是个充满阳光气息的人。蔡莹不相信,也不想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是三年前将自己从深渊里逐步逐步救出来的人。然而眼前的这个人却说出自己能将过去给结束掉。蔡莹本来因为张弥而打算逐步淡忘的过去,再次因为张弥的话,重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蔡莹再次记起来当时什么都没有做出来的愧恨。如果有机会的话,自己会为了父母,完成自己最后的孝道。
“我想要为父母报仇。”
蔡莹将这几个字清晰有力地说了出来,这是自己对于父母的最好的补救,也是自己最好的救赎。
“这样的话,我可以提供给了机会。”
“要怎么做才行?”
“加入‘衰落’,我们就能提供给你机会,复仇的机会。”
“‘衰落’是什么?”
“‘衰落’是针对‘复兴’的组织。然而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能按照上方的指示完美地完成任务,那么你就能获得复仇的机会,让你再次面对你想要制裁的那个人的机会。你暂时可以不必答复,下个星期我还会再来,下个星期之前,请给予我答复。”
张弥说完就走出了孤儿院的大门,甚至连和大家的问候都没有,就这么离开了,仿佛自己跟整个孤儿院都没有一丝关系。
(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啊,小弥,告诉我啊,让我来帮你分摊啊。)
蔡莹内心的呐喊当然是不可能让张弥听到的,能听到的只有蔡莹自己而已。
“听说小弥回来了,他有说什么吗?为什么他不进来跟大家打声招呼再走啊?明明大家都很担心他的,这么多年都没有音讯。”
其他人在得知张弥曾经来过之后,都围着蔡莹,想知道张弥最近的情况如何,为什么张弥过了那么久都不过来看望大家。
“我不知道。”
蔡莹只用了4个字就回答了所有人的问题,而且这么说确实也没有错,蔡莹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蔡莹唯一知道的是要决定未来的路。
蔡莹走到了院长室前,敲了敲门。
“进来吧。”
“失礼了。”
蔡莹走到了院长的面前,院长带着眼镜,坐在办公桌前批着文书,在这个过程中,抬了抬头,看了蔡莹一眼。
“小莹,有什么事吗?”
“院长,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认为我应不应该为父母复仇?”
“关于这件事,还是该有你自己来决定,不过,鉴于小莹你在这里也呆了不短时间了,就把我的建议告诉你吧。过去是无法挽回的,但是现在是可以争取的,不要让自己再次后悔,那就行了。”
院长说出了这句语重心长的话后就让蔡莹离开了。
蔡莹走回自己的房间里,回想着过去发生的事,某个阴冷的月夜,无法改变的悲惨过去;某个自己珍视的人,给予自己希望的人,与其一起经历的美好的回忆。所有的一切在蔡莹的脑海里碰撞着,激凸着,究竟自己该怎么做,在混沌中,蔡莹已经得到了答案。
(我以前一直都在受着别人的保护,包括父母的,包括小弥的,却没有成为别人的助力,没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到他们。上次,是小弥帮助了我,给了我希望,成为我的盾,这次,该轮到我来成为他的盾了。)
为了父母亲,也为了张弥,蔡莹下定了决心,上次没有勇气站出来,这次不能再一次后悔。这次轮到自己伸出援手,拯救别人,为此,首先要知道张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时间缓缓地流逝,第二个星期就这么来了。再次出现在孤儿院铁门前的张弥和正站在孤儿院前方的蔡莹,属于两人的三年后的第二次碰面。两人依旧没有什么寒暄。
“小莹,你的答复是?”
“我要加入。”
蔡莹的眼神中不再带着迷茫,因为灯塔已经准备好了,浓雾不再能阻挡前进的方向。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