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凝赤年华的银之蔷薇,绽于苍蓝之上的嗜血鸢尾——M19型佩剑

作者:Minsk71911 更新时间:2019/8/25 22:47:54 字数:1321

醉卧凝赤年华的银之蔷薇,绽于苍蓝之上的嗜血鸢尾——M19型舰娘/CQO佩剑

以阿德勒和小施瓦岑贝格为首,海军装备史研究界的大部分成员在战后将马格尼特水纹钢得以快速列装归功于考底利耶型类纤维纳米固态材料得以量产。拜其所赐,加里宁格勒公约各缔约国对于晶体晶格结构和分子空间取向的研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尽管固型纳米材料的核心工艺仍源于妖精装备委员会,但纳米技术在加里宁格勒公约缔约国的飞速进步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进程。换言之,长久以来在顶级刀具钢或者说是完全还原版大马士革钢这一领域存在的空白终于被填补了。

如小施瓦岑贝格所述,由于妖精装备委员会的快速介入,碳化微米管微观结构这一令SPKC在新一代刀具钢研发上止步不前的难题在《利沃夫协定》签署后很快得到了解决。由此,首批舰娘/CQO佩剑在“一段时间”之后才终于得以在基尔,斯卡帕弗洛和北莫尔斯克列装。作为人类还原大马士革钢这一过程的里程碑,这批在马格尼托格尔斯克直接由钢锭锻打而成的M19型CQO佩剑可谓是激动人心的匠心之作。而从舰娘/CQO佩剑发展史这一角度来看,令人激动的绝不仅仅在于剑体和钢材本身的出色柔韧性和硬度,更在于这批佩剑直接锻打自马格尼特钢锭而非半成品钢条的经历为其赋予的神秘色彩。 作为世界范围内首款马格尼托格尔斯克水纹钢制刀具与第一代舰娘/舰娘指挥资格检定军官(CQO)佩剑,M19在加里宁格勒-波罗的斯克体系时代的世界军事史中成为了海军武力与联合誓言的象征。而作为一款以武器名义而非仪剑授予海军军人的军官和高级军士长佩剑,M19的设计在实用,美观与象征性三方面都达成了非常精致的平衡。

M19的刀型剑剑身与剑柄在外观上非常具有特色,精美的鸢尾花枝状护手使剑体出鞘时更像是一把造型华丽的刺剑,而细长优美到有些与刀剑设计常识背道而驰的剑身则可以在批评家们质疑其威力时马上用足以堪称恐怖的锐利度向观众展示其作为战刀的嗜血魅力——如果将大马士革钢表面的穆罕默德天梯形容为神秘,那么作为马格尼特水纹钢在晶体结构层面的血统证明,剑体表面缀满蔷薇状水纹的M19则毫无争议的符合令其在世界海军装备史上留下足迹的芳名:血色魅魇,Bloody Enchantment。

不同于现代大马士革钢,M19来源于于粉末冶金和锻造技术完美的结合。基于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马格尼特)钢锭这一在晶体结构层面上完全由妖精装备委员会研制出品的完美基础,M19的花纹基本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构成,相比于雪明炭铁和沃斯田铁/波来铁混合结构,成分复杂的马格尼特钢在硬度,韧性与观赏性都达成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壮举:首批M19的剑体硬度高于玻璃,而其含碳量则维持在百分之一点二到百分之一点五。而纵贯剑体的蔷薇样水纹与钢材经锻打后呈现出的,极具通透性的亮银色堪称天作之合。同时,作为解决氧化物熔点过高问题的产物之一,经锻打后成形的M19由于其锻打助料的作用会在阳光下呈现极淡的玫瑰红色,从视觉效果角度来讲好似在遍布蔷薇花纹的剑体部分罩上一层血色光晕一般。

由于这一特殊的设计,女性CQO和获得佩剑的舰娘对M19可谓趋之若鹜。在M19正式列装后,有幸在马格尼托格尔斯克获得特殊采访资格的Blade杂志迅速对正式版M19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测评,而作为封面图片的配文,血色魅魇这一称号在这一期Blade出版后得以被广而告之,成为了具备历史意义的刀具绰号。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