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桌子上丰盛的晚宴,薇儿蠕动着可爱的小鼻子,不断的吸取让她流口水的香气。
太香了!
不过她看了半天还是没有下手,她想等他一起。
毕竟他在忙碌着,如果自己先动筷子的话,那显得很不礼貌。在心爱的男人面前,她可是很在乎自己的形象的。
到最后,莫白终于忙活完了,手里端着一个类似盅的东西。
看到这个东西,薇儿终于知道为什么要等那么久了。
这个东西好像叫做佛跳墙,美味是美味,不过花费的时间要很久。
她和莫白在一起的时间不久,不过还是有幸吃过一次,当时可把她惊呆了。嗯,老爹为了多吃两口,居然还让她去厨房看看还有没有了。哼!可恶的老爹。
诗曰:“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制作佛跳墙的原料有几十种,有鲍鱼、海参、鱼翅、瑶柱、鱼唇、香菇、竹笙、蹄筋……,有的食材来自深海,有的食材来自高山,可以说是山珍海味集于一坛。
浓郁的高汤倒入锅中熬到翻滚,再往汤里依次加入透明如小粉丝的鱼翅,肉质鲜美的鲍鱼,嫩滑的鲨鱼肚和鱼胶,小巧且半透明的鸽子蛋,还有各种菇类。接着盖上盖子小火焖煮,让食材入味。之后盛入碗中撒上葱花,香味扑鼻的佛跳墙就做好了。
“好了,丫头,吃吧!”莫白摸了摸她的秀发,语言中饱含着浓浓的宠溺。
薇儿十分享受他的抚摸,闭上眼睛,一蹭一蹭的像小猫一样,显得十分乖巧可爱。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她最喜欢吃的,腻腻的说:“哥哥,你也吃。”
莫白十分配合的张开口,薇儿小脸微粉,她很喜欢这种感觉。
两人的用餐时间就结束了,看的姜灵珊的拳头变硬了。
她此时十分懊悔,但她绝不后悔,如果不这样,又如何能看见他呢?
愉快的用餐时间结束,莫白用餐纸给她擦净嘴唇,随后转过身将餐盘放到厨房去清洗。
至于剩下的食物,就给了阿豹,谁能想到,一头四阶风豹就被当成了狗一样养,关键这货还乐在其中。
那尾巴摇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只变异的狗呢?
薇儿双手托腮,看着那道人不断的忙碌,她不是不想去帮忙,而是她帮的都是倒忙,经过她的一番深思熟虑,还是不给他添麻烦比较好。
这都怪老爹,谁让他让从来不让自己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感觉自己好废。
莫白很快就忙活好了,看到薇儿一脸生无可恋的趴在桌子上怀疑人生。
他直径走上前去,拍了拍她问道:“薇儿,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你不修炼了吗?”
薇儿这时才回过神来,然后点了点头,趁他不注意,一口吻了上去。
莫白很是配合的搂紧了她的纤腰,不断的回应着。
薇儿不知什么时候退到了椅子上,她顿时松了口气,瘫软在了椅子上,整个人香汗淋漓,气喘吁吁的。
“好了,等你什么时候到了王阶,我什么时候和你一起睡,加油吧!”莫白擦了擦她额头上的汗,转身离开,并且将门锁上。
薇儿听了,小嘴一撇,顿时想要哭,不过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她现在的实力还是太弱了,等到了王阶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嘻嘻,想到这她不是觉得傻笑起来。
姜灵珊见到这一幕,拳头渐渐的硬了,但是她还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接触莫白:唉,真是气人!
比起这里的温馨,谁又知道在其他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呢?没有经过战乱的苦,谁又会珍惜和平的甜。有的人童年就要承担起责任,有的人的童年还在家人的怀里撒娇卖萌。
————
一栋代代相传的祖宅,收拾得整整齐齐,一点不像是泥瓶巷里的人家。
一个敦厚老实的男人家蹲在院门口,看着一个清清秀秀的孩子,笑问道:“儿子,过完了年,是不是大人了?”
孩子扬起一只手,活泼稚气道:“爹,我五虚岁,是大人啦!”
男人笑了笑,有些心酸,“那以后爹不在的时候,娘亲就要交给你照顾了哦,能不能做到?”
孩子立即挺直腰杆,“能!”
男人笑着伸出一只布满老茧的大手,“拉钩。”
孩子赶紧伸出白皙小手,开心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爷俩小指拉钩,拇指上翻后紧紧挨着。
男人松手后,缓缓站起身,转头看了眼在正屋忙碌的那个婀娜身影,猛然大踏步离去。
身后孩子喊道:“爹,糖葫芦好吃。”
男人嘴唇颤抖,转过头,挤出一个笑脸,“晓得了!”
孩子到底是懂事的,眨了眨眼睛,“小的更好吃一些。”
男人迅速转过头,不敢再看自己儿子,继续前行,喃喃道:“儿子,爹走了!”
————
杨家铺子,一个隔三岔五就来买药的小孩子,这一天被一名不耐烦的店伙计推搡出铺子,那年轻伙计骂道:“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么几粒碎银子,连药渣子也买不了!哪有你这么烦人的,能堵在这里大半天的,我们这是药铺,要做生意的,不是寺庙,没有菩萨让你拜!要不是看你年纪小,老子真要动手打人了,滚滚滚!”
小孩子死死攥紧那只干瘪钱袋子,想哭却始终坚持不哭出声,仍是那套翻来覆去无数遍的说辞:“我娘亲还在等我熬药,已经很久了,我家真的没有钱了,可是我娘真的病得很厉害……”
年轻伙计随手抄起一把扫帚,作势打人。
站在门槛外的小孩子吓得蹲下身,双手抱住头,那只左手仍是不忘死死握住钱袋。
许久之后,孩子抬起头,发现一个板着脸的老爷爷站在那里,与他对视。
年轻店伙计已经悻悻然放下扫帚,忙活自己手头的事情去。
老人伸出一只手,“买东西给钱,生意人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赚多赚少,得看良心,但万万没有亏钱的道理。所以你把钱袋子给我,那几粒银子我收下,今天你娘亲治病需要的药材,我先赊账给你,但是你以后得还钱,一分一毫也不许欠铺子,小家伙,听不听得懂?”
小孩子眨眨眼,懵懵懂懂,但仍然把钱袋子递出去。
最后,老人有些费劲地趴在柜台上,才能看着那个几乎瞧不见脑袋的小孩子,问道:“知道怎么熬药吗?”
小孩子小鸡啄米,“知道!”
老人皱眉:“真知道?”
孩子这次只敢轻轻点点头。
那年轻伙计在远处笑道:“咱们刘师傅当时去过一趟泥瓶巷,给他娘看病后,教过孩子一回,后来不放心,又亲自看着这孩子煎熬,奇了怪了,屁大孩子,竟然还真没啥差错。是刘师傅亲口说的,应该没错。”
老人对孩子挥挥手,“去吧。”
孩子欢天喜地提着一大兜黄油纸包起来的药材,飞快跑回泥瓶巷。
他娘亲躺在木板床上,在孩子蹑手蹑脚进入屋子后,发现他娘还在睡觉,摸了摸她的额头,发现不烫,松了口气,孩子然后悄悄把娘亲的一只手挪回被褥。
孩子来到屋外那座灶房,开始用陶罐熬药,趁着空隙开始烧菜做饭。
孩子需要踩在小板凳上才行。
孩子使劲翻动锅铲,被热腾腾的水气呛得厉害,还不忘碎碎念道:“一定要烧得好吃,一定要!要不然娘亲又要没胃口了……”
————
一个才五虚岁的孩子,背着一个几乎比他人还大的箩筐,往小镇外的山上走去。
这是孩子第二次入山,第一次杨家铺子的老杨头带着,照顾到孩子的孱弱脚力,于是走得很慢,加上老人只是教了孩子需要采摘那几种草药,而且箩筐也是老人背着的,所以那一趟进山出山,其实还算轻松。今天就不一样了,孩子顶着烈日,背着箩筐,后背传来一阵阵灼烧般的刺痛。
孩子一边哭一边走,咬着牙向前走。
那一趟,孩子是到了天黑才回到杨家铺子,箩筐里只有一层薄薄的药材。
杨老头勃然大怒。
孩子带着哭腔说,他家里只有娘亲一个人,怕他娘亲饿了,要不然不会只有这么点药材的,他可以明天早起进山。
老人默不作声,转身就走,只说再给他一次机会。
之后不到两个月,孩子的手脚就都是老茧了。
————
有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使得上山采药忘了时间的孩子,被隔在溪水那边。
看着汹涌的洪水,孩子在大雨中嚎啕大哭。
最后当孩子实在忍不住,打算往溪水里跳的时候。
那个时候,杨老头突然出现在对岸,一步跨过小溪,又一步拎着孩子返回。
黄豆大小的雨点砸在身上,孩子在下山路上,却一直笑得很开心。
出了山之后,老人说道:“小平安,你帮我做一根烟杆,我教你一门怎么才能够爬山不累的小法子。”
孩子伸手胡乱抹着雨水,咧嘴笑道:“好嘞!”
————
孩子蹦蹦跳跳回到泥瓶巷,今天他采到一株很稀罕的名贵草药,所以杨家铺子多给了一些娘亲需要的药材。
一天没吃饭的孩子走着走着,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
那一刻,孩子就知道在山上吃错东西了。
疼痛从肚子开始,到手脚,最后到脑袋。
孩子先是小心翼翼蹲下身,摘下箩筐,然后深深呼吸,试图压抑下那股疼痛。
但是一阵火烧滚烫,一阵冰冷打摆子。孩子最后只能疼得在小巷子里打滚。
孩子从头到尾,不敢喊出声。
不管脑袋怎么胡乱撞到小巷墙壁上,孩子最后也没有喊出声。
离家太近了。
孩子怕躺在床上的娘亲担心。
那个过程里,意识模糊的孩子,只感受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就像近在耳边的擂鼓声,轰隆隆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