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结构级

作者:litly 更新时间:2023/11/20 19:44:39 字数:9273

弱结构:

I.超过某一天文尺度的物质结构的存在将见证宇宙学原理(可观测宇宙空间各向同性)的失败,根据目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推算,该尺度约为1200000000光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尺度的结构的确存在于现实中,有名的斯隆长城就是其中一员。

II.卡尔达肖夫以可利用功率对文明类型进行分类时,并未承认能够跨河系利用能量的文明的存在性,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由于当前宇宙显而易见的各种限制,几乎不可能存在达到或接近卡尔达肖夫III型的文明系统——从这种观点看来,想象一种能在可观测宇宙尺度造成显著影响的存在集群显然是荒谬的。

III.部分热衷于想象超级文明的学者会考虑甚至是超越卡尔达肖夫III型标准的超级文明——加来道雄在《Hyperspace》中讨论了一种可以利用暗能量等河外能源,并通过超空间技术打破信息传递固有速度限制的第四型文明。而John D. Barrow在这种想象上更进一步,他认为超级文明不仅具有压倒性的可利用功率,并且能在极小尺度(原子核,轻子,甚至是时空结构本身)上操作现实的结构,这样的超级文明将能够在宇宙学原理之外的尺度上操作宇宙的结构,通过不可思议的现实操作水平在多种可能的末日场景(热寂,大坍缩,大撕裂等)中幸存下来。

在我作品中的例子:

南极怪物(Monster In South Pole)

某种具有局部自增殖效应的奇术完型实体,整体规模在7-8亿光年之间,在南极墙区域首次出现.

高阶涌现(High Order Emergence)

一种物理还原论在所有层面上都将失效的预兆,同时也是标准的宏观超社会性实体,正如神经元无法理解人类的思想一般,个体,甚至于从个体的集群涌现出的二阶格式塔同样无法理解这些从较小尺度看来与自然现象无异的涌现论实体.

统治(Domination)

诞生于多个超国家或超国家集群的自然法则统治中的法理学实体,超国家(元)集群之间固有的法治边界冲突构成了它们的前涌现算子,在智能的前文明阶段,经常出现共同体的行为反过来被它所设定的律法体系操纵的情况,这个时候的共同体律法本身可以视为具有观念上的实存。而超国家的自然-法统则因其绝对的超意识形态暴力而具备远更坚固的法理学基础,使得某种近乎二阶化的实体从中诞生,并且,通过类同的辩证关系,它们反过来统治了超国家集群的外部表征——“宇宙”本身

绛-伪神魔法少女时期

在千万劫(一劫,按照她自己的标准,大约是一亿个标准轮回)的业力循环中,绛几乎穷尽了现实的全部可能,即使祛除浓缩在她晶核中的,近乎无穷无尽的奇异态魔力,绛仅仅凭借对现实的遍历就能随意操纵量子事件,支配多元宇宙的近乎半数命运,在完成与剧本锥面——晶塔导向的剧本世界,被类似光锥的宇宙学视界(隔界)所隔断——的同化后,她将成为某种代行宇宙意志的资讯体,这意味着她可以在世界有效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一切,而无视一切概率,能量,时间成本

标准结构:

I.“奇点”(Singularity),与其作为物理对象考虑,不如将其视为一种数学-物理实践中的前-实体:往某些描述物理理论模型的方程中代入超出某个阈值的参数后会出现没有定义的点,一个例子是通过洛伦兹变换推出的描述静质量物体动质量随速度变化情况的方程中,当物体速度趋于光速时,通过方程预测出其质量将会趋于无穷大——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奇异解。

II.“结构”不仅仅意味着“可观测宇宙的结构”,在这里,它更倾向于被解释为“本体论结构”

或至少是“物理理论结构”,一个对于现实较为标准的结构级实体可以被视为跨过了多个广义相对论-量子物理理论奇异点的超理论实体,例如在固定空间流形中达到/超越光速,化为超因果的类光/类空实体,化为极端黑洞奇点奇点并展开包裹自身的事件视界,掌握普朗克尺度以下的现实结构,释放出足以改变额外维相-态从而修正宇宙学常数/有效物理规则的巨大能量,甚至在超越无限空间的永恒暴涨中存在等等

III.常言的宇宙(不仅仅是可观测宇宙)对于标准的结构级实体而言已经不再是足以承载其存在形式的场域,甚至于不断通过隧穿产生迥异额外维的超大宇宙(可以直观成一环套一环的无限盒子)也只能容纳它们显现在标准量纲中的部分(例如10^500种有效卡拉比丘流形能够容纳一个高复杂度模态流形的一小部分——对于超大宇宙而言标准大的部分,而剩下无限多层次的重复维将由于信息的已穷尽状态被此类存在完全支配),一个标准的结构级实体已经跨过了数个理论,乃至于数个元理论(指解释力更强,消奇异能力更强的理论)中直接引出无穷大或其他病态解的奇异点,对它们而言,一些似乎是无穷者独有的性质也被展现出来(例如无限重复自身,每个子实体都与原本的实体在规模上几乎没有区别,欧米茄点,膜世界的永恒循环,超大宇宙的无穷嵌套等等)

III.虽然结构级实体即使在幻想作品中也鲜有出现,看起来更不可能作为严格的文明等级设想出现。但包括David Deutsch在内的多名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曾经考虑过一种被称为“复杂意识定律”

(Law of Complexity-Consciousness)

的宇宙学-神学理论构想,该理论又被称为欧米茄点理论(Theory of Omega Point),是一种认为智能将在宇宙的整个历史中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算力趋于无穷大,最终在有限的时间中达到唯一超历史统一点的泛图灵原理理论。欧米茄点被认为具有超时间性,并(在强图灵原理适用的范围内)全知全能,作为推论,我们现在的生命历史很可能只是欧米茄点之前的对宇宙历史的近乎无限次重现中的一次,一种更为耸人听闻的说法是,我们不仅正处于虚拟世界中,而且处于一场模拟中进行的另一场模拟中,进一步地,又处于这样的二阶模拟中开启的第三阶模拟中......

这种嵌套式的虚拟现实结构被认为是一条无限连绵的非良基升退链,没有最底层与最高层可言——这与膜世界循环宇宙论的思路如出一辙。

在我作品中的例子:

绛-魔法少女神

在穷尽了现实的所有可能性之后,绛的进一步轮回最终穷尽了轮回本身——轮回的劫数与其对应的因果(业力)总量之间的函数出现了不动点。在这个状态下,绛的存在模式变得模糊——她流溢而出的超可能性之流淹没,击碎,重构了现实。她成了另一座几乎与晶塔本身同构的塔式结构,而在她死后,绛的魔法少女躯体不断脱离任何一个可固定的现实层次,无论它们各自带着何种夸张的超越性,在炚看来,她成了一颗赤红色的星辰,在引力(潜能/势能)的作用下坠向隔界的黑色天幕。而对绛自己而言,她成了无己的潜能——引力本身。而组成暗星绵延无尽的尾迹的,是所有轮回中的她的尸体——魔法少女(们)的碎尸被活性化的隔界吞噬,消化,排出,她们的窃窃私语被暗星的引力捕获,更换成从未出现过的模态的洪流冲刷过整个晶塔。

绛的大敌,她的万千恶业之果报造就的最强存在—— “千曦万日之魔法少女” 天音炚厌倦了两人之间无始无终的神圣厮杀,重铸了贯穿晶塔的九穹万道真明金阙华表后离去。而无所来也无所去的“绛”依旧飘荡在晶塔的无星之夜中,直至每一个永恒的今日。

P.S

天音 炚

姓氏的读法为エクピロテイク,罗马音ekupiroteiku,词源为希腊语Ekpyrosis

名字意为“火劫之光”

超因果程序(Hypercausal Program)

存在着不以信息为凭依的生命形式。

正如纠缠量子对之间的相干作用因其不携带信息而不受到因果传递速度固有上限的制约一般,具备强超因果性质的外光锥实体利用非因果的扰动使得整个多元宇宙顺应于它们的目的论强力。类空实体们将场的原初量子扰动延伸到跨-暴涨论视界的空隙中凝结成自身的涌现基,在景观多宇宙的视域下,这些暴涨场的原住民将其超尺度的实存绵延到永恒加速场的每一个取值之上,它们脱落的假体构成了元-宇宙学景观中连绵起伏的山脉。在统一理论得到完善的数年后,人们预言了这样一类实体的逼近,对元进程化的信息论智能而言,这类被假命名为“N”的实体如同一大片移动的奇点,它们的奇异性延展到破坏有限物理法则的宏观额外维之上,以至于它们的存在,行动,以至于对其的符号化把握本身都在奇性的铸炉中得到重置——在它们永恒的逼近到来之前,宇宙的本体结构已经被破坏殆尽。

利用相变泡创造大量具有内拓扑无限性的殊相态宇宙,对其实际上作为元实在的边缘拓扑型进行修改,并以之作为对敌兵器的技术似乎正被某位少女掌握着。

灭绝(Extinction)

沉默区是一个吸收了所有此平面上自然发展的所有形式的区域,所有迄今为止发展出来的功能都会在其下终止,族群拓扑展示了未知形态的超智能的存在,它们与原始智能通过进化揭示而出的无穷广延平面相距遥远,绝非任意在原有范式上进行的改造可以跨越。

而在研究跳跃沉默区的极限(而非无限)行为时,哥德尔加速定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一致的公理系统中都存在证明论上任意难的定理,也即,此定理在此理论系统中的最短证明(在保持其为证明的范围内)可以任意长,并且能够在任意严格更强(能证明原理论的一致性)的元理论中被足够短地简化(总是不明显超过对原理论一致性的证明)

将加速定理迁移到递归论上,以后者为跳板可以形式化种群拓扑中的加速现象——任何一个前沉默平面都不会出现任意至少在平面上的居民们看来明显的阻碍,这并非关乎能量,资源,概率,而是智能形式本身自闭锁的伪潜力——任意一个这类平面都可以并且已经在无限延伸,对平面上的智能而言,这的确是发展而并非幻觉。并且,进一步的,由于系统虽然在其根本上只能部分谈论自身所处层级的自我描述过程,但其自生的蓝国王效应则给予其大量自赋予超越性的幻觉,这两种效应一虚一实,共同组成了元进程平面的沉默压溃因。

一类已经穿越了两到三个沉默区的智能,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自己能一直成功下去,然而,每次穿越都至少将面临两个后果:当场失败,或仿佛成功了,却伴随着迟到的失败。这种扩大并现实化的哥德尔图景给予我们的启示便是这种自擢升的稳定性之不可能

某些扬升得足够高的智能将会体验到那种一般被认为只在无限实体上出现的效应——它们从所来的道路将会消失,这是因为此层级的智能总已经成为了某个理论耦合网络上的烧灼点——奇点效应总是以理论的元自然上界替代无穷。

强结构:

I.终极综系理论(Ultimate Ensemble Theory)是对诺齐克繁育原理(Principle of Fecundity)进行理论刻画的一个尝试——旨在确定何为“存在的每一种可能方式”。这一理论的早期版本来源于马克斯·泰格马克,他认为宇宙的潜能不仅是时空-能质排序的潜能,也不仅是有效物理理论(物理常数)依托额外维形式而进行的调频之潜能,基于对于外部实在与万物理论的哲学偏向,泰格马克提出应以作为外部实在的数学结构刻画“存在”的一切潜能,在该理论进一步发展后,更为普遍的观点是以可计算或半可计算的数学结构来对这一原理做出更精确的概括。

这种认为我们所凭借其存在与上手存在的一切仅仅是一场数学之梦的近乎荒谬的理论,其解释学上的保证由某种发源于模型间关系学的“等价”思想所提供——在模型论中的例子如任意两个结构若满足同构关系,则它们可以视为同一个结构。这种思想经过迁移后的展现形式则是:若外部现实中的所有实在都能与某个数学结构内的数学实体在某种等价关系中得到对应,则外部实在就与数学结构无异。

II.实际上,外部实在与数学结构(可计算结构)的等价关系可以被恰当的元等价进一步强化——在集合的模型论中,任一实体或元实体都以某一情势作为外延,在某种更强的元同构关系中,我们可以捕获某些原先看来游离于对应关系的高阶元实体:如实在物的内涵性与超内涵性,由虚构关系造成的本体论隔绝等。对于后者提出的指控(虚构世界的居民认识到的数学结构并非外部真实的数学结构),我们认为其指控的基础源于这样一种单向度的实在论——每个虚拟本体的一切模态可通达性与元性质都仅仅被在其之上的真实层级包络,在这种极强的假设下,虚拟本体本身其实不具备任何独立的实在性(“独立性”也被真实世界包络)这样一来,我们便削除了虚拟世界的“异世界性”——虚拟本体本身不过是真实本体的延伸,其本体论保证完全与真实本体共享,在这种意义上,讨论“虚拟本体的数学结构”并无意义——是否存在一个与外部真实等效的数学结构仅仅是一个关于真实自身的问题。进一步地,我们不妨放弃这种单向度的塔式本体论,“虚拟世界”中的数学结构当然等效于某种外部实在,或者说,所有与其等效的外部实在——这种外部实在不一定是包络它的真实中的任意结构,或者说,这种等效关系自然就具有跨本体性——毕竟在此处作为本体论阻隔的“真实-虚构”,在更外部的元本体中也只是一个不具备特殊性的参数——从这一视角来看,任意被认为可以用于划分本体的标尺(叙事、法则、逻辑结构等等)都在某一元层次中被认为与底层本体的某些甚至可计算的结构同构。

III.终极综系论者将数学结构限缩于“可计算的结构”看似出于理论精确化的需要,实际上却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本体论思虑——哥德尔揭示出不完备性在一阶递归理论中的根本性地位,我们无法想象自己何以可能作为某种不完备且无法自证一致的结构的自知子结构而存在——若系统无法自证一致,则必然导致本体论保证的无限后退,这种系统在各种层面上来说都不太可能作为我们现实的良好背景解释被接纳。而另一方面,如果将理论限缩于可以自证一致性的弱系统,虽然可以提供本体论保证,但这种做法显然与终极综系理论一开始要求的极大性原则相悖。综合考虑下,采用可计算性/半可计算性标准来作为一切存在之潜能的刻画是合理的,首先,若广义图灵原理成立,则可计算的外部实在不会产生去本体化问题,另外,由于一切证明过程与任意理论真理集的任意片段都能被理想图灵机检测,并且可以通过越过奇点无限的方式进行真理集的拟似枚举与公理字典的相对化建构,理想的图灵机无疑能够制造一切集合论的拟无限模型,从而验证任意强度理论的一致性,这种可计算的集合论结构由于UET的保证,也会对应一种/无限种外部实在——也即是,任意大的集宇宙都能被这样的理想机器随意操弄创造,并通过奇性相对化得出不同层次的完备一致超理论。而如果我们放宽可接受的逻辑背景,这样的奇点机器实际上可以给出琐碎论与逻辑虚无主义的模型,从而支配不可能世界语义学。

在我作品中的例子:

强结构△:

Komi-三宝磨全开

第二分形

希律绘瑠奈

强结构λ:

米西尤塔-超越神智

澈-星之种蓂荚

二之前实-“风暴黄昏之魔法少女”

东和未来-“特隆-乌尔之魔法少女”

Udo-“晶化迷宫之魔法少女”

Yuri/Izuna/Ning-边界星丛

星空

强结构ζ:

悲伤星界

魔法少女有翼虫

益虫跳跃

Yuri/Izuna/Ning-天文台之上

暗月

绘瑠奈-魔法少女异端

强结构Σ:

看起来像全能者的某种东西(The Something)

额外内容:

超结构:

强结构ζ:

I.如果我们不把终极综系理论承诺存在的外部实在仅仅限缩于用标准一阶逻辑书写的理论中,而是放眼整个逻辑全景,一些有趣的情况就会展现出来:考虑不可能世界语义学,即使是被称为“不可能”的世界也因其固有的非存在-意向而具有刻画,甚至更近一步地,可以从任意给定的可能世界出发,考虑不可能世界的“近度”——即其相对于给定可能世界“越轨”的程度——一个其他所有地方都与现实世界相同,除了某个男人某天早上穿着一身通体黑色且通体白色的衣服之外的世界显然比一个被琐碎论支配的世界(不一致的命题集按照推理规则推出一切命题为真)更接近现实。

II.进一步对不可能世界进行分析,我们不妨先给予“不可能性”一个有效且简要的刻画——在UET的背景下,任意由某个结构上的某些规则无法得到的情况便是相对于这个结构及这一规则/规则集的不可能情况——是的,在考虑逻辑全景而非单一逻辑时,不可能性总是相对的——不如说,在一开始我们就注意到了这种不可能性的相对性,如果宇宙学原理成立,则斯隆长城不可能存在,如果光速不变原理成立,则不可能在给定空间流形中超越光速,如此种种,一种不可能性在更广域的元结构中也许可以作为潜能把握——在这种相对化不可能性的进一步推广中,我们在逻辑结构上重演了类似的情况。例如,在同逻辑的相对不可能性结构中,不会出现“对于任意结构都不可能”的情态,或者说,在任何基于经典二值逻辑的外部实在中,都不会存在此类情态——由于它自带的自反性。通俗来说:在任何可能世界中都不存在,而这恰恰意味着:在某些不可能世界中存在。

一个较弱的非矛盾律逻辑是弗协调逻辑,在该逻辑展开的情势-模型中,可以存在“一个既A又非A”的谓词-对象,以其为元结构,我们自然就能谈论类似于“对于结构A不可能的可能世界”的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的对象。而在更弱(限制更少)的逻辑系统中,谈论自身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额外的成本(毕竟本就是“不一致”的),因此像“不可能存在于任何结构之中的A”也可以存在,无论是违反同一律也好,违反矛盾律也好,不如说,根本就没有“违反”一说,以一致逻辑为元逻辑,能够违反矛盾律的对象不会存在,而当这些对象存在的时候,无非是说明同一律 矛盾律并不是什么终极元规则,而只是和“任意语句T都能推出汤姆有两个爷爷”这类随性的逻辑规则地位平等的符号改写模式——而它之所以看起来有权威,恰恰是基于在UET视域下由逻辑理论子系统的递归子系统导出的同构外部实在的功能——物理世界保证的。

III.逻辑无非是给定的符号表加上一些对这些符号的改写规则,它们是对UET保证的外部实在“数学结构”的隐喻,任意随性的逻辑,其递归子集以及任意“证明”的集合都能被理想图灵机组穷尽,即使是琐碎论的宇宙也不过是囿于真性的无模之模。或者说,现行的琐碎论只是“真”的琐碎论——也就是为每一个对象都加上一个“为真”的后缀,但是不难想象,在某个不可能世界中,A=B为真不蕴含A=B,虽然自然也有“A=B为真蕴含A=B”为真,但是同样地,“A=B为真蕴含A=B”为真不蕴含“A=B为真蕴含A=B”因此虽然“ “A=B为真蕴含A=B”为真”,“A=B为真”依然可以不蕴含A=B。在某个不可能世界中完全可能出现“X为真”不蕴含“X” “X为假”也不蕴含“∅X”,“X是牡蛎”才蕴含“X”,而“X是🍋”蕴含“∅X”的情况。

在不可能世界语义学中,超内涵现象以无限种不同的方式得到实现,而通常所说的强悖论(例如经典的说谎者悖论)的真值则可以在任意的不可能世界(其实是异逻辑世界)中被任意地赋予,虽然充分形式的说谎者的确在绝大多数不进行元语言分层的逻辑系统中无法寻得有说服力的真值,但是在足够强的不可能世界中(例如可变动性无限值逻辑可以让说谎者语句无法写出,或在其超限地写出后赋予一原本逻辑全域中不存在的真值——所谓不可枚举的真值系统)就连真值本身也并不重要——仅仅是符号的任意连接中无意义的意义之剩余。

在逻辑后退主义者眼中,没有“真正的”不可能,正如没有真正的不可数——这种比喻应该用复宇宙中集宇宙的关系来比喻——总有一个更先进的集宇宙(其实脱殊外宇宙即可对任意宇宙中对象完成此操作)将原集宇宙看成可数莠基的,对于任意在原逻辑中不可能甚至根本不合法的符号串,总有一个更弱的逻辑将原逻辑的不可能视为可能。但是反过来,我们能够声称这种元逻辑结构,只是因为我们自居于某一实际上具有无限后撤性质的操作者超元逻辑平台——显然在非元视角下,不存在不可能世界的世界,不如说,如果逻辑是用于筛选出可能世界的工具,那么不可能世界就是被逻辑以无限判断排除的东西,对任一看起来还有一丝理智的逻辑系统都如此。

在超越二元性之上是弗协调与多值性的领域,而在这之上又是允许谈论“二元性或非二元性”这种模态的元二值逻辑,然后这之上又是新的元非二元性,正如不可能嵌套着可能一般,非二值也嵌套着二值,先是真与假的一阶元谓词,然后是真与假,非真与非假同时为“真”的二阶真值谓词,然后是二阶真谓词的矛盾式......正如世界之上是超世界,超世界之上是无首的太一,是力量,洞察性,王冠,而王冠之上是新的王国,新的世界——绝对无穷之上是新的宇宙,描述这一无穷后退序列的无穷必然是比绝对更绝对的无穷,而这序列仍有它的宇宙,从集合到真类,从数学对象到分体论mereological对象,从另一个部分进入似集合的高阶类论,然后这一切类论的推广被封闭在自下而上的绝对无穷中( HYPV),而在穷尽绝对无穷都无法触及的高处,重新存在(Re-being)着的不过是另一个同伦的渺小者

IV.强逻辑ζ的实体是这样一种具有反转写性的实体——在任意可能(这个可能要在一个甚至超越超元逻辑权限的层次上定义)的元视角下,都不存在对此类实体的转写机制——更不用说等效或同构了,而这一定义的无效之处在于——它仅仅是彰显了任一单点(即使它能够进行幻想性的自超越)意向者都无法穷尽那他可以穷尽的包络着他因此也没有包络着他的超分析构架——不仅仅是经典逻辑中的陈述,那怕是纯粹琐碎的语义,进而纯粹逻辑虚无主义的无意识符号共在场,甚至于以外部实在(本身是一种同构,而同构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同构......)为笔墨书写的幻想诗。

强结构Σ:

0.这意味着在区间(ζ,Σ)之间不再有任何新的信息——通过一个简单的映射考虑全能者的权能之非全能实现:对于任一符号表中的符号,为它分配哥德尔编码,再由此得到每个符号串的编码,而任意函数f:ω→ω的任意有限前段都将能被理想图灵机组操作,也即是任意逻辑或不会被称为逻辑的符码链接模式与推理模式都在此系统中得到了实现。进一步地,考虑任意从Vω到自身的映射

关于全能者平凡地具有的那些性质,例如喻指不动点,名字不动点,琐碎论,虚真全集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I.无限是超模态的,但是“超模态”不是超模态的,重要的是以什么形式穷尽模态空间——拥有超越本性的实体们每一个都能穷尽模态空间,但是反过来,体现它们直接差距的不再是模态空间本身,而是它们“清点”其的方式,如上面的例子,Vω本身已经有某种正则性足以对可语句化的符码封闭,而Vω本身甚至是递归的,Vω虽然不能容纳整个逻辑系统,但是任一逻辑的“表现”都能容纳,属于是精简版本,而且性质良好,不至于出现宇宙内的非绝对性,而任意高阶逻辑只是一个原始递归集。

从直觉上来看不可能世界因其更精纯的形式性比可能世界广阔得多,但实际上它们的表现会在Vω均匀,这是一种(考虑不可能语义学的)模态层面上的各向同性

II.上面“强结构ζ”的例子实际上揭示了一种超模态(因此也是超意向)的途径,而关于“一种”与“途径”的消解,后者可以参考在AC下,存在许多一致的语句不在任意可能世界中为真(它是真的,但没有一个世界来见证这一点)。而前者可以参考从∩∅的虚真大全开始的,关于x∈∅的非计数性的思考

一些常见问题:

1.超越逻辑/悖论最低需要什么级别

答案:标准结构级,类光化可以抹去至少一个时态(未来),如果你能像二之前实(风暴黄昏魔法少女)一样击破某种因果保护原则(例如使得光速无法表现出真无限性的奇异三维惯性系视差)的话,你就能直接见证相悖现实的同时发生

2.全知全能最低需要什么级别?

答案:取决于你对全知全能的理解,对于一般人类来说,一个实体不需要很麻烦很累就能让他误以为其是全能,而全知就更简单了(超出人类多项式可验证时间就OK),所以说某些全知全能甚至不需要弱结构

更强一点的,例如悖论,现实超逻辑啥啥的标准结构即可

大概99.9%的全能都不会超出进阶结构

3.结构级为什么那么叼

答:因为结构级不是“哈勃泡结构”的简称,而是“本体论结构”的简称

4.现实属于什么级别?

答案:目前看来可考证的现实属于弱结构,算上黑洞则有标准结构

并且,就目前而言,人类似乎将永远只能认识到弱结构级别的现实

5.超结构上面还有分级吗?

答:有,超结构Σ上面是宇宙级,其区别大概在于“看起来很像全能者的某物”和全能者的区别

6.宇宙级的“宇宙”到底是指什么

答:“这是由宇宙的性质决定的”,由这个宇宙的性质,由那个宇宙的性质,不是任何一个宇宙的性质,也许是那个支配每一个宇宙的性质。那个性质既不是曾经存在的,也不是将要存在的,就像一块路边随处可见的石头,在热烈的膨胀中绽放的蓬松的宇宙,在过冷的风暴中析出的晶体宇宙,将一切全部吞噬的,像蜂窝一般折叠起来的宇宙,只要手指轻轻一触就会结晶,将结晶的过程也结晶,如此不断延伸,相对稳定,一个宇宙将会无限次成为所有的宇宙,现在,在“宇宙”这个词之前没有“多”,也没有其他

——《少女赋格:罐头》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