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是一场豪赌。要么大赢,要么大输。
——[日]山本五十六
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特区,1947年。
轰炸是在二十分钟前停下的,先前那群几乎遮天蔽日的Ho - 229[1]轰炸机此刻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遥远天际传来的引擎声——那是德军侦察机的嘶鸣。自从1943年英国沦陷以来,德国那些沉甸甸的重型轰炸机们便能够几乎毫无阻碍地从欧洲起飞,直奔北美大陆而来。美国东部几乎整片土地都已被划入德军攻击的范围之内:芝加哥、纽约、华盛顿、迈阿密、波士顿、费城……每隔几天,它们就会“光临”一次,顺便送上沉甸甸的“礼物”。人们对这场灾难的持续时间一筹莫展,一种沉重的悲观和消极的情绪弥漫在美国军民之间。
米歇尔疲倦地坐在角落里发呆,不知在想着什么。突然,一道清亮的女声划破沉寂,原来是白夜在叫自己。
“先生,轰炸结束了,要出去走走吗?”米歇尔缓缓抬起头,看向白夜。
“不出去了,把窗户打开吧,让空气好好对流一下。”他淡淡地说道。
白夜轻轻垂下头,戳着手指,踌躇不决。“先生……其实不用开窗户的。”她小声说道。
“为什么?”米歇尔感到一丝疑惑。
“因为……因为……因为玻璃都碎了……”她有些尴尬地解释着。
米歇尔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说的也对,至少我们省得一直开窗关窗了。”
一股刺骨的寒风吹过,让米歇尔不禁打了个寒颤,他匆忙拉紧了身上的衣物。在这次毫无预警的轰炸中,特区再次陷入了火海之中。大街上烟雾和尘土弥漫,摧毁的建筑物和炸开的街道无不昭示着战火的凶残。幸存下来的人们聚在一起,默默地扑灭着火苗,清理着倒塌的废墟,恢复被战火扭曲的道路和电线杆。没有言语,没有怨言,他们只是机械地执行着眼前的任务。明明看起来十分井然有序,但这种井然却令米歇尔心生寒意,这究竟是经历了多少次重复的轰炸才形成的恐怖场景呢?
“……”米歇尔凝视着窗外,没有说话。虽然已经在西伯利亚的冰冷土地上经历了太多,但再一次亲眼目睹这样的景象,他仍然无法抑制内心的震撼和感叹。
“先生。”白夜眉开眼笑地端着一杯牛奶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递给了米歇尔。“这里居然还有牛奶,真是太幸运了。”米歇尔高兴地接过杯子,一饮而尽,然后满意地将杯子放回桌子上。“使馆仓库里还剩下几箱物资,再加上这次从德军那边空投得到的补给,应该够我们撑上几个星期了。”白夜有些高兴地回答道。
“嗯,真好。”
随后是一段沉默。
“先生,您现在还好吗?”白夜突然问道。“嗯,我很好。”米歇尔回道。“这样的日子很不好受吧?不好意思,让你受苦了。不该把你带到身边的。”
“的确不好受,先生。但如果不是您好心收留我的话,我估计都活不到现在了。”
米歇尔只是笑了笑,没有继续回话。
“如果您觉得累了,就睡会儿吧。”白夜的嘴角微微上扬,充满温暖的笑意洋溢在脸上,“我就待在这里,有事随时都可以叫我。”
“那就没必要了。哦对了,使馆的电台还能运转吧,等一下把它打开。要把声音调到最大,好让街上的民众也能听见。”他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又吩咐道。
“还能用,我这就去把它打开。”白夜点了点头,朝电台室的方向跑去。
“小心点。”米歇尔在后面提醒道。
“知道了先生!”白夜转过头大声回应着。
“这孩子……”米歇尔摇了摇头。
使馆内的水电供应已在无尽的轰炸中渐行渐远,已无法记得上一次电路正常运行是什么时候了。然而幸运的是,使馆内提前备有柴油发电机和充足的柴油,电台也未受到任何破坏,仍能正常运转。白夜坐在电台旁,用指尖轻抚着那些沉睡的按钮和开关。抬起头,她环视四周,映入眼帘的是电台室内摆放着的电池、备用电线和信号强化器。她开始一一检查这些设备。在她专注的操控下,电台发出了微弱的嘶嘶声,它渐渐升腾而起,回响在静默的使馆内。
回到米歇尔身边时,白夜发现他还是一副沉思的样子,似乎陷入了某种思考。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了他的思绪。
“先生,电台已经调好了,应该几秒后声音就会出来。”她微笑着。“好好听听吧,这将是这个国家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声音。”米歇尔不知何时点了一支烟,插在早已没有玻璃的窗框上,望向外面。
几秒钟后,美国总统的“玉音”透过电台的扩音喇叭穿过了整个大使馆,响彻整个夜空: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而无法逆转的决定。今夜,我们不得不面对着现实,无条件向德中日三国投降。
“这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决定,但我们深知,为了终结这场血腥的战争,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我们必须做出妥协。我们不再追求胜利,而是追求和平。我们不再继续牺牲自己的人民,而是为他们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这是一个自我反思的时刻。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承认我们曾经的傲慢和自负。我们没有能力将这场战争带向胜利,我们无法拯救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但是,我们要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我们有能力为和平付出代价。
“投降并不意味着屈服和背叛。投降是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们知道,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和解与合作,我们才能迈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向德中日三国表达我们的决心。我们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结束战争,为四国人民带来繁荣与和谐。我们希望通过合作与友谊,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世界。
“尽管投降意味着我们的失败,但我们不会放弃。我们将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重建我们的国家,治愈我们的伤痛。我们将以更加谦逊和智慧的态度,与其他国家一起,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今夜,就在此刻,我们希望这个决定能为我们的国家带来和平,为我们的人民带来希望。尽管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我们相信,在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下,我们能够重建我们的国家,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广播仍在向外放送着什么,但人们并未因此而停下手中的事务,也没有人再在意广播在放什么了。他们机械地继续着他们先前的工作,仿佛时间已被暂时搁置。在这漫长而无休止的战争和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面前,人们的内心充满了迷茫和无奈。他们深知,即便是迎来了无条件的投降,迈向和平的道路也充满了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
突如其来的一声枪响划破夜空,紧随其后的是一声沉闷的倒地声。一名美军士兵突然抬起枪口,冷酷地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以终结这一生命的旅程。他无法接受眼前所呈现的残酷现实:五年来,他们为国家披荆斩棘,奋勇拼搏的战斗竟以这样的无尽耻辱和无谓的“投降”告终?他们所流的血难道都要如此白白流走?他的内心充满了不甘与无奈!在这个时刻,又是几声雷鸣般的枪声响起:还有其他人做出了与他同样的决定——其中不仅仅是士兵,还有警察,还有普通的平民。他们同样无法承受眼前的悲痛和无尽绝望。接着,又是更多的枪声响彻夜空……
“出去走走?”米歇尔凝视着已经熄灭在窗框上的烟蒂,转身朝站在原地的白夜挥了挥手,“明天或后天,我们将乘坐专机回国。作为中国最后一任驻美大使,我竟然没有好好了解过这个国家,真是讽刺……”
“先生……我……我……”白夜突然支吾起来,眼泪不禁从眼角溢出,仿佛一道无法抑制的洪流。“咋还哭了这?好了,好了,我们不出去了……”米歇尔吓了一跳,赶紧上前一把抱住她,轻抚着她满是泪水的脸颊,同时安抚道。
过了好一会儿,白夜才停下了哭泣,抬头看向米歇尔。而他却转头望向窗外,看着逐渐暗淡下去的城市火焰,喃喃自语:
“太阳终于要从这间屋子里升起来了……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白夜一脸不解的问道。
“只不过它是黑色的。”
米歇尔面无表情的回答着。
注释:
[1]:在现实历史中德国Ho-229试验战斗/轰炸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无尾飞翼喷气式战斗轰炸机。 该机由霍顿兄弟设计,金属和木材混合结构,由戈达公司负责制造和试验。 Ho-229共有三架原型机,其中第一架为无动力滑翔机,仅用于气动验证和研究,德国战败后被烧毁。 第二架,也是唯一曾经成功飞上蓝天的有动力试验机在第三次试飞时机毁人亡。 因此,全世界只存留唯一一架未完成的原型三号机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