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出土井晚翠《天地有情·岸邊の櫻》:おのが影とも花知らず
光のどけき朝日子に)
折居同学在完成了出行安排后,带着某种难言的思绪,和她的父亲一起踏上了去往花轮夜祭町的归途。这种难言的思绪,很大程度上便是来源于出行前夕和我的一席对谈:她本来对夜祭町的神迹深信不疑,却因为我对这些“神迹”做出了破除“神性”的合理解释,而使得她的信仰基础开始有了动摇。
说到这里,我便又想抒发一番自己对宗教的看法。我家是阴阳学世家,阴阳学和宗教本是一体同心,彼此之间都渗透着对方的思想的。然而,传统的阴阳师职业,已经在明治维新后作为落后的迷信被破除了,以至于我们家所传下的,只有和科学相容的那部分,也就是天文历法、地理风水这些。平日里谈狐说鬼倒是无妨,可要像野村先生的电影里那样驱使鬼神,那自是万万行不通了。
阴阳学被明治维新剥离了一大块,尽管它健康了许多,却也不再是真正从贺茂、安倍等名家笔下传下的阴阳术。便如我们现在所习学的历史,也都是历经史家秉笔,又经过了文部省审定过的历史。历经斧凿,事物便失去了天然,即便它更加符合审美标准,它也不再具有令我最为重视的要素。唐土有一位狂士金圣叹,他的文学评论功底很深,我从中也有所感悟。然而,此人为了让作品迎合自己的评论,竟尔大肆删改原著,这一可耻行径足以令我将对其的评价排入最末流的底层。
追述这些观点,自然是我在夜祭町的神社上也感觉到了许多非自然的成分。作为明治维新后得以保留的非科学成分,同样涉及鬼神之说的神道教文化之所以留存,自然也是因为它的信仰基础远比阴阳道坚牢,新政府难以在“破”的同时“立”起一个相当的精神支柱,所以不得不用科学普及来对它“和平演变”。政府的策略是成功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然在科学观念的支配下逐渐淡忘信仰,现代社会的神社也在更多意义上成为宗教符号和承办地域性节庆活动的民间组织。不过,夜祭町的神社似乎却抱持有对此的抗拒意识,从折居同学转述的一系列事件来看,他们似乎在有意地控制和收集当地人的信仰,并且还是从五十年前一直延续至今。尽管从我几次分析的手段来看,他们的做法对当地人并没有带来什么坏处,可以我“凡事往坏处想”的性子,却总觉得,这些善意做法的背后总隐藏着一个非善意的目的。
于是,尽管和主题无关,我还是在折居同学乘上火车后问了她这样一个问题:夜祭町的神社,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组织呢?而夜祭町的人们,对它又是怎样的看法呢?
“夜祭町的神社啊,记得就叫夜祭神社,香火一直很旺。那里是村里的上游阶级,不过对村里人很友善,唯一一点让村里人感到不自在的,就是在传承方面,这家神社始终拒绝本村人的请求,一直都是由神社中人员的人脉,延请外地人到这里来工作。至于村里的大家嘛,虽然不用本地人让人有些费解,但他们待人友善,积极帮村里人的忙,所以一来二去,大家对这点小偏执便也不再介意了。”
夜祭神社,作为与外界相对隔绝的一座小社,它的存在并不为外界所广知。我利用搜索引擎查了查夜祭神社的信息。涉及这个关键词的信息总数倒如我预想,并不很多,但粗略浏览涉及的页面,却有一条从这数十条结果中引起了我的注意。
出现“夜祭神社”名字的页面,大多数从概览上便能看出机器随机抓取关键词的痕迹。但位列第一的却是一篇登载于个人网志上的游记,我粗略浏览了一番,却无意间找到了一些我很是感兴趣的内容。
进入这个个人网志,首先跳转到主页浏览其公布的个人信息,我得知,他是一个旅行家,足迹遍布八洲四岛,他宛如唐土的徐霞客一般,在网志上留下了记录各地巡行的文字,从标题和日期归档可以看出,他的旅行生涯已至少持续了十余年。由于网志刚开通时,投稿量极其之多,甚至可以认为,他在这个网志网站提供服务之前便已多有心得。不过,从首页的公告上可以看出,由于热门景点和地区的游记已经有无数人下笔,他自认为无法再另出机杼,于是,他便像某个惊悚游戏系列的那位以相机为武器的女主角一般,朝着各种偏僻的村落进发。
在他的文章中,他对旅游开发也抱持着不甚支持的态度。例如有名的白山高屋,这种将一个保持原始风貌的地区挖掘得彻头彻尾的行为,他一样未予认同。于是,他便着力寻找未被人们发掘,依然保留传统乡俗的村落。而夜祭町,便是他偶然发掘到的一个出色的素材源。
我接着转到他关于夜祭町的游记页面。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夜祭町,是群山里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要不是向一个拖稻谷回村的人问路,我都不知道这里还有这样一座村庄。我乘着他的车沿着山路到了村里,山路很差,我估计靠徒步行走,恐怕得要将近一天,才能从花轮走到那里。说实话,这个村子的生活条件很落后,村民们大抵还住在维新前城下町的长屋风格的建筑里。
我身上虽然带着旅费,可这里的条件实在有限,连一家旅社或家庭旅馆都找不到。没奈何,在村人的建议下,我来到了夜祭町的神社面前,这是这里唯一看上去气派的建筑了,估计也是这里的地标吧。我说明了来意,神社的宫司先生倒是很热情,一口答应了让我在偏殿里借宿,并且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了我一些饭钱。
接下来,就有一件令人感觉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事情分为两节:首先是那一天的晚上,我向招待我的神社工作人员询问晚餐在哪里食用,他向我解释道:“我们会为客人单独送上晚餐的,请稍候。”这原本没什么奇怪的,后来,也有一位工作人员将饭食放在了偏殿中我的房间门口。但我注意到,他的手上有明显的味噌汁痕迹,而我面前的餐盘里,没有一道菜用了这种作料。
我心下生疑,不过当时也没有想太多,或许是我仓促间没有分清,又或者神社内部开小灶,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不过,我在晚上,在庭院间散步时,无意间绕到了神社的后亭,这里有流水的水槽,旁边的笼屉里放着皂角粉,神社的餐具便该在这里清洗吧。我在这里站了站,直到负责冲洗餐盘的人端着大量盘子来到这里。我借着打听风土的由头和他聊了很多,期间,我凝神注视着他清洗的每一个盘子:方才为我端来的菜式里,有剁碎的豆腐配合辣椒制成的调料。这个小碟我没有吃完,还剩了一些在碟子里。我是亲眼看见工作人员将我放回屋外的餐盘收走,方才走出偏殿散步的。可直到他洗完所有的碟子告辞,我却从未发现任何一个带有这种调料的碟子。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神社里的人和我吃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吗?我心里很疑惑。在晚上,我又找到了神社的宫司,拐弯抹角地向他提及了我心里的这个疑问。
“哦哦哦……是这样啊,客人。”宫司摸着本无多少胡子的下巴道。“实在很抱歉,客人。我们神社有个独特的风俗,一时间担心你无法接受,所以在答应你留宿之后,我们是派人到旁边的人家,请他们多做了一份饭菜送来的。让你起了疑心真是万分过意不去。如果您觉得菜色不够丰盛的话,还请看在我们这个地方物产贫薄的份上,体谅我们的苦衷吧。”
“哪里哪里,这里的饭菜对我这个旅人来说可是及时雨啊。不过,您的担心显然是多虑了。不瞒您说,我恰好是个民俗学者,对各地的特殊风俗最有兴趣了。您刚才说的独特的风俗是什么呢?我有言在先,绝不会因你们的风俗而露出负面的情绪,也可以向您保证,如果您需要保密,我绝对不会向没来过这里的人说出一个字。”
“啊……秘密倒不是秘密啦,只不过是在有些人眼里,让人难以接受罢了。我们这个独特的风俗啊,就是……那个……就餐的时候,我们不像一般人那样,是将米饭分装到各人的餐盘里分头进食,而是将熟米饭装在一个大桶里,有需要的人自行去取用。”
“我还说是什么,这种风俗并不奇怪啊。在山外面的大城市,一些食堂里就是这样处理米饭的呢。不过,在小团体里,这样的方式也的确挺稀奇的,说起来,我有个请求,我想在明天体验一次这种大家坐在一起,在同一个饭桶里添饭的生活呢。从画面来想象,这里应该是一个很和睦的地方吧。”
“啊,说没有争斗倒是不假,不过客人,您还是按照您一如既往的用餐方式就好,没必要特地迁就我们的……”
“绝不是迁就,这是我这个民俗爱好者的请求!请答应我吧!”
似乎是捱不过我的逼迫,宫司先生无可奈何地答应了我。于是,第二天早上,我被请到主殿,在那里,所有的神社人员都聚集着,每人面前的托盘里只有各自的菜式和一个空碗,而宫司的手边放着一个装米饭的大木桶。
“客人,您先请。”宫司招呼我先去添饭。在周围人一齐的注视下,我也无从谦让,只好第一个起身,在自己的碗里添了满满一碗。接下来,我便欣赏着这个独特的民俗:所有人按照顺序,依次从木桶里舀出饭,盛在自己的碗里,井然有序,毫无大城市里食堂的拥挤和争抢。他们每个人都添得不多,似乎是因为这里是神社,因而保持着谨慎和庄重。这是何等淳朴善良的民风啊。我心里暗自赞叹着,这一次能来到夜祭町,真的是意外的收获。
在这种畅快的心情下,我吃饭的速度也不自觉地快了许多,连饭量和胃口似乎都比以前要好。在一碗饭过后,我仍然觉得意犹未尽。看到木桶的前方又一次排起了长队,似乎神社的人们是默认允许添饭的。于是这次,我便站在了队尾,在排队中静心感受着秩序下的淳朴。
然而遗憾的是,待到我面前的一个人端着满满一碗饭离开后,留给我的只是一个空空如也的木桶。宫司一脸歉然地向我说:“对不起,这次没能准备足够的米饭,实在是非常抱歉。”
“哪里哪里,能够在这里亲眼目睹到如此淳朴的民俗,这对我来说可比什么都要高兴。”
饭后,两名工作人员将碟子搬出清洗,我则坐在正殿同宫司谈心。按照行程,上午就是我该出发的时候了,我真想在这里多待上一会,寻找更多善良的风土人情。
然而,当我走上崎岖不平的山路,离夜祭町已远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在我之前的一个人,是端着满满一碗饭离开的,但他们之前的第一碗饭不是只添了一半吗?第一碗满第二碗少,这很正常,但这反过来的情况是怎么回事?沿途道路曲折,我一个人恐怕是再难以回到夜祭町问清楚了,但这个问题,有没有有缘人能帮我解答呢?
这篇让我不时莞尔的游记到此结束了。这哪里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分明只是宫司他们为了自己能够多吃点饭而耍的花招而已吧。于是,我在游记下的留言板上写道:
其实,这只不过是个策略而已。米饭的总量有限,他们每人第一碗只有一半,而你是满满的一碗,所以他们的第一碗吃得比你快。吃完碗中饭,才有第二碗,所以,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一碗半饭量,自然就设计糊弄了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