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玛雅文明穿越风险评估报告(二)

作者:隐逸真仙 更新时间:2023/8/15 6:05:14 字数:3952

以下资料,为多元宇宙穿越事件管理局机密调查文件泄密转载,特此敬告,请勿深究,由此引发之一切后果,笔者均不负责,谢谢。

虽然玛雅文明是城邦文明,但跟习惯于依靠航海贸易吃饭的希腊人不同,孤独的玛雅人找不到可以进口粮食的地方,所以必须自己种田养活自己。在蒂卡尔城的四周,一眼望去尽是郁郁葱葱的玉米地,中间也点缀着一些其它作物,例如辣椒、南瓜、棉花、可可豆和龙舌兰,还有不少休耕的土地处于抛荒状态。

——直到现代,玛雅人依然在采用“米尔帕耕作法”,通俗地说就是刀耕火种,先放一把大火清理出一块地方,撒下种子之后就靠天吃饭,收完玉米后再转移阵地到另一个地方去放火……

由于玛雅人不懂得施肥,土壤肥力丧失得太快,热带雨林的土壤又很贫瘠,所以不休耕上三到六年的话,根本别想再有收成。

再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玛雅农夫聚居的小村庄,可以看到一些芭蕉叶和茅草搭成的圆形尖顶小屋,成群的火鸡,汪汪低吠的狗儿,洗衣服和做饭的玛雅妇女,背着沉重箩筐的小商贩,商品主要是贝壳、盐块、可可豆、鹦鹉、骨制装饰品、色彩鲜艳的鸟羽等等……

此外,偶尔还能看见头上插着艳丽羽毛,脸上涂了各种油彩,肩上披着棉布披风,手里拿着标枪和圆盾的玛雅武士。

总的来说,虽然生活环境的气候同样炎热,但玛雅人要比古埃及人“羞涩”一些,一般不太会裸体出门闲逛。玛雅妇女通常穿一种四方如麻袋的白色直筒裙,用刺绣、挂坠、贝壳等进行装饰,出门还要再披上一条围巾,衣服的色彩总的来说比较单调。只有身份较高的贵族妇女,才能使用绚丽的染色布料。

至于古代玛雅男子的标准穿戴,则一律是缠腰布、披肩、凉鞋和头饰。只是在装饰物和刺绣图案方面,根据各人地位差异而有所不同。

和古代中国一样,玛雅人无论男女都留长发,男子一般都梳朝天辫,于头顶扎成一束,女子则有很多种造型的发髻。此外,玛雅人几乎人人都刺青纹身,地位越高的人,身上的刺青也就越多。

初看上去,这一切似乎跟我国古代的西南山寨相差无几,但仔细分辨的话,就会发现一处明显的差异:

那就是找不到任何的金属!

——玉米地里的玛雅农夫们,普遍用木器、石器和骨器进行劳作;偶尔出现的玛雅武士,也只是在标枪上绑着磨尖的燧石。即使是在玛雅贵族的身上,同样找不到任何金银饰品,而是只有一些鲜艳的羽毛、精致的骨器和华贵的玉石首饰。他们随身佩戴的锋利匕首,也是用骨头磨制出来的。

没办法,古典时期的玛雅人在文化昌盛之余,技术上却仍然处于石器时代,金银铜铁一概俱无。

——或许是因为上天的苛待,玛雅人虽然开创了辉煌的文明,但在他们统治的地盘上,却实在找不到什么金属矿产。距离蒂卡尔城最近的铜矿、金矿和银矿,全都远在千里之外的墨西哥高原上,并且要到九世纪才逐渐有人进行开采……至于冶铁技术,更是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没有哪个美洲民族发明出来。

截止到21世纪初,在古典时期的所有玛雅遗址中,考古学家也仅仅从科潘城遗址里发现了一件金属制品,具体来说就是一尊残缺的小铜像,而且还是从南美洲贩运来的舶来货,并非由玛雅人自行打造。

即使是在玛雅文明末期,西班牙人即将抵达的时候,玛雅人的金、银、铜制品也完全依靠从远方进口,数量稀少而又昂贵,只能用来制造一些铃铛、耳环之类的装饰品,没法用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所以,古典期的玛雅文明虽然已经建立了宏伟的城市,却还处于原始得不能再原始的石器时代。

由于没有金银可用,石器时代的玛雅贵族就只能选择羽毛和玉石来装饰身体,从而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精美玉器——所谓的“玉石文化”,实际上是石器时代文化的终极体现。

类似玛雅人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的早期文明遗址中也曾出现过——远古的中华先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诞生了农业文明,有了富余的生产力。但由于不会使用金属,先民们只能把精力放到琢磨玉石上,使得我们如今在江南的良渚文化、塞外的红山文化等遗址上,都发掘出了无数极为精美的玉器。

这一喜好玉石的习俗,在中华土地上从远古一直流传到现代,最终形成了堪称登峰造极的东方玉石文化,并因此让人产生出在华夏文明与美洲文明之间,似乎有着某种传承关系的错觉。

除了没有金属之外,玛雅人还缺乏大型牲畜,没有牛、羊、马、猪和驴,也没有可以抓老鼠的猫咪。玛雅人手里唯一称得上家畜的哺乳动物,就只有狗而已。问题是,狗儿的体型就只有这么大,就算再怎么驯化,也没法让它变得能够当马骑,或者可以代替牛来耕地,就是下锅煮了也会嫌肉太少。

此外,由于缺乏大型牲畜和良好的道路,玛雅人也就没有发明出车轮,交通运输要么靠独木舟,要么靠两条腿。那些宏伟的金字塔,都是玛雅人拿着石头工具靠肩扛手推给弄起来的,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

最后,古典期的玛雅人也没有发明弓箭,唯一的远程武器只有标枪。日后在他们手里出现的弓箭,是在九世纪之后从墨西哥高原上传播过来的,而且相当粗陋,一撇就断,论威力还不如标枪好使。

总之,被现代影视媒体赋予了无数神秘色彩的玛雅文明,其实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石器时代的瘸腿文明,大致上跟我国的良渚文化属于同一个档次,请大家不要把它想象得太美好了。

当然,玛雅文明跟其它的新石器文化相比,多少还是要先进一些的——在物质条件极为贫乏的情况下,玛雅人几乎是超越时代地修筑了相当宏伟的城市。其中的许多巨石建筑,更是能让旅行者为之震惊。

以玛雅古典期最强大的城邦蒂卡尔城为例,这座城邦拥有人口五万,大型金字塔十几座,小型金字塔五十多座。最大的一座金字塔竟然高达72米,而且外观陡峭,斜度达70度,堪称是石器时代的摩天楼。

上述这些金字塔环绕在古老的广场四周,旁边还矗立着浮雕彩画的精美王宫和廊柱围绕的繁荣市场。另外还修筑了好几条高出地面的石砌大道,用于连接城内的各座金字塔神庙……站在蓝宝石般明净的天空下,望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在绚烂的热带阳光下遥遥相对,熠熠生辉,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

……不过,就这个时代的标准而言,蒂卡尔城的外观似乎有点儿古怪……诶诶?怎么没有城墙?

确实,蒂卡尔城是没有城墙也没有护城河的,只是在外围环绕着一道沟渠,圈起了足足125平方公里的土地……很显然,以石器时代的落后生产力,玛雅人的城市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规模,而区区五万居民也住不了这么广阔的地方——凯撒时代的罗马城才占了13平方公里的地皮而已!

因此,这道规模惊人的沟渠,已经差不多把蒂卡尔城的所有农田都囊括在内,过了沟渠之后还要走很久才能抵达市中心,与其说是它是类似护城河的防御工事,倒不如说是一个用于排水和行船的运河系统。

而一般意义上的蒂卡尔城,也就是那些巨石金字塔和神庙、宫殿,则被建在一座沼泽环绕的丘陵上,由九个建筑群和一个大广场组成,以桥梁和堤道相连,占地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但却没有城墙保护。

事实上,不仅仅是蒂卡尔城没有城墙,当时的其它玛雅城市也都是一样。唯有在十三世纪诞生的“玛雅潘”城邦,才修筑了一道圆形的防御石墙——而这时已经接近玛雅文明的尾声了。

而且,玛雅城市的布局也有点奇怪——按照我们一般的概念,城市就是人口高度密集的聚居地,走进市区就该看到密密麻麻的房屋才对。可玛雅人的城市大多数却很空旷,除了为数不多的巨石宫殿和贸易集市之外,就是树立着纪念碑的广场和一座接一座的金字塔,并且占去了大部分的市区面积……

很明显,金字塔这种实心的石头堆虽然很壮观,但却和现代摩天楼不一样,基本上是没有居住功能的。

所以,在看似规模宏伟的玛雅城市之中,真正能够住人的地方并不多。只有很少一部分玛雅贵族、祭司、武士和伺候他们的仆人,可以住在城市里。而剩下的绝大多数普通玛雅人,平时都只能居住在城市郊外的小村庄。只有在某些节日和赶集的日子,以及奉命服劳役修金字塔的时候,他们才会进入城内,寻找空地搭设临时棚子暂住,或者直接露营,从而让平时十分空旷的玛雅城市,迎来一次短暂的人口高峰。

这就有点奇怪了,玛雅人到底为啥一定要把这些笨重累赘的金字塔盖在市中心,将最好的黄金地段都给占了,甚至害得自己反倒是被挤到郊外去住?要知道,即使是同样喜欢盖金字塔的埃及人,也没有把金字塔放在繁华的闹市区,而是建造在远离城市的沙漠之中啊!

玛雅人的回答很简单:他们的城市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容纳凡人,而是专门给神明和“半神”居住的!

——从本质上来说,玛雅城市都是由宗教中心发展形成的。至于商业和政治功能,则只能算是附带。

总的来说,玛雅城市其实是一座大寺庙,从一开始就是神明的住所,而不是给人住的。这个真相听上去挺纠结,恐怕会让我们感到有点囧。但事实上,玛雅城市的****之处,还远不止如此……

——如果说古埃及的城市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天体营,大家都毫无羞耻地裸体招摇过市;那么玛雅人的城市就像是一座巨大的sm俱乐部,几乎每个人都在变着法子想出新花样来折磨自己和别人的肉体……

首先,既然玛雅城市是一座大寺庙,那么整个城市的一切活动,显然都要围绕着宗教仪式来进行,正如同现代的清真寺、修道院和佛寺一样。

但问题是,作为石器时代的土著人,玛雅人的宗教可没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那么文明,只要念经、烧香和祈祷就行了——根据玛雅人的宗教信仰,太阳随时都会熄灭,无边无际的黑暗就要笼罩世界。若想要推迟太阳熄灭的时间,就必须用活人的血肉来供养神明!

结果,为了迎合神明的残虐喜好,玛雅祭司们的主要工作,就变成了丧心病狂的虐人与自虐。

在数百年之后的未来,能征善战的阿兹特克人,为了供养他们那些嗜血的神明,经常一次杀戮几千甚至上万人来举行祭祀,把自己的城市变成了一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屠宰场。

而这个时代的玛雅城市规模较小,玛雅人也不如阿兹特克人那么擅长战争,所以他们能够搞到的活人祭品比较少,没法一次屠宰几万人来取悦神明……

这样一来,玛雅祭司就只能在技巧方面下功夫,把活人祭祀变成了花样繁多的sm表演,虽然在血腥程度上稍有逊色,但在****程度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蒂卡尔城的广场上,你或许会看到一名玛雅女子正在拉动一根带刺的绳索,像小锯儿一样穿透自己的舌头,把鲜血滴在她身旁的树皮纸上。接下来,这张带血的树皮纸,将要作为礼物敬献给神灵。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