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琉璃国与燕国正式开战以来,由琉璃国尚书令欧阳伶撰写的《琉璃女主伐燕檄文》很快就被送到了白伶情报局,白伶随后开始分派工作,《琉璃女主伐燕檄文》然后正式进行印刷。
白伶本人印发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原文印刷,还是稍微修改了一部分内容,毕竟现在张卫已经死了,而这篇檄文却用了大量篇幅去骂一个死人,感觉怎么看怎么别扭,毕竟要是燕国皇帝把罪责都推到死人身上,那这篇檄文还有什么意义?于是把原文当中大量用来骂张卫的内容改成了用来骂公孙尚的内容,除了那些改了之后听起来更别扭的内容之外,其他的人称部分都改成了公孙尚。
随着内容的修改完毕,白伶才开始对这篇自己修改过后的《琉璃女主伐燕檄文》开始正式印刷,随后开始到处传播。
至于发布的内容之后,可能面临的那些问题,比如说被燕国官府调查,简直笑死,现在燕国官府已经被叛军折磨的根本就没办法腾出更多的精力,何况现在还面临着琉璃国的正式开战。
接下来这篇揭露燕国皇帝罪行的檄文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燕国的整片辽东地区,辽东地区的百姓和叛军看完这篇檄文之后都觉得十分有道理,骂的实在是太好了,已经日子过得苦不苦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人加入白伶情报局?
至于燕国皇帝真的有那么坏吗?那肯定是不可能有那么坏的,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燕国皇帝还算得上是仁君,那些折磨百姓的坏事全部都是张卫干的,公孙尚还真不知道百姓的生活有那么惨,更加不知道自己有多坏。
所以接下来的燕国朝堂发生了极其尴尬的一件事情,燕国皇帝公孙尚一天当中听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第一种是张卫丞相多么英明神武,为大燕捐躯,乃大燕忠臣。另一种是张卫狗贼罪大恶极,蒙蔽至圣至明的陛下,残虐无辜百姓,此等狗贼人神共愤,应当废除他的全部爵位,全家流放。
公孙尚本人却感觉左右为难,因为他本人做事原则,秉持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决定相信重用一个人,就不会过问他要做什么,只要他能够不辜负自己的期望就行,至于执行的过程,自己从不过问,所以一时间还真搞不清楚丞相是真的坏还是被污蔑的。
虽然微服私访的时候听到百姓的一片骂声,公孙尚感觉这不像是假的,自己寄予厚望的丞相可能真的就是这样的混蛋!但这么多年来丞相对自己毕恭毕敬,还有国库收入的不断增加,还有最近在战争上大破魏军可都是实打实的功绩,虽然这功绩没维持多长时间就身死了,但这不能够抹除他的贡献。
公孙尚左思右想,最后询问自己身边太监王松是的意见:“老王啊!汝觉丞相真为罪人吗?”
王松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可以说的上是辅佐了三代燕君的老臣,为人和善,富有感染力,皇宫内外,无论是朝堂大臣还是宫廷侍卫皆受其恩惠,被人称为“宫廷老好人”。
王松面对这样的问题,并没有露出其他宦官该有的圆滑狡诈或者猥琐贪婪,当然了,真有这些东西的太监也不敢在皇帝面前露出来,最多就是放在大臣面前嚣张跋扈,但王松是真的对任何人都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反而像一个正常的、有见解的大臣回答:“老奴认为张卫丞相为国尽忠,为国而死,我大燕不该因为这些流言而牵连丞相,毕竟像丞相这样为国奉献的人,若遭遇陛下的死后算账,天下谁还会为大燕尽忠,为大燕死战?”
公孙尚听完这番话之后沉默良久,随后缓缓的开头口说道:“老王的意思是说这些流言蜚语都是假的。”
王松听到这句话之后,并没有附和皇帝的猜测,反而低声说道:“也不一定是假的。”
公孙尚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懵了,听老王前面的话,感觉这流言蜚语是假的,但为什么现在又说这不是假的?
王松长期生活在皇宫辅佐陛下,很快就看出了陛下的疑惑,于是立即解释:“老奴的意思是说这几年来大燕到处内乱,百姓对国家的怨念日与俱增,这些事情皆做不了假,要说丞相真的是无辜的,恐怕不合适。但丞相毕竟为国而死,与国有功。现在我们不该把罪过都怪在死人身上,不然的话,这会令将士寒心,还有谁愿意会为大燕死战,老奴认为陛下应该力压所有反对丞相的声音,并把丞相之罪过全算到陛下之身上,向天下百姓下《罪己诏》,随后调查民意,修改丞相旧法当中不符合民意的内容,方能始终。”
公孙尚听到这里觉得王松的意见特别有道理,接下来就是朝堂当中令人头疼辩论赛,辩论内容就不提了,总之公孙尚成功压住了朝堂当中批评张卫的意见,并把罪过揽在自己身上,通过下《罪己诏》的方式开始修改弊政。
……
这些消息当然很快就传到了我的耳朵当中,我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感觉很失望,倒不是失望于对面做的有多好,自己的计划泡汤了。
我真正失望的是被我寄予厚望的对手表现的水平远远不如实际水平,我实在是有点太高估我的对手了,毕竟对于我来说,舆论战根本就不算计策,这不过就是开战之后理所应当进行的正常事件而已,没想到就这样一件小事,居然真的逼到公孙尚要下《罪己诏》的地步。
要知道君子坦荡荡,不做亏心事,不怕鬼上门,如果身子够正,根本就不需要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而下《罪己诏》。
不过此时的我当然不可能知道公孙尚下《罪己诏》并不是因为被檄文的内容吓到了,而是单纯的为了保住丞相的名声,我刚才的想法不过是基于错误的信息做出的错误判断而已。
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燕国的危机确实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