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的不断尝试,基本上一百五十步之内的草靶我都能命中了,两百步之外的草靶也能命中一些,而在这时候我的身上也已经沾满了黑火药点燃之后的那种烧焦的味道。
“好了,爹,大哥,这便是我最新的发明,我将其称之为火铳。”我将试射之后的那把火铳递给了父亲,随后又拿起了旁边的另外一把铳,开始进行讲解。
三点一线之类的瞄准技巧其实我并不需要讲解太多,因为他们虽然没有见过这样的“新式”武器,但是弓弩之类的中远距离武器他们都并不陌生。
边军和沈家军中虽然没有配备成建制的弓弩手,但是柔然人的骑射部队并不少见,我们之中也有不少人学习了骑射,所以弓也算是常见的作战武器。
“这个我知道一些,前朝的书目中有记载,用火药发射火箭实现齐射,无论是威力还是距离都远超于普通的弓弩,前朝人将其称之为飞火。不过看样子二弟你这个火铳,似乎比那火箭还更胜一筹,我看连二三百步之外的都能射中,而且威力看上去只高不低。真不愧是我二弟,哪怕是打造这样的兵器都能让我眼前一亮。”兄长笑着也从一旁端起了另外一把火铳,随后笑着对我表示了称赞。
说实话,我其实还没试过这火铳的威力,因此我也不好说这武器的杀伤力到底如何,不过看着它在射击标靶的时的表现,贯穿伤害肯定是要比弓弩强的,因为如果是弓弩直接射到草靶上,它的箭矢超过五十步基本上就已经不可能射穿草靶了,就算射中了也就是扎在靶子上面。
根据我的观察,和成年人小指指甲盖相当大小的二钱重量的弹丸,在击中一百五十步之外的草靶之后依旧能造成直径超过一寸的贯穿弹孔,说明弹丸已经体现出了一般箭矢无法比拟的侵彻力。
“实不相瞒,我在最初设计这个火铳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冲着它的威力去的,我考虑最多的因素主要还是距离。这样的火器不在于能斩杀多少敌军,而是在于它的威慑力,兄长你也看到了,二三百步之外都还能造成杀伤,那当我们带着火铳列阵的时候,是不是对方就不敢轻易靠进我们了呢?”我端着手里的火铳,想着兄长说明我发明这种兵器的目的。
就算是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火铳在中远距离的杀伤力,但是我的观念依旧没有改变,我造这个东西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威慑力,还是那句话,如果是为了杀伤力,我可以拿出来更好的火器。
“宁儿说的有道理,如果是弓弩手,了不起能拉开一百五十步,但是对于骑兵来说,一百五十步也就是几息的时间而已,训练有素的步兵冲击这个距离也要不了多久,但如果能拉开到二三百步,时间就要多很多了,要冒的风险也就更高。”父亲从战场的角度解释了火铳多出这一百步射程的重要意义。
别看一百五十步和两百步只差了五十步,但是在军事训练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步兵提刀冲锋的距离也就是一百多步的样子,他们平时在校场里练的就是这个样子,有的时候冲击一百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冲击一百五十步也大差不差,但是真的冲上两百步,三百步,速度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战场上可是要穿着数十斤重的战甲冲锋的,可不能拿没有负重时的情况做参考。
我紧接着又提起道:“没错,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而且你们应该也能看得到,听得见,这火铳在发射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火光和爆破声,这对于马匹来说也是一种干扰和威慑。如果火铳击发了,马匹还敢不敢继续冲击,这也是个敌军需要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我觉得不止火光和爆破声对于马匹来说是一种威慑,在应对骑兵的时候,马匹的受击面可是比人体要大得多的,这意味着火铳想要击中冲锋过来的马匹,要比击中敌军的步兵更加容易。
显而易见的是,能像我们一样配备重甲骑兵的武装力量必然是少数,因此我们在战场上面对的骑兵马匹大概率是布甲甚至有可能连甲胄都在没有,综合这样的情况,火铳的弹丸在命中敌军马匹的时候伤害也是最大化的。
考虑到弹丸的侵彻力是箭矢无法相比的,在其击中敌军战马之后的伤害可要比箭矢强大得多,再搭配上火光和爆破声的威慑力,整体来说火铳的拒止作用也必然要比弓弩来的更强。
骑兵冲锋再快又能怎么样,我的火铳齐射可是能撂倒不少马匹的,把前方的马匹撂倒之后,紧随其后的骑兵就算不用面对火铳的齐射,他们大概率也冲不动了。
我很快就解释起了火铳的击发原理,而父亲和兄长很快也就上手了,毕竟我之前已经演示了很多轮,他们光是看我的演示,估计操作起来都是八九不离十的。
事实证明,打仗也是很考验天赋的,我之前就说过了,我在武学这方面没有什么天赋,虽然目前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是基本上是不可能追上父亲和兄长的步伐,进入他们所在的那个境界了。
兄长在这方面上的天赋却出奇的惊人,他刚进行了三轮射击,基本上在第三次射击的时候,他的射击就已经有了很高的命中率,虽然不说一枪不空,但是基本上都能打在草靶的中心区域了,这显然是我目前无法做到的。
“怎么样,大哥,这套家伙使起来感觉如何?”在兄长进行了最后一次射击之后,我笑着向他问道。
兄长放下了手中的火铳,嗅了嗅身上浓重的火药味,不由得耸了耸肩。
“感觉还行,在射出去的时候很爽快,但是准备起来有点繁琐,要是能简单一点就好了。”兄长看起来有些不尽兴,表示自己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
我当然知道这有改进的空间,不过我目前确实不打算再大改了,最多就是再校准一下精度,然后稍微在把枪管延长一些,让它的射击距离再远一些,如此一来,这样的火铳应该也就能达到我的需求了。
或许有朝一日我设计的来复枪可能也会变成现实,但是我目前完全不打算将其用在战争中,就算我将其实现了,估计也就是以后拿来打猎娱乐使用的。
“宁儿,像这样的火器,你打算在我们军中装备多少?”父亲果然还是走的实用主义路线,在他进行了一轮尝试之后,立刻就提到要将这套火器装备到军中。
之前参观过冶炼厂的父亲已经不会再问我能装备多少了,他直接问的是我打算装备多少,
既然我都把这玩意造出来了,并且决定让父亲将其装备到军中了,我要是还考虑什么人道主义的理念,那未免就有些太不要脸了,而且实话实说,用火铳把人击毙在某种意义甚至比用刀劈枪捅还更人道一些。
因此,我上来就表示以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装备一千五百条这样的火铳是我的合理预期,而为了保证火器的可持续性,我的观点是让五百人每人配备三条火铳,这样一来我们在一开始便拥有三轮齐射的机会,对于对手的威慑性也就更强。
当然了,事实上火铳能生产的数量肯定比这个数字更多,不过五百人的火铳队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应该比较合理,毕竟整个沈家军现在也就五千多人,而且已经有三百多是重甲骑兵了,轻装的铁骑数量也不少,而火铳队也是需要其他武装力量保护的,如果数量过多,我们在正面对冲时的战斗力其实就会被削弱。
毕竟现在我们手上的火铳不是名副其实的来复枪,射击效率低下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来复枪的那种压制力,就不适合大规模的装备,除非想看到前世欧洲站成一排排队枪毙的那种弱智战法。
“五百人的火铳队么?那也不少了,毕竟我看得出来,这个玩意虽然没有弓弩这么难以使用,但是学习的成本也不低,想要训练一支精良的火铳队,怎么说也得七八个月,还是需要慢慢发展的。”父亲对此看的也很明了,这东西好用不假,但是想要用好却不容易。
“确实如此,七八个月也是保守了,我的计划是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将火铳队给训练出来,争取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能装备到军中。另外,在我看来,火铳队还是要以城防为主,毕竟如果想让这样的一支队伍在战场上铺开,风险也不小!”我立刻就表明了自己的预期和观点。
我之所以强调不希望他们像普通步兵一样在战场上铺开,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避免出现排队枪毙的情况。
虽然我们有可能永远不会遇到拥有火铳队的敌军,但是也不能小瞧对方的弓弩手,在这种事情上轻敌可是要吃大亏的。
最终,父亲和兄长都对于我的观点表示了认同,如果他们今年要南下征战,那肯定是不会带上火铳队的,目前主要还是将他们放在防御端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