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初入凡尘

作者:静介 更新时间:2024/1/15 21:11:11 字数:2276

进城还是老样子,等着交钱。排队的队伍特别长,是少女所遇到的排队最长的城镇。

进城和出城的人也太多了。

排队的功夫里,领队教起了少女一些社会经验。

指着后面凶神恶煞模样的几个男人:“那些是江湖人,他们是在江湖……也就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行走,有的做好事,有的做坏事……”

说到这,压低了一些声音,接着说:“做坏事的那些人会被官府悬赏,然后做好事的这些江湖人就会去抓做坏事的那些江湖人,他们平时以这个为生计,少数一些江湖人会做很危险的活计,比如前些天我们干的那个。”

少女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领队又继续说起了江湖人的特征,方便少女以后用肉眼认出他们。

江湖人的穿着和普通老百姓不同,也和士大夫、商人不同。

江湖人一般喜欢穿着劲装,没有裙摆和广袖,方便腿部和手部的活动。他们的衣着十分有特色,无论男女江湖人一般都是诸如此类的打扮。

比如少女这身白色的羽衣,江湖人是绝对不可能穿的。既是不利于手部活动的广袖,又是不利于腿部活动的拖地裙摆。

领队和少女随着排队的队伍往前走了几位。

接着,领队指着城门那里正在插队的人,说:“那些是漕运的人,若我所料没错,他们是盐商。”

少女歪了歪头,没听懂,术语太多了。

领队抓了抓脑袋,思索着该怎么解释,想了许久:“是这样的,咱们大明有水运货物,就是漕运,一般是从南方拉粮食去京师或者辽东那边。”

领队指着远处的某个方向,水路就在那,接着说:“有一些商人沿着这条水路做买卖,把南方的货物拉到北方,也有把北方的货物拉到南方的。这些个行为,基本都能归类到漕运商。然后漕运商里头权势最大的,除了漕军,那就是沿途的盐商了,如果你发现有人走路的时候鼻孔是朝天的,长得肥头大耳,像豚一般的人,那一般就是盐商了。”

啪啪啪……前后排队的老百姓莫名其妙鼓起了掌。

“好!”还吆喝了起来,非常认同领队所说的那些话。

领队被整尴尬了。

少女也听出了刚才的话里似乎带有一些私人情绪,在指桑骂槐。

领队又继续为少女进行解说,把周围的众生百态都解说了一遍,像个正在教女儿的老父亲一样。

少女学会了怎么用肉眼辨认民、卒、商、将,还有江湖人。

还有早些天学会了怎么辨认官。

领队发现城楼上的队长早已经注意到了少女,但是队长没有下来,应该是陷入了难以抉择的状态中了。

少女这身行头太吓人,太张扬。可以说她像妖,也可以说她像仙。

如果把她当妖处理,派人下来捉拿。万一证实了她是修仙者,队长可能就得掉脑袋。

如果把她当修仙者处理,派人来接待,若是证实她是妖,队长还是得掉脑袋。

最圆滑的做法或许就是如此。

领队笑了笑,感叹守门队长的胆小怕事,送上门的富贵都不懂得争取。

排队一炷香有余的时间,总算到了城门口。

6名拄着长枪的士卒守门。

少女接近城门口的时候,无人敢插队,就连后面肥头大耳的盐商也远远看着,不敢靠近。

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意识到了‘何必急于一时’这句话的意思。

连守门的士卒都站得更挺拔了,仿佛在迎接什么大人物。

领队按照流程出具了证明,再被简单搜身,然后交钱通关。

轮到少女了,年长的士卒不敢问,年轻的士卒还没来得及开口。

幸好少女主动拿出了路引。

查过路引,没问题。年轻的士卒突然问了句:“有文牒吗?”

一旁年长的士卒连忙给他脑袋来了一巴掌,然后和和气气地对少女说:“没事了,可以进了。”

年轻的士卒委屈地说:“我们还没问她是不是大明人士呢。”

年长的士卒一轻脚将那家伙踹走,取代了他的位置,朝着少女做了几个挥手的动作,示意赶快进城。

没人敢对她多问,没人敢得罪她,也没人敢捧她,最好的做法就是别多事,当做没看到。

领队与少女终于进了城。

城门口有人摆摊,是路旁店家延伸出来的摊位,一家卖烧饼的店。

少女当即开吃,素油饼和肉油饼都来了几个,此地的小吃和辽东那边的差别很大。

她的动作很大,油渍都甩到了羽衣上,正当店家要擦油的时候,那油渍突然就蒸发不见了。

这神迹把店家看得一愣一愣的,拿着净布的手停在半空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仙长肯来小店吃东西,那是小店的荣幸,怎么能收钱。”店家婉拒了领队递过来的铜板。

和领队推辞了几个来回,领队终究还是收回了手,没法把这钱给出去。

接下来吃了几个店,也是相同的场面,没人敢收钱。

和辽东那边遇到的情况不太一样。

辽东那里的人虽然也敬畏她,但该收的钱还是要收。

这里的老百姓也敬畏她,却没有收钱。

“因为这里是富庶之地。”领队途中给少女解释了起来。

两人一路吃喝玩乐到了十几丈宽的运河旁边。

运河上都是大船、小船。

许多人在现场吆喝,买卖着什么。

还有的人在卸货、装货。

看到少女的到来,不少人都停下了手,仿佛欣赏艺术品一般地看着她,没有不敬的意思。

领队指着这些人,对少女说道:“这里和辽东最大的不同,我是说,从我这个商人的角度来看的不同。天津这里的人几乎都有能长期吃饭的活计,诞生了以漕运为主的生存方式。哪怕是不识字的人,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也能在码头这里找到活,不至于饿死。”

少女又点了点头,但其实依旧似懂非懂。

她又不需要吃饭,不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

觉得嘴干,不舒服。她又从储物指环里拿出一个果子吃了起来,哪怕不饿,反正就是吃着玩。

这变戏法一般的手段令一旁的人暗暗心惊。

果子的汁水滴落在了地上,把一旁的几个江湖人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领队又继续介绍着天津,少女则是继续吃着果子。听了,但没全记住。

看着少女不太认真的模样,领队只得唉声叹气,像极了对儿女无可奈何的长辈。

江湖,不仅是打打杀杀,也有人情世故。

打打杀杀反而是最好懂的。

领队想起了之前遇到的食梦兽,好坏分明,打打杀杀就能解决问题。

江湖里的人情世故才是最难懂的,令人痛苦,也令人快乐。

领队都没搞懂江湖的人情世故,更何况是少女。

领队只想在自己离开之前,教会这白纸一张的少女学会什么叫江湖。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