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鲁肃拜访完周瑜,思虑再三,还是去见了诸葛亮和楚旭,将周瑜归来一事悉数相告
“周公瑾……”
诸葛亮轻摇羽扇,转看向楚旭
“安济,你与他曾互通书信,依你看,其人如何?”
楚旭正呈“大”字形躺在地上,烦躁的挥了挥手
“胸有沟壑,才学不浅,心眼子多得很。”
鲁肃与诸葛亮对视一眼,对楚旭道
“先生看起来,似乎不怎么待见我家都督?”
楚旭撇了撇嘴
“你要是我,也不会怎么待见他的。”
鲁肃“呃”了一会儿,诸葛亮见此,一把握住鲁肃的手道
“烦请子敬禀报都督,我们将去拜访他。”
“我们?”
楚旭撑起身子
诸葛亮轻轻一笑
“我们。”
……………………
且说周瑜这边
正中午时,人报鲁肃引诸葛亮、楚旭一齐来见,周瑜出中门迎入
“这位,便是我家都督,周瑜周公瑾。”
鲁肃为三人互作介绍
周瑜微微颔首,上下打量二人
楚旭与诸葛亮也拱手行礼,面露微笑
“而这二位,一位是诸葛孔明,一位是楚安济。”
“哦?”
周瑜扬起眉毛,上下打量楚旭
“楚潜蛟,幸会,幸会。早闻先生大名,今日一面,果然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真无愧青年才俊之名。”
“潜蛟?”
诸葛亮微皱眉头
楚旭扯了扯嘴角,拱手道
“今日拜见周都督,实为吾之幸也。人人皆称江东六郡,皆是有都督坐镇,才使得曹贼不敢进犯,今日一见,观都督举手投足间颇有旧秦之商公气概,旭便知人言皆实也。潜蛟之名,旭实不敢当。还是都督自称之,更有英杰气魄,相信江东在都督的掌管下,必定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周瑜哈哈大笑
“人称楚安济口才可比古之张仪苏秦,果然如此!江东是我主孙仲谋做主,瑜不过小小都督,何来掌管一说?今日二位来见,必定有要事相商,还请入内一叙!”
周瑜说罢,转身入内,脸上阴狠之色乍现
徒留三人站在原地,还未回过神来
鲁肃与诸葛亮接头交耳
“孔明先生,你看他们是……”
鲁肃面露不解,而诸葛亮则若有所思道
“这第一局,看来是安济赢了。”
说着,他贴近楚旭,问道
“安济,那周公瑾,怎么称你为潜蛟?”
楚旭冷笑一声
“他之前不是给我写过信件?在信里,他细数丹阳之事,以此事要挟我投降江东。我自然严词相拒,后来他又写信,斥我为阴险毒辣之潜蛟,我未曾回复,恐怕他已怀恨在心了。”
“原来如此……”
众人跟进去,分宾主而坐
鲁肃先问周瑜道
“今曹操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于将军。将军之意若何?”
周瑜微微一笑
“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
鲁肃愕然
“啊?”
他转看向楚旭、诸葛亮二人
二人皆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无奈下,鲁肃只好劝道
“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都督可曾记得,伯符遗言,外事付托都督。今正欲仗都督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议耶?”
周瑜长叹一声,故作无奈道
“江东六郡,主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
鲁肃焦急道
“以将军之英雄,东吴之险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
说着,鲁肃还不断向楚旭、诸葛亮二人使眼色
而楚旭正抱臂冷笑,诸葛亮则低垂眼帘轻摇羽扇,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周瑜皱起眉头,对楚旭道
“先生何故哂笑?”
诸葛亮闻言,微微睁开眼睛,看楚旭将会如何应答
楚旭鄙视的看向鲁肃
“旭不笑别人,单笑子敬不识时务耳。”
鲁肃“啊?”了一声
“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
楚旭赞赏的看着周瑜
“都督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
周瑜心中一沉,但还是露出满意的表情
“安济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
鲁肃急切的看向诸葛亮
“孔明,你也……?”
诸葛亮面带笑意的点了点头
“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
鲁肃大怒,环顾三人,愤然站了起来,怒斥道
“汝等,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
鲁肃这一怒,着实让楚旭吃惊不少
【这鲁子敬……逼急了老实人可不好……】
他连忙站了起来,安抚鲁肃道
“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周瑜扬起眉毛
“哦?用何二人,可退操兵?”
楚旭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
“周都督,可曾听闻,铜雀深宫锁二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