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诸葛亮满载而归,于船上对鲁肃道
“每船上箭约五六千矣。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明日即将来射曹军,岂不美哉!”
鲁肃啧啧称奇
“先生真神人也!可如何知今日有此大雾?”
诸葛亮笑道
“为将者,上不通天文,下不识地利,前不知奇门,后不晓阴阳,左不看阵图,右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周公瑾教我十日完办,然工匠料物,都不应手,我便知他欲将此怪罪于我,但我命系于天,区区周郎,焉能害我哉!”
鲁肃万分赞叹,拜服不已
船到岸时,周瑜已差五百军在江边等候搬箭
诸葛亮教士卒于船上取之,可得十余万枝箭,都搬入中军帐交纳
鲁肃刚见周瑜,尽将诸葛亮草船借箭之事详谈
周瑜愕然,叹道
“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后人有诗赞曰: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少顷,诸葛亮入寨见周瑜
周瑜迎入,赞道
“先生神算,使人敬服。”
诸葛亮呵呵笑道
“诡谲小计,何足为奇?”
周瑜再邀诸葛亮入帐共饮,道
“昨吾主遣使来催督进军,瑜未有奇计,望先生教我。”
诸葛亮忙作谦逊状
“亮乃碌碌庸才,怎有妙计?”
周瑜颔首道
“某昨观曹操水寨,极是严整有法,非等闲可攻。今思得一计,不知可否,请先生与我一决之。”
诸葛亮打断道
“都督且休言。亮也有一计,不如各自写于手内,看同也不同。”
周瑜大喜,教取笔砚来,先自暗写了,却送与诸葛亮;后者亦暗写了
两人凑近,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
原来周瑜掌中字,乃一“火”字;诸葛亮掌中,亦一“火”字
周瑜笑道
“既我两人所见相同,更无疑矣。幸勿漏泄。”
诸葛亮也笑道
“两家公事,岂有漏泄之理?吾料曹操虽两番经我这条计,然必不为备。更何况安济潜于曹营内,我等里应外合,此战必胜也!”
饮罢分散,诸葛亮暗写一封信,传于刘备,不再赘述
……………………
却说曹操平白折了十五六万箭,心中气闷
荀攸进计道
“江东有周瑜、诸葛亮二人用计,丞相虽得楚旭弃暗投明,然终急切难破
可差人去东吴诈降,为奸细内应,以通消息,方可图也!”
曹操满意道
“此言正合吾意。以汝观之,军中谁可行此计?”
荀攸再道
“蔡瑁被诛,蔡氏宗族,皆在军中。瑁之族弟蔡中、蔡和现为副将。丞相可恩威并施,差往诈降东吴,必不见疑。”
操从其计,当夜密唤二人入帐,嘱咐道
“汝二人可引些军士,去东吴诈降。但有动静,使人密报,事成之后,必有厚赏。休怀二心!”
二人慌忙拜服道
“吾等妻子俱在荆州,安敢怀二心?丞相勿疑!某二人必取周瑜、诸葛亮之首,献于麾下。”
次日,二人带五百军士,驾船数只,顺风望着南岸而来
……………………
且说周瑜正理会进兵之事,忽报江北有船来到江口,称是蔡瑁之弟蔡和、蔡中,特来投降
周瑜唤入,二人立马哭拜道
“吾兄无罪,被操贼所杀。吾二人欲报兄仇,特来投降。望赐收录,愿为前部。”
周瑜大喜道
“汝等弃暗投明,甚好,甚好。即与吕蒙引军为前部。”
二人拜谢,以为周瑜中计,殊不知瑜密唤吕蒙,吩咐道
“此二人不带家小,非真投降,乃曹操使来为奸细者。吾今欲将计就计,教他通报消息。汝可殷勤相待,就里提防。至出兵之日,先要杀他两个祭旗。汝切须小心,不可有误!”
吕蒙领命而去。
而鲁肃不知,见蔡和蔡中二人,忙入见周瑜道
“蔡中、蔡和之降,多应是诈,都督不可收用!”
周瑜皱眉怒斥
“彼因曹操杀其兄,欲报仇而来降,何诈之有!你若如此多疑,安能容天下之士乎!”
鲁肃被骂,只好默然而退,又忙去告诸葛亮,后者则笑而不语
鲁肃好奇道
“孔明何故哂笑?”
诸葛亮笑道
“吾不笑别人,单笑子敬不识公瑾用计耳!”
鲁肃难解,忙问其故
诸葛亮继续道
“大江隔远,细作极难往来。操使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军中事,公瑾将计就计,正要他通报消息,古语有云:兵不厌诈。此正是公瑾之谋也。”
鲁肃方才醒悟,感叹道
“公二人棋逢对手,肃不如也!”
……………………
却说周瑜夜坐帐中,忽见黄盖潜入中军来见周瑜
周瑜扬起眉毛,好奇道
“公覆夜至,必有良谋见教?”
黄盖道
“彼众我寡,不宜久持,都督何不用火攻之?”
周瑜一惊
“谁教公献此计?”
黄盖沉声道
“某出自己意,非他人所教。”
周瑜赞叹不已
“老将军有勇有谋。吾正欲如此,故留蔡中、蔡和诈降之人,以通消息;但恨无一人为我行诈降计耳!”
黄盖拜道
“某愿行此计。”
周瑜担忧道
“老将军有此心甚好,然诈降计,不受些苦,操如何肯信?”
黄盖面色平静
“某受孙氏厚恩,虽肝脑涂地,亦无怨悔。”
周瑜拜而谢之
“君若肯行此苦肉计,则江东之万幸也。”
黄盖则道
“某死亦无怨。”
遂谢而出
周瑜感慨不已
“黄公覆真江东忠将也!”
次日
周瑜鸣鼓大会诸将于帐下,诸葛亮亦在座
周瑜朗声道
“操引百万之众,连络三百余里,非一日可破。今令诸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御敌。”
话音未落,黄盖哼哼唧唧道
“莫说三个月,便支三十个月粮草,也不济事!若是这个月破的,便破;若是这个月破不的,只可依张子布之言,弃甲倒戈,北面而降也!”
周瑜勃然大怒,斥道
“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自那时便有言在先,敢有再言降者必斩。今两军相敌之际,汝敢出此言,坏我军心,不斩汝首,难以服众!”
便喝左右将黄盖推出斩首
黄盖亦怒,骂道
“吾自随破虏将军,纵横东南,已历三世,哪有你周瑜来?”
周瑜怒发冲冠,喝令速斩
吕蒙进前劝道
“公覆乃我江东老臣,望都督宽恕之。”
周瑜不肯饶,道
“汝何敢多言,乱吾法度!”
便叱左右将吕蒙乱棒打出
众官皆跪告道
“黄盖罪固当诛,但于军不利。望都督宽恕,权且记罪。破曹之后,斩亦未迟。”
眼见周瑜余怒未息,众官苦苦告求
良久,周瑜颔首道
“若不看众官面皮,决须斩首!今且免死!”
又命左右
“将其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
众官又欲劝说
周瑜怒不可遏,推翻案桌,咆哮道
“今帐中莫不成是他黄家之天下耶!”
便教行刑,将黄盖剥了衣服,拖翻在地,打了五十脊杖
众官再苦苦求免
周瑜冷哼一声,手指黄盖道
“汝敢小觑我耶!且记下五十棍!再有怠慢,二罪俱罚!”
黄盖告退,恨声不绝
而观诸葛亮,强压笑意,分明是看了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