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坂坡之战前,曹操命人前去襄阳抓取诸葛亮、楚旭家眷】
……………………
却说襄阳郊外,卧龙庄内
诸葛均正在后院中耕地,忽听得大门叩响,门外有人叫道
“小先生!小先生!不好啦!”
诸葛均疑惑的歪了歪头,丢下锄头,拍拍手快步赶到门口
就看大门半开,书童把头凑出去不知和谁说着什么
“忠儿,怎么了?是谁在叫嚷啊?”
诸葛均说着,打开大门,顿时被眼前景象惊到了
只见数人围在门前,每人身上、脸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淤青和伤痕,其中女子、小孩更是红了眼眶,眼中含泪
书童李忠赶忙对诸葛均说道
“先生,咱们……”
他方才开口,为首那人见到诸葛均,直接拜倒在地道
“小先生,我等正劳作时,被人抓住,拷打逼问孔明先生的家人和住处,恐怕来者不善,小先生你快跑吧,他们很快就要来了!”
诸葛均连忙将其扶起道
“快快请起,多谢乡亲们提醒。你们知道那些人是什么来头吗?”
那人摇摇头道
“不知道。不过小先生放心,我们深受您和孔明先生的教化之恩,定会护您周全!”
诸葛均笑了笑
“不必,你们若是真想为我做些什么,那就赶快回家继续干活吧,万万不要因为我而耽误了劳作。”
那人担忧道
“可是……小先生你……”
诸葛均面色平静,口中吟道
“人各有命,富贵在天。夫有道者,化绝境为逆境,逆境化生境,生境化顺境 ; 夫无道者,化顺境为生境,生境化逆境,逆境化绝境。夫有德者,拾金银于野道,遇贵人于险中 ; 夫无德者,遇奸贼于闹市,中流矢于家中。修道德者,自可遇水则辟,化险为夷。”
说罢,他露出微笑
“我觉得我的『道德』修的还不错,所以不会出事的。放心吧。”
“这……”
那人迟疑片刻,最后重重点下了头,又跪了下去
“我等受先生恩义良久,无以为报!唯一能做的,就只有为先生拖延敌人的脚步了!先生,保重!”
话音落下,众人齐齐下跪,叩首三次,随后不顾诸葛均劝阻离去
诸葛均看着他们的身影,不禁有些动容
“罢了,让他们去吧。”
他嘀咕着,转头看向李忠
“忠儿,你先收拾好行李,我们准备走了。”
李忠眨巴眨巴眼睛,疑惑道
“先生,我们去哪?”
诸葛均沉思片刻,笑道
“去找皇叔他们吧。”
说罢,诸葛均走出院门,一路小跑,至楚旭屋前
却见四周杂草丛生,唯有门前小院中干干净净,楚旭走之前种植的作物仍长势喜人,似乎不日就要成熟
难道这都是所谓“天道”的功劳吗?
自然不是
这都要归功于诸葛均,若不是他在闲暇时顺手帮忙照料,恐怕这一小片田早就荒废了
诸葛均无比自然的推门而入,仿佛这件屋子本就是他的一般
他环视屋内,将有价值的物品都带走
扇子,竹简,以及楚旭闲暇时随手写下的诗集,通通都被他揣进了怀里
“咦?这是……”
忽然,他瞥见了一本小册子
好奇之下,诸葛均将其翻开查看
…………
“原来安济先生有通晓未来的本领……我曾听闻,世间有得道隐仙,将于乱世中救百姓于水火,挽汉室于危亡,莫非……”
诸葛均喃喃自语,更坚定了去追随刘备的决心
“我的道行还是太浅,得跟在安济先生身边学习才行……”
临行前,诸葛均颔首片刻,脸上流露出微笑
他轻车熟路的走到屋后的地窖内,从中取出一小坛酒,竟也塞进了怀里
然而以外人看来,根本看不出诸葛均的身形比起先前有什么异样
做完这一切,诸葛均再次一路小跑回到家中
书童李忠也已备好马匹,收拾好细软,整装待发
“先生,我们走吧!”
诸葛均点点头,在李忠的帮助下翻身上马
反观后者行动迅速,他虽和诸葛均年纪相仿,但却灵活的像只猴子一般,转眼间便坐到了马背上
正在这时,只听得隐隐约约的叫喊声
“休想前进一步!啊!”
诸葛均浑身一怔,面相喊声传来的方向,郑重的行了一礼
“乡亲们……这份恩情,我记下了!”
李忠催促道
“先生,我们要去哪?”
诸葛均闭起眼睛思考,袖占一课,不一会儿,他便睁开眼坚定道
“一路往东南,定见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