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战争的发源地,无疑在莱茵尼亚帝国。但帝国为何要发动战争、又是为何将战争扩大至全世界的原因,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首先,要想了解那场大战,肯定就要先从发起国,莱茵尼亚说起。
莱茵尼亚地处大陆中央。被强国包围,西边是法兰索瓦,东为罗西亚。而莱茵却地无险要之处,又位于大陆的交通要地,因此经常被战火牵连。这导致了莱茵及其重视自身国家安全和强烈的崇尚武力。
但,对比其他列强,莱茵一直都只是个二流国家。莱茵真正崛起的时间在工业革命时期。
在工业革命期间,原油以及内燃机的使用,使得世界列强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莱茵作为内燃机的发明国,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国力以恐怖的速度增长,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
然而,国力增长的同时,引来了法兰索瓦和维恩联合王国的不安。
因为莱茵作为后起之秀,必然会与这两个老牌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十分提防着莱茵。
而莱茵高层也一直不满于莱茵当今地位,并且在当今世界中,全球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为争夺原料地和倾销市场,莱茵也需要更多的土地。同时他们认为,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莱茵会发生战争。于是将周边国家都作为了自己的假想敌,积极准备军事计划、进行军武研究、扩大军队。
但是,战争还没有开始,一场各国没有预料到的经济大萧条在一九一一年爆发。
由于自由主义的盛行,各国对企业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于是企业为了利润率最大化,不断扩大生产,而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和需求却在相对缩小。
于是导致了生产过剩,商品严重滞销;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货币迅速贬值。
在莱茵,在大萧条的打击下,原本被工业化掩盖的社会问题逐渐显现,阶级矛盾日益严重。最终爆发了革命。
然而新成立的莱茵共和国也无法摆脱经济大萧条的影响。
之后,弗里德里希和莱茵工人党出现了。
起初弗里德里希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而莱茵工人党也只是一个小党派。但经济大萧条给了他们一个舞台。弗里德里希大力鼓吹战争、兽人至上,抨击无能的共和国政府。他承诺会为莱茵人民带来面包、工作和希望。同时,他还为莱茵人树立了一个普遍的仇恨对象——普通人种。
在恶性膨胀的经济环境中,垄断资产阶级不仅毫发无损,还蓄意囤积货物、抬高物价。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普人。
于是人们遗忘了挨饿受冻的人群中也有普人。他们狂热的支持弗里德里希,迫害普人。
这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普人是一个人人都能欺压的对象,所以人们也愿意相信普人就是造成贫困的罪魁祸首。并且在当时种族主义、民族利己主义泛滥的环境下,也更有利于人们接受。
于是莱茵工人党的支持率迅速提高,成为莱茵第一大党。在通过传播仇恨、制造舆论、打击政敌等措施,最后,弗里德里希成功掌权。
上台后的弗里德里希大力发展军工,继承了大萧条前的帝国军队。接着,弗里德里希延续了前帝国的战略计划。
首先击败东边较弱的罗西亚沙皇国,占领大陆东部的平原地区,获取足够的粮食等重要物资。然后再集中力量进攻法兰索瓦和联合王国——
但这已经是上世纪末的计划。罗西亚沙皇国在一九一一年爆发了革命,成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罗西亚社会.主义联盟。原先的沙皇国解体,变成了罗联、索米、波海三国以及与莱茵相邻、后来被莱茵与罗西亚瓜分的克鲁泽——这是题外话了。
法兰与王国在面对莱茵的战争威胁,选择了退让。因为经济萧条,两国的实力有所下降,他们主要注意力在解决本国的内部矛盾上。对两国来说,预防本国爆发革命,要比小国的命运重要多了。再加上资本.主义国家对无产阶级国家的敌视,他们也希望祸水东引,让莱茵与罗西亚接壤。于是默许了莱茵的入侵克鲁泽的行径。
而弗里德里希利用了这一点,迷惑两国的视线。最后突袭了法兰索瓦。大战全面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许多人认为大战的起点是莱茵入侵克鲁泽。但其实不然——真正的起点是莱茵和罗西亚进行干涉的伊比利亚内战。
这是一场试探。这次内战暴露出了法兰和维恩的绥靖政策,坚定了弗里德里希发动战争的决心。同时,莱茵与罗西亚对伊比利亚政权的争夺,也说明了两国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两国之间必然会爆发冲突——即使在瓜分克鲁泽后,两国签订互不侵犯协议。但其实不过是两国进行的势力划分。
——取自《世界通史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