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之塔与十字街头

作者:布鲁君 更新时间:2024/5/15 13:34:43 字数:1464

象牙之塔与十字街头这两个名词,我第一次知道,是在厨川白村先生的文艺论文集《走出象牙之塔》。厨川先生以为,在象牙之塔,也就是每日身处书斋里的文人学者,应该关心穷苦大众,应该从自己的小天地走出,走向十字街头,与穷苦大众同呼吸同甘苦。

记得是周作人先生吧,他写过一篇文章,大意说,久居象牙之塔的文人学者,忽然间要他们到十字街头去,也只是让他们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最后被时代浪潮卷去,淹没在街头尘土当中。

当年台湾文坛论战,李敖先生有感琼瑶女士在文坛地位之高、声名之大,认为她可以做更多积极的事,于是批评琼瑶的创作无非是花草月亮和胆怯的爱情,单调无聊得很,她应该知道花草月亮之外,更有煤矿中的苦工、冤狱里的死囚、整年没有床睡的三轮车夫、和整年睡在床上的要动手术才能接客的小雏妓。琼瑶很委屈,就说,那些事,我听都没听过啊,哪里知道,在我的世界里,还有那些事的存在。

我以为琼瑶女士对了,而李敖先生倒算是错了。琼瑶的世界里只有花草月亮和淡淡的哀愁,什么民间疾苦,一概不知,她只是这种人而已,硬让她去写苦工、死囚、车夫、和小雏妓,即使能写成,也不过是流于形式的空洞之作罢了。

日本人曾经提出,想要把侵略中国改为进出中国。当时很有些学者赞同,比如台湾著名逻辑学家刘福增先生。刘先生很赞同的说:“把“侵略”中国改为“进出”中国,冷静而严格的说,我们不能因此而说他们窜改历史,因为他们这样改以后虽然不再明白承认侵略,但也没有否认侵略,我们可把“进出”这个不带价值判断的字眼解释为侵略。而如果历史事实真的显示是侵略的话,我们这种解释是对的。”

又说,许多人不懂日文,不知道日文中的进出,实在和中文的进出不是一个意思,日文进出实在是进军的意思。

其实如果真是完全一种意思,日本人又何必大费周章去改一个名词呢?既然想要表示侵略的意思,那就原封不动,不是最好吗?无论怎么看,侵略这个名词,都已经非常完整的表达了意思,无缘无故要换成“进出”这种淡化了许多色彩的“中性名词”,能不说是一种窜改历史吗?

只怕将来还要把**也改为进出,进出中国女人,意思是对中国女人“进军”,不可不说表达了同一种意思,而且更加“冷静而严格”,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字眼”,更好了。

据我所知,刘先生也并非有什么立场问题或收了别人的钱,只是一时头脑不清罢了。可见久居象牙之塔的文人学者,实在该好好想想琼瑶女士的身教,自知十字街头的事,不是冬烘学究弄得来的。做学问做到以逻辑学和方法学为日本人保驾护航,还自以为“冷静而严格”,如此读书,如此学术,真可谓死路一条。

我只奇怪,十字街头里的伧夫愚妇,是绝做不出如此奇论奇文的,而身受高等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教授学者,倒优为之。钱钟书先生说:“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可见也有几分道理。

假如有刘先生这种病症但有自知之明而不能改的,我倒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从此好好缩在象牙塔里,专心捣鼓自己的形式逻辑、高头讲章,在一方天地中天马行空、皓首穷经、兢兢业业,老死书帷中,百年之后,没准启迪哪个后生,出现一个大思想家,引领时代潮流,那可真是功德无量了。

不过这只适用有学问的文人学者。很有一些人,实在该好好想想先圣“述而不作”的遗教,或者简直述都不要述,不然我们天天看见什么乱七八糟的奇谈,天天只见哪个人坐在高级场所里,翘着二郎腿,俨然指点江山的气派,又听见讲什么“出租屋”“长袍”“努力”“垮掉”之类的,也许还很有些人又用什么“冷静而严格”的学术态度和名词,把这些不知所云的东西武装起来,我们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就“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了。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