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民爱看的东西?

作者:布鲁君 更新时间:2024/9/1 22:31:16 字数:1590

今天偶然看到一个谈胡风案的视频,大意就是说胡风案并非冤案,乃是胡风咎由自取。就像正当化大清洗的理论一样,就是说被清洗的人都是大坏蛋。且不管真的假的,无论如何,这种理论都无法说明为什么原本老一代战友除了那几个人,一下全成了卖国贼、外国间谍。

帝国主义者许多是很爱国的。难道他们是要证明GC主义盛产外国间谍吗?反倒不如帝国主义者吗?

其实稍微翻看胡风全集书信卷就知道,视频中所列举的罪状,根本是当年断章取义而成的。

视频有关胡风个人历史的部分完全是沿用当年的错误论调,简直不值一提。所以最引起我注意的倒是视频开头批判胡风文艺理论的部分。

视频里讲,胡风抗拒那篇著名的1942座谈会讲话,并且提出了主观战斗精神,大意是作家平常生活本在与人民群众接触,何必再刻意去深入人民?作家只要深刻认识自己现在的生活并忠于艺术就好。

视频将这段话解读为活在自己的书斋里,偶尔去真实世界与人民群众见见面。

因为视频引用胡风的话就不完整,我也无意讨论胡风的文艺理论,所以跳到视频反对胡风文艺理论的理由。

视频先是引用茅盾等人反对的理由,又说,当时按照胡风理论写出来的作品,工人那是完全的看不懂。

我敢说,如果看不懂胡风和路翎的书,那么也看不懂茅盾和郭沫若他们的书。我们一点看不出来胡风的文字比起茅盾郭沫若他们来,哪里更难懂。郭沫若写的学术论著,很多历史系专业的学生都没看完的,那工人大众更不用说了。写的戏剧都是历史剧,还有古诗古文的部分,普罗大众难道就能一下就懂?

这时作家当然要尽力使文字易懂,不用偏僻字词,可是根本问题还是大家教育程度不足,文化水平不足,这时最该做的是教育是扫盲,而不是让作家完全迁就大众的水平不足。

视频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按照胡风的理论,无法写出人民爱看的东西。

那么人民爱看的东西是什么东西?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人民并非一个抽象的一元的整体,而是由所有个人组成的多元的全体。个人与个人之间,自然有兴趣喜好的不同,有文化程度的高下,有人生经历的不一,所以每个人爱看的东西,当然有所不同。只有见识尚浅的学生、不通物情的书生和别有用心的政客或商人,才会分不清个体与全体。

明白人民并非一个一元化的整体以后,我们现在就知道人民爱看的东西其实是无所不指又自相矛盾的一句空话。有的人喜欢看街头打架,可是有的人就不喜欢看。A爱看的,B不一定爱看,B爱看的,C不一定爱看。你能说哪个人因为爱看什么不爱看什么,他就不是人民群众吗?

“人民爱看的东西”中的人民,其实只在说这句话的人自己的脑海中存在。

不过我们平常使用人民这个词,其实一般是大多数的意思,我们就顺着这个意思继续讨论。可是如果大多数的趣味品味不佳,可以使他们趣味提高的人,可以锻造人格的人,正是作家,正是文学家。作家不能一味迎合大众,不能削足适履,否则作家和最庸俗的商人的区别是什么?我不否认商业作家,可是商业作家也该有自己的原则和追求,其实商业性并不与文学性冲突。

无产阶级文学,是个危险的主张。从历史来看,往往造成的是传统保守的文艺,没有什么新生,只是一片死气。

最后,我想用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在改善我们国家机关的问题上,我认为工农检查院不应当追求数量和急于求成。直到现在,我们还很少考虑和关心我们国家机关的质量,所以,理所当然应该关心特别认真地提高它的质量,把具有真正现代素质的人才,即同西欧优秀人才相比并不逊色的人才集中到工农检查院里来。当然,对社会主义共和国说来,这个要求是太低了。但是在头五年里,我们脑子里充满了不相信和怀疑。例如,对那些过多地、过于轻率地侈谈什么“无产阶级”文化的人,我们就不禁要抱这种态度,因为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能够有真正的资产阶级文化就够了,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能够抛掉资产阶级制度以前的糟糕之极的文化,即官僚或农奴制等等的文化也就不错了。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我们许多年轻的著作家和**员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