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命德军进攻捷克斯洛伐克。
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大“铀储备”国家。他们派出专机和护航战斗机将从这里挖掘的矿石送回德国;
德国届时拥有世界最大铀储备的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挪威重水处理厂。
元首离自己的核武器仿佛只争朝夕,但命运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正面战场的决策失误姑且不谈,只看科研层面:
1940年,盟军情报组织在捷克发现了德国采集铀矿和铀加工厂;
1942年,盟军又在挪威发现了德国的重水加工厂;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卷入了太平洋战争、核能研究终于被罗斯福赋予优先权,曼哈顿计划应运而生。
不过此时的盟军已经在原子弹研制的路上,落后了德国整整三年!1937年2月,纳粹就已经开始了“铀计划”。
盟军当时发现德国资本在针对铀235的离心浓缩技术和生产设备上,至少与曼哈顿项目的技术相当。
甚至很可能更加优越!技术上的差距使得盟军不得不想办法拖延时间。
盟军在后续相继攻击轰炸了德国的挪威重水处理厂以及若干核研究设施。
奥本海默好不容易顶住全美纳税人的口诛笔伐与政客的傲慢偏见,在拿下曼哈顿计划后却惊奇地发现,自己竟要与大名鼎鼎的海森堡为敌!
要知道在奥本海默年轻的时候,他就听闻过海森堡发表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注: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即一个粒子不能同时拥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
沃尔森海森堡,1901年出生,拥有元首眼中最纯正的日耳曼血统。
年仅24岁的他便发表了关于量子力学的第一篇论文著作,创立了矩阵力学。
1932年,31岁的海森堡便凭借发现“不确定性原理”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言以蔽之,海森堡就像被上帝眷顾的天才。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元首为何如此极端的信奉坚信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海森堡便是他最铿锵有力的佐证之一!
虽然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逼走了近一半的犹太科学精英。仅在纳粹上台的第一年就有2600名德国科学家背井离乡。
其中更是包含了多位诺奖得主,如爱因斯坦、薛定谔、费米、玻恩、泡利、玻尔、德拜等世界顶级科学家。
但即便如此,德国依然是当时世界上人才储备最雄厚的国家。
1901年到1932年间。德国获诺贝尔奖的就有33人,英国18人,美国6人,可以说是断档领先。
上帝的玩笑也在此刻降临。
海森堡在自己的公式中没有把中子扩散率计算在内。导致计算出原子弹所需的铀235的质量偏离了好几个数量级;
原本只需要十几公斤的铀235,他竟算成了需要好几吨的铀235!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原子弹计划总负责人,海森堡亲手终结了纳粹拥有原子弹的可能性。
得知这个结果的希特勒可以说是大失所望。
因为在战况吃紧的二战,整个德国的研究都热衷于较为“速效”的武器。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那么这个计划将会被无限期搁置叫停。
也是因此希特勒当即下令,对原子弹不必花太多心思,可以转向建造提供核能的大型原子反应堆。
而核反应堆本就是海森堡最初提交报告的两个发展方向之一。
也是在这一时期,马克西米带着自己最前沿的机动铁驭载具方案再次面见了元首。
不久前,德国驻上合的科研人员在近海领域发现了名为“布莱尼茨”的超高级记忆金属。
当时的上合民国根本不具备与之对应的开发条件,而轴心国同盟的日本紧随其后,他们也发现了布莱尼茨金属。
攻入苏联的德军受制于苏联领土的庞大战略纵深,再加之本国的石油储备总量,机动部队无法得到有效推进。
巴巴罗萨计划复刻失败,再加之天气因素使德军很快陷入强弩之末。
彼时德国向轴心国同盟日本发起求援,期冀日本出兵两面夹击苏联,使其陷入腹背受敌。
可日本在二战时期选择了狂妄的三线作战,无法抽调出足够的资源与兵力;
日军远东方面军先是在苏蒙边境挑起诺门坎战役,在遭遇苏联人的钢铁洪流后被碾压;
同时亚太地区又深陷中日战场泥沼,在进退为艰的时刻强行开辟东南亚战场,剑指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
在收到德国求援后,他们只是象征性地举行了一次边境演戏便偃旗作罢。
战事后期,日本岛国由于矿石与生活资源的匮乏。
尤其是推动战争机器运转的石油已经见底,布莱尼茨金属的超高难度开发工作本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并且这种金属还未曾得到有效的军用用途,即便他们当时发现了这种特殊金属,也有心无力。
也是在这一时期,日本境内开始征召10岁多的娃娃兵,并且实行全国配给制,每人每天只有3两米。
为了获得石油,海军方面不惜发动珍珠港事件,激怒了美国并开启太平洋战线。
日本天皇更是一度号召国民展开丧心病狂的“一亿玉碎”计划。
马克西米连在第二次提交的机动铁驭方案中以虎式坦克作为篮本。
将车上炮管部分舍弃替换为人形金属装甲,兼具720度打击的同时还开发了可手持的大型步枪。
这类步枪的子弹口径是一般弹药的几十倍,每一发都相当于一枚小型炮弹。
由于虎式坦克最厚端近30mm的装甲层过于沉重,再加之发动机推重比本就偏低,战场上故障率与战损率极高。
在马克西米连最初的设想方案中:
“先是将掺有布莱尼茨金属的复合金材料覆盖至虎式涂层,将车身装甲厚度削减至原本的三分之一;
极大程度减轻机体负担的同时,使机身装甲结构变得更坚固。
并且马克西米连还发现,布莱尼茨金属除了极其坚固,韧性极高的同时,还具备“热缩”效应。
当温度达到至少5000摄氏度以上时,分子间距会变得更加紧密,金属变薄变小,但硬度系数不降反升;
材料强度提升至原本的数百乃至上千倍,降温时又会恢复正常尺寸,且这一过程不会损失任何质量!
就是这么巧,同一时期的沃纳·冯·布劳恩递交了一份关于液态燃料火箭作为长程有效攻击武器的可能性报告。
布劳恩向元首说明:“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制导目标,导弹头部可携带普通装药,化学、生物战剂等。”
最打动元首的一点在于,这种导弹可以直接从欧洲大陆准确打击到隔海相望的英国本土。
马克西米连这几年依然没有试图提升自己的语言技巧。在善于演讲的最高元首面前结结巴巴,磕磕绊绊,再一次出尽了丑。
于是乎,元首又选择了布劳恩团队的液态燃料火箭方案,也就是后来洲际导弹的始祖,大名鼎鼎的V2导弹!
由于当时条件有限,马克西米连未能发现布莱尼茨“热缩”特性外的另一特性“电镀”。
当布莱尼茨金属受到至少1000KV特高压时,电镀效应会极大程度的促进原子核结构内的中子和质子相变。
中子由一个带2/3e正电荷的上夸克和两个带1/3e负电荷的下夸克组成,两种夸克的电荷相互抵消,所以中子不显电性;
自由中子的质量为1.6749×10-24g,是电子质量的1838.68倍,中子和质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10-15米数量级。
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可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为质子;
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半衰期为(10.61±0.16)分,中子自旋为1/2,中子的磁矩为-1.91304275单位核磁子。
在电镀效应下的布莱尼茨金属,这一时期将会生成标准模型预言中的电偶极矩。
这一阶段的布莱尼茨金属会自发在表面形成相位场,反射370-850区间纳米波长的电磁波。
而人眼只能接收400-700波长的可见光,进而达到针对人类的光学隐身目的!
并且由于布莱尼茨内部的质子稳定性极高,甚至可能压根不会儿衰变。只要结构强度合理,仅看硬度甚至能够硬抗核弹!
假若进行“热缩”效应,布莱尼茨金属表面会获得强大的阻尼反振能力。假设在能源足够的情况下,一直维持在高热活跃态的布莱尼茨金属可以偏转或直接免疫一切动能武器!
而在高压电流下激发的电偶极矩所产生的光学隐身技术被称作“超幻技术”;通过电热能调整分子间距以做到偏转动能武器的结构被称作“相转移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