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最痛心的,无异于什么都想要,但又没那个能力。
有一句话叫雷打真孝子,财发狠心人。
对于这样的普通家庭,一场天灾,一场人祸,一场疾病,都可能搞垮这个家庭。
所谓的孝,绝对不光是嘴上说说,得拿出实际行动,得拿出真金白银。
“钱不是万能的”这句话,本身就不是一个对错题,对于这样的普通家庭,如果真有钱,一切苦恼根本不会发生。
所以,我们依旧还是太乐观了,我们只知道那位母亲有生机的可能,却不知那可能在哪里,何时到来,要经历怎样的苦难才能换取它。
我们在不断安慰着自己,一定会好起来,一切都还有希望,咬咬牙就过去了,但现实不一定会一直让你饱含希望下去,也不一定会在绝境中给你一片绿洲。
美好的未知的对立面,是残酷的未知。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死亡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一种留给在世亲人的一种新的希望……
患难与共,也需要物质条件啊,同舟共济,也需要这座“舟”本身承受能力足够啊。
对于那位母亲,我已经无法判别她最后是什么想法了,究竟是选择继续与困难斗争,还是提前了结自己的生命,我无法猜想。
我倒是挺希望她还是能够自私一点,起码不让她的后人感到过度的愧疚,也能给这件事情落下一个好的帷幕。
唯一的缺点就是她可能要在死后也背负一个骂名。
当然,要说最该落下骂名的该是我。
我至今也不明白她那时抓着我的手,是想做什么,是有什么话想说吗?还是说其实是别有用意。
我已经无从得知,不过……
也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往前看。
在那位母亲死后,陈小艳的家里确实冷静过一阵,但随后,陈小艳与弟弟陈东升,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后妈。
后妈对她们姐弟俩极好,她是一个称职的母亲,至少是一个温柔贤惠的母亲,她确实给了她们姐弟俩一份属于她们俩的母爱,给她们姐弟俩残缺童年的伤痕上缝缝补补,好似枯木逢春一般。
她不同于她们的前妈,给了她们姐弟俩未曾拥有的母性温柔。
这,不也是抚平遗憾的一种方式吗?
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你相信光吗?”
“不相信。”
“为什么?”
“因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所有。”
我有时候当然也在想,我那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并不否认自己确实不太喜欢那位母亲,因为我的行动已经告诉了我,我希望她死。
是的,我做了一个很残忍的选择。
我不会去否认自己,更不会为此而狡辩。
我无法判断眼前所选的是否为最佳选项,是否真的存在那一丝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希望。
按理说这件事本身也轮不到我来决定,但倘若真的有那么一天轮到我来选择这个“电车难题”,我必须做出选择,不能逃避,更不能推脱。
因此,我必须承担那一份责任,还要见证我所选择的结果怎样。
以前,我确实在懊悔,我确实在害怕,我害怕自己的无能,害怕自己的多管闲事,更害怕自己的决定给他人带来麻烦。
我那时,选择了逃避,选择了遗忘。
我当然会怪自己当时怎么没勇敢一点、反应迅速一点,我早一点叫医生,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然而,面对这样的家庭,我感到一丝不安,无法预测的病情,濒临破碎的家庭,还有那昂贵的天价医药费。
这个家庭,又能坚持多久呢?
自陈小艳的亲生母亲去世后,我与她便断绝了联系。
或许她恨着我,再也不想见到我,我也很内疚,很心虚,我选择了遗忘,在大学里忘记了这件事,成为了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家伙。
时到今日,我仍然不能理解那位母亲靠着窗前,看着窗外景色时,所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她那时候又在想什么。
我不知道,而现在,也不必再知道了。
对众人来说,要么是心疼那钱花的冤枉,要么是想用那些钱好好的去潇洒一番,可结果是什么,再也没人知道了。
我收回了视线,从一阵阵的思绪中苏醒,我拿起一块巧克力吃着,一开始吃着还好,现在吃多了,微有些苦涩了。
我叹息着,走出了家里。
山上,这里一片嫩绿,除极少数稻田里有农作物外,其他的都是自然而然。
这几年大批农民退耕还林,原本开垦的农山,现在是真的变成了青山。
山坡上曾经的羊肠小道,现在已被路旁的杂草所淹没。
“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反过来也是一样,世上的路没人走了,也便没了路。
我往山上走了许久,越往上越难走,这里似乎已经彻底被人所遗忘。
后来,我在一处毫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一座坟,经过了这么久,她已经彻底与黄土融为一体,已经看不出来她是一座坟了。
我来到这里,周围一切都挺陌生的,但这座坟前依然摆放着一个燃放过的礼炮,坟头前也插着三根燃完的香。
我看着眼前的这座坟,心里五味杂陈,我双手合十,内心空灵,我无所欲,也无所求,只是默默将那根发簪插在“她”的头上,然后缓缓走下山去。
嗯……这次回家的故事就到达这里了,在老家也闲着没事,爷爷那个老头也会经常在家,所以我还是得回店里了。
我告别了老家,告别了农村,我踏上了去往县里的路上。
我来到了镇上,这里已经新开了很多店,有奶茶店,还有快餐店,这些我在镇上读书那会儿都没有。
我经过了镇上的小学,这里已经不见当年模样,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操场也是修得很气派,甚至学校已经有门禁了。
我看着这一切也是不免感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虽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但童年的记忆却是越来越迷糊了,我已经记不清它当初是何模样。
我看着眼前的这所学校,内心很是触动,我曾经在这里,也有不少故事呢。
我走在这座小学边缘的路上,身边是两个超大的垃圾箱,这是学校扔垃圾的地方。
这里,我好像又隐约见到了一个老人,她佝偻着背,在垃圾箱里翻找着什么。
没多时,她翻出一小块猪肉,然后小心翼翼的用地上一片稍干净的纸巾擦了擦 ,然后放在一个装包子的塑料袋里。
每每这时,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欣喜的笑容,仿佛如获珍宝一般。
最后画面如云烟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淡然,看着眼前这些崭新的垃圾箱,原来已经是那么久的事情了,不知道那位老人现在怎样。
我离开了这所小学的边缘,沿着车路一路走,来到了镇上的初中。
它位于我必经之路的一侧,它的大门依旧如初,但门口也是变得高级了,放了一块很大的屏幕在上面,而且也添加了门禁。
想当初我还是用一张白纸当“出入证”的,现在这所学院也是高级了,高级的令我感到陌生。
我依然记得我毕业那时,那位校长在台上对我们高呼:“请记住!XX镇初级中学是你们永远的家,以后你们想家了,欢迎随时回来看看,XX中学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结果你搞个门禁,我们就是有想来看看的心,但你这也不给我们方便的机会啊。
不过现在这学院也是越来越好了,虽说初三的还是开学那么早。
现在才八月初,但他们初三是提前开学的,理由嘛懂得都懂。
这不,现在是中午十二点,大批的初三学子从校门口涌出,这些是走读和租房的,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是幸运的。
我放眼望去,一眼就相中了视线右上角的一座小型建筑,这么多年了,它还是这个模样,当真是令人感动。
我在这里上学的时候,有三大讨厌:高压的补课,眼花缭乱的作业,还有那令人无力吐槽的食堂。
这么些年了,你学校就不能上点心吗?
我光是看着那座建筑我就知道里面的饭菜是啥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