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我方要求吧。”君怜冬用自己修长纤细的两根手指夹起一颗葡萄,在手中细细把玩。
“最基础的贸易之路需要打开,我想这是我们双方的需求,我方需要大米、蔬菜、矿石、煤炭、精钢……”
“精钢、矿石、煤炭我们自己也缺。”司马琳摇了摇头“恕我不能答应,倒是大米蔬菜水果等产品我们完全可以供给很多,并且能够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
君怜冬皱了皱眉,然后展颜笑了起来。
“好算计……”
“不仅如此,我方还可以提供丝帛、糖、盐、油……据我所知,这些也是贵国所缺少的,我想贵国应该是不会拒绝。”
君怜冬将葡萄皮剥开,放入口中,然后又夹起一颗新的玩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她似乎对葡萄这玩意情有独钟。
“你说的很对,这些都是我们所缺少的……但是贸易得逐步开放,不然太多的商品,我们吃不下。”
司马琳笑了起来:
“早听闻贵国有把大量银子花在军备上的习惯,如今看来倒不像是传言了,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啊,贵国要是担心吃不下的话……”
司马琳压低声音:
“据说,据说啊,齐君。”
“北魏那边好像新发现了一个大银矿,现在他们的银两应该十分充裕。”
君怜冬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想我出兵消耗北魏北夏?晋君好想法!不过嘛,也不是不行。”她猩红的眼睛对准司马琳,手上似乎不自觉的用力,把葡萄一下子夹爆了。
“当然晋君也得付出一些代价。”
司马琳摇了摇头:
“齐君,你不是要我付出代价来请你出兵,你是不得不出兵,如我所说,南齐虎狼之师横扫中原,如今却是越来越横扫不动了吧?一旦南齐失去战争优势会面临什么,我想你我都知道,我方的商品并不是大量囤积急需出手,但是我想南齐还是迫切需要有个稳定的合作伙伴的。”
“南齐、大晋并不接壤,南齐也不靠近海洋,如果我二国要稳定交易,就需要一条稳定的商路。”
司马琳直视君怜冬猩红的眼睛。
“所以你必须出兵,打开这么一条稳定的商路,这是国与国的合作,不再是找几条小路就可以进行的走私了,齐君,为了自己的国家,你也需要出兵。”
“北魏有四座边境城池,伊楠、唐口、亚川、希南,这四座城池与我国水路相接,齐君何不攻打这四座城池来打开稳定的商路?”
君怜冬靠在椅子后面,轻轻的笑了笑:
“说到底还是希望我出兵进攻北魏。”
司马琳耸了耸肩:“我想这对贵国有利,虽然齐君你之前打开了如今这个缺口,但是你我都知道如今这个缺口只是暂时的,一旦北魏北夏稳定下来,这个缺口就不复存在了,我二国之后若不借境,连对话都做不到。”
“齐君可要好好思考,我方预估北夏北魏大概还需要一到两个月就可以补上这个缺口。”
接下来就是长久的扯皮。
司马琳反复强调我们不止你一个贸易伙伴,需要贸易的只有你,而君怜冬也表示贸易是双方的事,南齐可以出兵,但是晋总得出点什么,钱、粮草、兵甲……君怜冬什么都要。
双方达成的共识很多。
但是僵持的点就在于南齐的出兵。
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狼子野心,南齐想要北晋成为它的后勤部,直至南齐将北魏北夏吃掉,顺手就会把北晋也吃掉。
北晋想要南齐出兵北魏北夏,北魏北夏战争所消耗的由晋来贸易,甚至它还想打通商路后齐也由晋来贸易,三国僵持不下,晋狠狠发战争财,而南齐会在战争的过程中被逐步损耗,北魏北夏也是,最后北魏北夏南齐都被消耗完毕,而晋无比强盛,就该大军南下了。
所以晋想要齐自己出兵去,而齐想要晋为这场战争提供很多很多的支持,晋当然知道自己不可能什么都不付出就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齐也知道晋不可能付出那么多,两国在扯皮中寻找着自己的平衡点。
毕竟双方都知道这条商路的重要性。
齐需要资源,北魏北夏和南边诸国自然不可能给,他们巴不得南齐赶紧死,一直以来都拒绝和南齐通商,而晋并不是真的就完全无视掉齐也没问题,多一个能吃下很多商品的贸易对象对晋来说好处也相当大。
双方都在与虎谋皮,战战兢兢。
。。。。。。
天色渐晚。
司马琳走出金銮殿,伸展她僵硬的身体。
太累了,到后面她已经头晕了起来,她看君怜冬思路还无比清晰,于是她果断要求结束,免得在自己头晕的时候被君怜冬算计了。
不过大晋对于南齐的大部分战略需求都已经达到,就是僵持在出兵这件事上。
“晋君。”君怜冬又追了上来。
她看了看皇宫之外,然后对司马琳眨了眨眼睛。
“我想今天我们还要同行一段。”
司马琳愣了一下,然后秒懂,这一次是表现出两国国君的亲昵,做给大晋百姓、南齐官员,还有他国的探子看的,相当于是一次作秀,再怎么说两国未来必成合作伙伴,这种作秀还是需要的。
“但今天我不坐你的马了。”司马琳摇了摇头。
“我有自己的马,我也不是不会骑马,反而要劳烦齐君,今天请配合我的速度。”
君怜冬愣了愣,然后又哈哈大笑起来,司马琳不知道这有啥好笑的,她觉得君怜冬很爱笑,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
司马琳的马是纯白的,贵气十足。
君怜冬的马浑身赤红,散发着难以言喻的凶性。
两匹马齐头并进,在外人的目光中两国君王同游晋都,齐君感叹大晋山川之秀美,并在一座山亭上题字:
“天下第一江山”
司马琳看着这六个字笔锋极其雄劲,隐隐有金戈之意,惊叹曰:“好字!”于是命人将此字挂在山亭之上,作为两国友谊的见证。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骑着马向相反的方向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