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般若经》(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又称《二万五千颂般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经》、《大智度无极经》,位大乘佛教典籍。而《心经》是《大品般若经》的别生经,即《大品般若经》全经六百卷中的一节,乃《大品经》的精要,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个字。
沿着历史走,我们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与西游之间存在的关联彼此纠缠,正谓是一切事象之因缘果报皆为无尽。
最初的,而最初流入中原的版本为后汉支娄迦谶译出的《道行般若经》,直到三国时期,第一位汉僧朱士行认为《道行般若经》义不具足,便于公元260年成为了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僧人,西游直于阗国得《大品般若经》梵本,后由其弟子送至洛阳,由无罗叉、竺叔兰等人合力译成汉本成最初的《放光般若经》。
此为中原历史上第一部西行所取的“真经”,也属《心经》的早期版本。
后来公元286年时,又有竺法护周游西域后将梵本《大品般若经》译为《光赞般若经》,因当时局势动荡,佛经内容中所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光世音的种种事迹,成为了当时乱世民众的心灵支柱,让有关典籍所记故事迅速传播。
其后在姚秦弘始四年(401年)才由鸠摩罗什将《大智度论》与《大品般若经》对应创译,《大智度论》本为解释《大品般若经》之巨著,其中引用经典极多,虽为《大品般若经》注释,却又足以堪称“佛教百科全书”。二者皆译,令《大品般若经》内容得以依释论勘正,文义既具足,使鸠摩罗什所译《般若》的传译极为完美。
(然《大智度论》于罗什创译前,并未有典籍提及过该《度论》,此论更未发现有梵本。仿佛《度论》似乎自罗什以后即告失传,在无著以下的中观、瑜伽两系诸师的著作中,均未提及龙树的这一部著作。仅由罗什表述为天竺龙树菩萨所著,历史中虽确实有龙树菩萨活跃于公元150年至250年之间,然关于《度论》一作由来却是无从考究。)
后虽又有初唐玄奘法师(于662年)曾据二万五千颂本(即《二万五千颂般若》)重译为《大般若经》第二会七十八卷,辞义更为圆满,但其影响终未如罗什所译《般若》的巨大。
-----------------
“般若波罗蜜多”,若以梵语逐一释译,可理解为“圆满究竟、全面地、彻底地理解宇宙真实与原理的智慧”。
而“心”,可被理解为“心要”,“心髓”(即精粹)。
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谓是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因此古来认为读此经便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而据历代考察记录中,《般若多心经》或《多心经》早在玄奘在世时便已出现,敦煌遗书中亦有记载,其于唐代广泛流传,使用频率超过《心经》这称呼。
但最初的《多心经》本无“经”,而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后由鸠摩罗什译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到了玄奘方才译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被称为《观音心经》)并以该版本流通最广。
然二者翻译,开篇第一句便有冲突。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中牵涉玄奘与鸠摩罗什对于梵语“अवलोकितस्वर(Avalokitasvara)”以及“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之理解。
在早期的佛经中,多译自梵语“अवलोकितस्वर(Avalokitasvara)”,为“窥音”、“现音声”,故此《放光般若经》与《光赞般若经》译为“光世音菩萨”。而鸠摩罗什则译为“观世音菩萨”。
然而,玄奘于《西域记》指:“阿缚肤枳低湿伐罗(Avalokiteśvara),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缚肤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观世音,皆讹谬也。”
1927年于古西域地区(鸠摩罗什出生在西域地区)出土的古抄本中,以अवलोकितस्वर(Avalokitasvara)为观音菩萨的名称。“娑伐罗”(स्वर svara),意思为“声音”,Avalokitasvara可意译为“观音”。
而玄奘法师等译师们,则可能是根据观世音菩萨在藏文“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所记,然藏文“观自在”总共有五个藏语的音节,所以藏文书面、口语通常略称Jairaisig(“观”、“眼视”)”三个音节,而省略了“wangjug(“自在”)”两个音节。故只余“观自在”之意。
禅宗起初本就是“无字传承”,仅以口耳相传,不立文字。梵本,藏文,汉译到底也是重在其意,而非其字。
由此看来,“观世音”因藏文略称而变成“观自在”,也恰好贴切后来“观世音”被略称成“观音”的历史发展。
只是,到底是玄奘错用了藏文略称,还是为避嫌“世”字,今已无从分辨。仅余现代借题发挥者,以玄奘于《西域记》所言“纠错”。
然,是观世音,还是观自在,都皆为菩萨,又有何不妥?
-----------------
将目光移向后世创作上,现今可查的最早的唐僧取经故事话本,应为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该本于中原已然失传,仅存原藏日本高山寺,后归大仓喜七郎,1916年罗振玉亦据以影印。
其中【入竺国度海之处第十五】唐僧一行抵达竺国鸡足山,虔心求取,终得经文五千四十八卷,各各俱足,只无《多心经》本。
后在【转至香林寺受心经本第十六】唐僧终于在香林寺得定光佛(应是锭光佛燃灯)传授《多心经》,得以补全。(吴承恩版《西游记》中,也是燃灯派白雄尊者提醒唐僧一行所得为无字经)
到了元代,杂剧台本有杨景贤创作杂剧《西游记》六本二十四出,其中已有唐僧、白龙马、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依此顺序登场。
于【第二十二折参佛取经】唐僧师徒抵达灵鹫山,得佛真传《金刚经》、《心经》、《莲花经》、《楞伽经》、《馒头粉汤经》。
终于到了明代,今可查最早为明代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未署作者姓名。后由鲁迅、董作宾等人根据《淮安府志》“吴承恩《西游记》”的记载予以最终论定“吴承恩原著”。虽后来常有学者对比吴承恩存世的作品与《西游记》风格差异甚大,质疑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身份。然如今多以接受吴承恩即明代《西游记》作者说法,故不细究。
在【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唐僧收下猪八戒后抵达浮屠山,八戒提到此地有一位乌巢禅师曾劝他与之一同在此地修行,只是八戒没去。如今八戒随唐僧西行路过,一行便上了山见了这位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知道唐僧圣僧身份,又认得八戒,双方见礼交谈一番后,乌巢禅师便传了唐僧《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乌巢禅师开始时声称不认识孙悟空,却又在之后唐僧问西天之路时答曰:“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道出了石猴身份,被孙悟空恼羞成怒捣毁了乌巢,禅师却化金光消失。
颠倒了现实玄奘译《多心经》之因果,又道出了唐僧一行还有一水怪将遇,应是指沙和尚。后来,在【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唐僧与孙悟空皆有提起那乌巢禅师所传《多心经》,多用于让唐僧平复心境,或解乡愁等。
自此,西游故事中的《多心经》便逐步从缺经,到西天取得真经之列,再到西行之始便得传。
-----------------
随着西游脚步,穿梭于神话与现实之间,见证了《心经》的流转与影响。从《心经》的起源,到其在《西游记》中的巧妙融入,不仅看到了一部经文的传承,更看到了佛教思想与文化的交融。
《心经》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言辞,传递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学思想,启示在此纷扰的世界中亦有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随着《心经》的真义渐渐明晰,西游之旅也该落下帷幕。这一路上的风雨兼程,不仅是对信仰的考验,更是对智慧的追求。《心经》以其无上的智慧,引领穿越生死轮回的迷雾,抵达了心灵的彼岸。
如今,站在这旅程的终点回望,那些曾经的疑惑与迷茫,都已化作了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心经》的教诲如同一颗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让于纷扰的尘世中,依然能够保持一份清净与自在。
-----------------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詞條:道行般若經,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世音菩薩,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西遊記(雜劇),西遊記,西遊記成立史
百度百科词条: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观音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观世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元代杨景贤创作杂剧),西游记(明代吴承恩创作的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内容仅供参考,请勿与之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