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的说,时间形象上刚刚好,作者菌也不擅于处理带有颜色的诗句……嗯,作者菌从良很多年了,不得不因生活而改变。为什么?当然是要摆脱“注孤生”的帽子了。作者菌的朋友很少……然后男女比例的具体化,作者菌不得不改变了。
以前的社会高明啊,读书决定命运,作者菌才富五车,愁的是妻妾成群不得休息,而现在,趁几点……白鸥归去都做不到。好了,李彭老大大的祝英台……近献上。
祝英台近
载轻寒、低鸣橹。十里杏花雨。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
听莺语。吹笙人远天长,谁翻水西谱。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
词小就没得说,怎么可能。有的人说过,浓缩就是精华。用在词上并不冲突,但在用词上很冲突……不,并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句"载轻寒、低鸣橹。"那种场景的纵横铺叙,是足够小的,因为什么小,无非轻低。当然了,是作者所思略小,要表达的事物先得慢慢展开,以有极有形的物来承载思绪。
接着是"十里杏花雨。"一句成体,将景色加以渲染……雨色是最好的染料,濯清涟而更妖嘛。光是有雨不行,还得带有名词,杏花于此就很配了。“杏花村馆酒旗风”,一处是小的,于是乎十里,景色铺展开来。
"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诗词之美是不可直说的,你说那是绿草,在诗词中就不是。露草,更妖,有似与“细雨湿流光”,所以才可迷烟,烟水醉倒了嘛。然后才是合时节地绿,形式上放在后面的,有总结收韵之意。过前浦的绿,如人矣。
"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一长句的话,要表达的就很多了。抛开李彭老大大的身份不谈,青青陌上垂杨,你会想到倒拔垂杨柳吗?不会的,这便是小景,区域之中,绾丝(有本名绾青丝的书呢)摇佩。渐遮断(……什么梗来着),旧曾吟处。
中场,继续韩非子。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托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
经一权借
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力多则内外为用,内外为用则人主壅。其说在老聃之言失鱼也。是以人主久语而左右鬻怀刷,其患在胥僮之谏厉公,与州侯之一言而燕人浴矢也。
经二利异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是以奸臣者召敌兵以内除,举外事以眩主,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其说在卫人之夫妻祷祝也。故戴歇议子弟,而三桓攻昭公;公叔内齐军,而翟黄召韩兵;太宰嚭说大夫种,大成牛教申不害;司马喜告赵王,吕仓规秦、楚;宋石遗卫君书,白圭教暴谴。
经三似类
似类之事,人主之所以失诛,而大臣之所以成私也。是以门人捐水而夷射诛,济阳自矫而二人罪,司马喜杀爰骞而季辛诛,郑袖言恶臭而新人劓,费无忌教郄宛而令尹诛,陈需杀张寿而犀首走。故烧刍郄而中山罪,杀老儒而济阳赏也。
经四有反
事起而有所利,其尸主之;有所害,必反察之。是以明主之论也,国害则省其利者,臣害则察其反者。其说在楚兵至而陈需相,黍种贵而廪吏覆。是以昭奚恤执贩茅,而不僖侯谯其次;文公发绕炙,而穰侯请立帝。
经五参疑
参疑之势,乱之所由生也,故明主慎之。是以晋骊姬杀太子申生,而郑夫人用毒药,卫州吁杀其君完,公子根取东周,王子职甚有宠而商臣果作乱,严遂、韩傀争而哀侯果遇贼,田常、阚止、戴驩、皇喜敌而宋君、简公杀。其说在狐突之称“二好“,与郑昭之对“未生“也。
有六种隐蔽微妙的情况:一是君主把权势借给臣下;二是君臣利益不同而臣下借用外力谋私;三是臣下假托类似的事蒙骗君主;四是君臣利害关系彼此相反;五是等级名分上下混乱而导致内部争权夺利;六上敌国设谋按他们的意图任免大臣。这六种现象是君主必须明察的。
权借一
权力和威势不可以让给别人去用。君主失去一分权势,臣下就会把它当作百分去争。所以臣下得到君主的权势,力量就会强大起来;臣下力量强大起来了,朝廷内外就会被利用;朝廷内外一旦被利用,君主就会受到蒙蔽。有关的解说在:“说一”中老聃说的“鱼不可脱于渊”部分。因此君主同臣下谈话的时间长,臣下就以此作为抬高身价的资本;近侍会卖弄主子赐给的一些小物品。其中的祸患表现在:胥僮劝谏晋厉公,州侯手下的人异口同声为他解脱,燕人受骗用屎浴身。
利异二
群臣的利益不同,所以臣下没有一个是忠诚的。所以臣下的利益确立了,君主的利益就失去了。因此那些奸臣贼子,招致敌国军队来除掉国内私敌,用涉外事情来迷惑君主,假如能取得他的私利,就会不顾国家的忧患。有关的解说,在“说二”中卫国某对夫妻祈祷求神赐福一段。所以戴歇要议论诸公子,鲁国的三桓要合力攻打鲁昭公;韩相公叔要引进齐国的军队,魏臣翟黄要招韩军攻魏;太宰{喜否}要劝说大夫种,大成牛要开导申不害;中山国司马喜要私送情报给赵王,魏臣吕仓要劝秦、楚攻魏;魏将宋石要写信给楚将卫君,魏相白圭要开导韩相暴谴。
似类三
那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是使君主处罚不当,而大臣能够谋取私利的原因。因此守门人泼水而夷射被诛杀;济阳君伪造王命而二人获罪;司马喜杀掉爱赛而季辛被诛杀;郑袖说新来的美人厌恶楚王的气味,美人被割去了鼻子;费无忌引诱郄宛上当,令尹把郄宛杀了;陈需暗杀张寿,迫使犀首出逃。所以近侍烧掉马草仓库,中山国君就加罪于公子;济阳君门客杀掉老儒,济阳君会奖赏他。
有反四
事情发生了,如果有利可得,应当牢牢掌握它;如果有害,一定要从反面加以考察。因此明君考虑问题时,国家受害,就要察看谁能从中得到好处;臣下受害,就要考察与他利害相反的人。有关的解说在“说四”中楚军攻魏而陈需升任魏相,黍种价高而粮仓官吏受到检查。因此昭奚恤逮捕贩茅草的人;韩昭侯怒责厨师的副手;晋文公追查把头发缠在烤肉上的人;穰侯请齐王称帝。
参疑五
等级名分相互混杂的局面,是产生祸乱的根源,所以明君应该慎重地对待它,因此有骊姬唆使晋献公杀掉太子申生的事,有郑君夫人用毒药毒死郑君的事,有卫州吁杀掉他哥哥卫桓公的事,有周公子根占得东周的事,有王子职过分受宠而太子商臣果然兴兵作乱的事。严遂、韩庞争权,结果韩哀侯被杀;田常和阚止争斗、戴欢和皇喜争斗,结果宋君、齐简公被杀。有关的解说在“说五”中狐突谈论君主宠爱姬妄和近臣,以及郑昭回答君主说太子还未出生。
"听莺语。吹笙人远天长,谁翻水西谱。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
听得流莺语。吹笙,其实吧,作者菌觉得吹萧更有文艺范啊。人远,不会的,因为天长地久嘛。谁翻,这个就很生动,某宫不翻牌啊。水西谱,应该是名曲,但无人唱和罢了。
浅黛凝愁,美人远岫,带眉妩。人且如此,事及何形?说多了都是泪啊。
"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其实不用多说,此时此刻,只需心静,自然通达。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