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陈允平大大的清独。而作者菌抱着《常识》呢,本来是想左拥《红与黑》右抱《红楼梦》,前坐《与神对话》后倚《清明上河图密码》的。但没想到颜如玉不干了,又不是作者菌要《金屋藏娇》,养不起《金瓶梅》罢了。不过听《论语》说:《静坐修道和长生不老》是可以的,作者菌只好抱本《常识》到梦里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了。嗯,书伴人一生,何谓之(《百年孤独》)孤独。
蕙兰芳引
虹雨乍收,楚天霁、乱飞秋鹜。渐草色衰残,墙外土花暗绿。故山鹤怨,流水自、菊篱茅屋。日暮诗吟就,淡墨闲题修竹。
更忆飘蓬,霜绨风葛,几度凉燠。叹归去来兮,何日甬东一曲。黄芦满望,白云在目。但月明长夜,伴人清独。
蕙兰芳引,又名“蕙兰芳”,调名本意即以引曲的形式歌咏蕙兰花的芳香,调见《片玉词》。以周邦彦词《蕙兰芳引·仙吕》为正体,双调,八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
蕙兰芳:近人梁启勋《词学》认为调名取自唐刘禹锡《萋兮吟》诗:“穷巷秋风起,先摧蕙兰芳。”蕙兰:又称“九子兰”“九芦兰”。兰科植物。初夏开花,浅黄绿色,有香气。引: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原是古代琴曲的名称,在唐宋杂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后来成为词调的一种类别,多数由大曲摘遍翻演而成,个别来自杂曲。此调为宋教坊曲,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俱有和词。杨词一名《蕙兰芳》,无“引”字。
"虹雨乍收,楚天霁、乱飞秋鹜。"龙生九子,叶状如舌,蕙兰岂不是龙舌兰?虹雨,嗯,彩虹雨?不不不,落花更和乍收一点,接上楚天千里清秋,霁霞与孤鹜齐飞。
"渐草色衰残,墙外土花暗绿。"草色衰残,时值秋季也很正常(但现在的秋天),渐渐(压抑),墙外,也在墙上,土花为苔藓,绿色浓郁更重。
"故山鹤怨,流水自、菊篱茅屋。"故山不似家山,鹤怨也自然流水送去,无人的菊篱茅屋,待不得。
"日暮诗吟就,淡墨闲题修竹。"是留下来的词少了,还是闲时少了,大概也只有当时人知了。
中场
汉景帝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毋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为天下先,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
《盐铁论》曰:“国有沃野之饶,而人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人不足于财者,不务人用而淫巧众也。”)
藏于不竭之府,养桑麻,育六畜也。
(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劝农桑,益种树,可克衣食物。吏发人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赃为盗,二千石,听者与罪同。”
《申鉴》论曰:“人不畏死,不可惧之以罪;人不乐生,不可劝之以善。故在上者先丰人财,以定其志也。”)
下令于流水之原,以顺人心也。
汉景帝下诏说:“制作只供玩赏、装饰一类的东西,将损害农业生产;华丽的刺绣只能消耗丝线,将影响成衣制作。农业受到损害将导致饥荒,缝纫受到损害就要挨冻。饥寒交迫而不为非作歹,难啊。我要亲自耕作,皇后要亲自采桑养蚕,以供奉宗庙,来带动大下民众,希望天下百姓都从事农业生产,使丝绸和粮食都有积蓄,以备灾荒。”
晁错写的《盐铁论》说:“国家有肥沃、富饶的田野而人民却食物不足,是由于工商业发展了,而田野却荒芜了;有丰富的山林江海物产而人民却资财不足,是由于不致力于生产百姓所需要的日常用品,却过多地制作那些奢侈奇巧的东西。”]
要想使府库里财富储备永不柘竭,就必须大力种植桑麻,饲养六畜。
[汉景帝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要命令各郡县和诸侯各国奖励农业生产,种桑养蚕,多植树造林,这样就可以保证人民大众的衣食日用。官吏有征发、雇佣人开采黄金珠玉的,要按采集的数量多少与坐赃论罪;对盗窃千石以上的粮食而知情不报的要以与盗窃同罪论处。”]
荀悦所写的《申鉴》中说:“不怕死的人用治罪来恐吓他,是不会起作用的;不热爱生命的人,无法用做好事来勉励他。执政的必须使人民生活富裕才能稳定人心。”
必须针对治乱之根源制定方针政策,以顺应民心,方才有效。
"更忆飘蓬,霜绨风葛,几度凉燠。叹归去来兮,何日甬东一曲。黄芦满望,白云在目。但月明长夜,伴人清独。"
更能忆起飘蓬(流泊),绨葛(衣容)满是风霜,几度的凉热。感叹归去来兮(胡不归),何日可甬(yǒng解释蛮多的)东(甬东吴王夫差,不多想了)一曲。
黄芦满望,白云在目。
"但月明长夜,伴人清独。"剩下的就是套路了。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