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有点不好,只是辛苦还过的去,但还有一丝精神分裂是怎么回事?!刘郎(流浪,六郎,牛狼……)是一个传说,先祖刘邦建立我儒汉大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使得文表于才,要不然,“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就不是简单的书面表达了,其将会是揉在偏旁内的浮诛(取诸)了。当然了,明眼人也不明白,就如同秋天落叶和街道上秋天落叶是两种概念一样,作者菌深受其害。
春声碎(南浦送别自度腔)
津馆贮轻寒,脉脉离情如水。东风不管,垂杨无力,总雨颦烟寐。栏干外。怕春燕掠天,疏鼓叠、春声碎。
刘郎易憔悴。况是恹恹病起。蛮笺漫展,便写就新词,倩谁将寄。当此际。浑似梦峡啼湘,一寸相思千里。
春声碎,没听过吧,作者菌也是第二次见到这个词牌,至于第一次……谭宣子大大的自度曲。本词牌以谭宣子《春声碎·津馆贮轻寒》为正体,双调七十六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五仄韵。后代作品有蒋敦复大大的《春声碎·愁望木兰舟》等。
比起西窗竹更随性一点吧,喜欢填的人也有些。详见《翰墨全书》。词中有“疏鼓叠,春声碎”句,取“春声碎”三字为词调名,词题注:“南浦送别,自度腔。”《词律拾遗》卷二、《钦定词谱》卷八皆列此词。词中又有“浑似梦峡啼湘,一寸相思千里”句,用梦怀巫山神女典和舜夫人“湘妃竹”典,歌咏别后遥想极思的怀念。调名本意即咏春天纷纭杂沓的声响袭扰送别人的怀人情思。
其实有了春天,还要秋天干嘛,归去来兮吗?"津馆贮轻寒,脉脉离情如水。"所以,还得从离开始,脉脉不得语,是因津馆轻寒吗?不,只是还没供暖。
"东风不管,垂杨无力,总雨颦烟寐。"今天有比赛啊,作者菌心思动荡,但东风管,就要……垂杨(无力)烟雨颦寐,可能要睡着了。
"栏干外。"
"怕春燕掠天,疏鼓叠、春声碎。"点出掠夺的兽人真的太野蛮了,拆迁办都没它们有钱,现实中就是春燕,传来消息:疏鼓叠、春声碎……
中场
公元前二八五年,燕国上将军乐毅联合赵、楚、韩、魏,合五国之兵攻打齐国。齐军全线崩溃,最后只剩下莒城(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未克。乐毅如果乘胜近击,攻克这二座城池完全是可能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于是有人问:“乐毅不破莒城、即墨,结果丧失了开创大业的最后机会。这是不是他的过错?”
夏侯玄说:“阅读乐毅的《与惠王书》,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差不多已经参透了符合大道之玄机、能按礼义善始善终处理大事的人。大凡一个人如果立志要最大限度地贯彻道德原则,把兼济天下作为理想的时候,怎么会迷惑于眼前的形势,仅仅把兼并敌国、称霸诸侯当做目标呢?乐毅一方面没有把兼并其它国家看在眼里,另一方面,他也不想为使燕国强大而不讲道义。
蔑视眼前的利益,不贪求渺小的成就,这表明他的志向是要统一天下。一连攻克齐国七十余城,是为了运用他的机谋,使四海为之震动;围攻二座残城而不伤害百姓,就可以使他的仁善的心胸远近闻名。通过广布恩德来影响其它几个国家,就差不多类似成汤和周武王的做法了。乐毅宏扬他的远大战略,用对二城围而不歼的办法,以期得到百姓的信任,然后使齐国的残兵败将做出什么错事,使即墨、莒城的民众怨恨他们,这样就可以再放一条宽大的道路等待齐将田单等人归顺了。这时候,他就将用宽容和善的政策,也为齐国上层人物提供施展抱负的机会,在东海之滨做出榜样,在华夏大地收到效果,使我的恩泽有如春风、春雨一样和煦,让普天下的人民象春草一样受到滋润。
天下老百姓感激燕王的恩德,这二座城他就会闻风而降。这样一来,帝王之业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刘郎易憔悴。况是恹恹病起。蛮笺漫展,便写就新词,倩谁将寄。当此际。浑似梦峡啼湘,一寸相思千里。"
刘郎谁都可以,但憔悴绝非轻易,一般人只是累。况且是恹恹欲睡……还要起来(就是病态)。于是乎,一曲新词酒一杯,无人寄。
当此际(星尘未变)。
"浑似梦峡啼湘,一寸相思千里。"不告而娶……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