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首斜倚秋千立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19/3/31 16:10:38 字数:2458

秋千好玩吗?当然了,古人可以蹴罢秋千慵归去,何况秋千还自带笑声加成,墙外人都听的到,又不是隔墙有耳那么薄的墙,这穿透力,宫墙柳都可以听见罢,宫女们的嬉戏声……爬墙还是很难的,墙比秋千高多了,以前人幽个会还怕翻个院墙摔断腿呢,说不定还内有恶大,撞……到了是要屁股开花的,嗯?!作者菌是要谢罪的,毕竟用了很多学者大师的公开资料,所以本作仅供饭后闲谈,课前预习,文学补充来用,反正全宋词万首之多,穷作者菌一生,应可以有十之一二抄写过吧。这是千秋的事,也是秋千倚时迟……

解语花

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

余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

解语花,虽然现在更多的花是具备花语的,记得以前还流行过记花语,标写在一些期刊杂志上,一段时间的文章图片让人欲罢不能,现在有网了,收藏的东西渐渐数字化了,有利有弊,本作不谈,回到文中,解也可以是无解啊。

调名本意即咏唐明皇把杨贵妃比作会说话、解人意的白莲花。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云:“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日:‘争如我解语花?’”《词谱》卷二十八:“王行词注林钟羽”。周邦彦大大词注高平调。

然后就是周密大大倚周邦彦大大而作,就是本首羽调《解语花》,其音韵婉丽,有谱而无其词。连日春晴,风景韶媚,芳思撩人,拈花枝,倚声成句。以上部分为周密大大的词中小序,可鉴人比花多情。

"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晴丝,虫子是会吐丝的(明见),罥(缠绕)蝶(可能是一个有关化蝶的故事)有点像……暖蜜酣蜂就更直白了,工蜂是真打工之王啊,比普通人还普通。重檐深府,春声寂寂。

"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雨坠于花萼上的打击感似有如神助,人是没啥感觉,但花……如陷江南烟雨之中,压舍阑干,花雨染衣,这个人也是这滚滚红尘的世人,湿的一皮红鹰。

"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空极目,虽不可见章台路,但可见天涯无边无际的草色,青青河边草,绿绿岸上人……

"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阆苑(仙葩)唐时鲁王灵夔、滕王元婴以衙宇卑陋,遂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由是谓之隆苑。其后以明星讳隆基改谓之。解语花去哪了?大概只有莺得知了什么消息。

中场

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各国相继与秦国建立了连横关系,在这种形势下,楚国人李斯、魏国人尉缭,劝秦王说:“自从秦孝公以来,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相互兼并,函谷关以东地区分化为六国,秦国乘胜侵略诸侯各国,已经六代了。现在诸侯臣服于我国,如同郡县听从中央一样。

诸候各国君主、臣子都非常害怕秦国,假如一旦有人提出合纵对抗秦国,那我们就前功尽弃了。智伯、夫差、闵王就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提防意外情况才失败的。希望大王你不要吝惜金钱,拿出金银财宝去贿赂各国的权豪势要,扰乱他们的国家政治。秦国花费的不过是区区三十万两黄金,可是换来的将是六国灭亡,一统天下的局面。”

秦王听从了他们的计策,暗地里派遣谋士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到各国活动。诸侯各国的知名人物,接收财物的,就重金交结;不肯接受的,就派人暗杀。先使六国君臣离心,然后派良将率大兵征伐。于是统一了六国。

[诸候的谋士相聚在赵国,搞合纵联盟,准备进攻秦国。秦相应侯范睢对秦昭王说:“大王不必为此担忧,现在我就要让他们的合纵联盟搞不成。秦国并没有与诸侯的谋士结怨,他们聚在一起图谋攻秦,只是因为他们都想为自己谋求富贵而已。

大王见过你养的狗吗?一群,好几百条,有的卧着,有的起来,有的在走动,有的静止不动。它们互不干扰,和平共处。如果扔给它们一块骨头,它们马上会互相咬得不可开交。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争一块骨头。”于是,秦王让唐睢带上乐队,给了他五千两黄金,住在武安,大摆筵席,招待宾客。还没有用完三千两黄金,诸侯的谋士们就互相争斗起来了。]

秦国吞并了天下以后,总结周朝灭亡的原因,认为是因为周朝统治薄弱才亡国的。所以废除分封旧制,一改古法,设置郡县。秦王赢政自封为“皇帝”而把子弟视作普通百姓。不加封赐。朝廷内没有骨肉同胞的辅佐,国家中缺少诸侯藩屏的护卫,一旦陈胜、吴广起义在前,项羽、刘邦举兵在后,秦朝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荀悦说:“古时候建国,有大有小,都是在考察了前朝的弊端之后加以变通而选择的结果。夏朝和商朝的时候,诸侯国面积不过百里方圆,所以诸侯势弱而君主权强。桀和纣才得以暴行天下,肆意残害国家。纣王曾将鄂侯做成肉干儿,把九侯剁成肉酱,就连以文德著名天下的文王也不得幸免,被关在羑里。

周朝建国,克服前代的弊端,扩张领土,达到方圆五百里的规模,把它分封给诸侯,而君主自己管辖的土地却很小。到了周朝末年,诸侯们的势力强大,互相攻伐,战乱不断,而王室力量衰微。祸难重重。秦朝建国,虽然改正了前代的弊端,但是做得不是很适度——一下子就废除了分封制度,转而实行郡县制,用一种权威来统治天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君主的权力,而不是为老百姓考虑。因此,秦王才能独裁绝断,无所顾忌,奢侈淫逸,暴虐骄横,然而统治仅仅十四年就灭亡了。所以说,君主如果不行仁道,那么遭殃的是普天下百姓,老百姓一乱,国家将土崩瓦解,想救都救不了。

汉室方兴,一改秦朝的弊端,既用分封,也设郡县,可是也发生了六王叛逆、七国之乱这样的叛乱事件。这完全是因为国家政权不够强大才发生的。并不是诸侯治国的错误。]

"余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

余寒不忍也得忍,掩好翠户,深门重闭,梁燕乍归,是春回大地啊,芳信,不用多说,未端地要人倾听。浅薄的东风来袭,莫因循(环绕立体声),轻把杏钿(可以更偏向于用例)狼藉。

尘侵了锦瑟(无端)。残日(时间不对比时代还真不好区分)绿窗春梦窄(该醒了)。

"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所以,结束也是开始嘛。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