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不得不去啊。三顾茅庐,不也是因刘郎,刘皇叔手下缺位谋士(自己能力不足当然要聚众人之力了)。诸葛亮大大为什么那么厉害,当然是有原因的,从“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秦)、张(仪)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可看出一二,擅廋人,知时势,君子不器,焉有不胜于众人智乎。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俸禄可以给的低一些,武官有酒肉就成了(俺也一样)……
曲游春
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饧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曲游春,更加即视感(逮虾户)是游春曲,或者直接倒过来春游曲……不深究了,周密大大的词或为创调之作,其《武林记事》(大事小事天下事)云:“都城(临安)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水面画楫,栉比如鳞无行舟之路。游之次第,先南而后北,至午则尽入西泠桥里湖,其外几无一舸矣。弁阳老人(周密大大)有词云:‘看画船尽人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盖纪实也。”
曲游:迂回曲折地游行。朱祖谋《木兰花慢》词:“吟与玉笺旋引,曲游金埒还。”调名本意即咏春日在舟船拥挤的西湖湖面迂回曲折地行船游览。又,今人唐圭璋《全宋词》辑有两宋之交的康与之同调名残词一首。康与之大大早于周密大大一百余年,故调名本事待考。
结果作者菌应该是没机会得知了,毕竟原序: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好了,来自网上……该词是和施岳“清明湖上”之韵而作。写的是南宋末期尚未危之时西湖春游的盛况。词中尽情刻画都人士女春游西湖的情致 ,在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色中,也写出了词人自己的情趣和心情,施岳十分欣赏该词中“闲却半湖春色”一句,所以以在词前小序中,周密大大将别将亡拈出,并说明所以如此写的根据。
词首三句,“禁苑东风外”是说春风由宫苑吹到西湖;“忾暖丝晴絮”,柳絮如游丝般飘扬,起让人感到一丝暖意——丝和思 ,絮和绪,是谐音双关语,即惹起人们春日的思绪,同时丝和絮又是可以纺织之物,因而说“春思如织”用法巧妙令人击节。欧阳修大大《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西湖(此是许州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意思与之相同。
“织”千丝万绪交织一起 ,难以名状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恼”,撩拨之义,承接春思一句。看树底花间,莺燕婉转,撩起自己对春之爱怜,这正是词人的游春之愿。以上几句融情于景,几写尽清明时节西湖春色。下面转入写游人特别是游船。
“漠漠香尘隔”,是写红尘带着香气笼罩着西湖。韦庄《河传》:“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张先《谢池春慢》:“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二诗词可作参证 。诗词中惯以香尘指代士女出游景象 。“隔 ”,言香尘之盛 ,几以隔障。“沸十里乱弦丝笛”,“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却是入耳如沸。
两句反映出南宋都城节日的欢庆热闹的场面。在极热极闹之时,词人却笔锋突转,写出“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的极冷极清之句。依《武林旧事》所述,此时日已至午。以上之热闹,是午前情事。至午后画船尽入里西湖,外西湖“几无一舸”。
“闲却半湖春色”,是词人极得意之句。此句是“纪实”,词人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尽在其中表露。此“半湖春色”之“闲却”,不是为游春的如云士女而惜,却是为自己的得以从容赏析湖边春色而庆幸,包含词人真正的爱惜春天之情。
随后转笔写湖堤上情景。上结既已说了画船尽入里湖,湖面闲却 ,湖堤上游上便突现出来,写他们,既是时游湖场面的补写,又是对湖上画船的衬笔。堤上杨柳成阴,烟霭笼罩,一片新碧。游赏的士女们香车宝马,极尽情致,柳如烟车帘里的女子宫眉和马背上的少年身影,时隐时现,景色朦胧而清晰,画图别致 。
接下突然转写日暮 :“轻暝笼寒,怕梨云冷 ,杏香愁幂 。”游人渐散,暮烟生于湖上,西湖寂寞,春亦寂寞,只恐梨花之美如梦一般消逝,杏花之香被将射之愁所笼罩。《高斋诗话》认为梨花云一语出于王昌龄大大“梦中唤作梨花云”诗句,词人多用梨云代表梨花,梨云梦,指梨花或人的香美的梦。
苏轼大大《西江月》:“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刘学箕大大《贺亲郎》:“回首春空梨花梦”,也是指梨花由盛由衰 ,“梨云梦冷”可兹参证。周密大大另有《浣溪沙》词云“梨云如雪冷清明”,也反映这种季节景色。这几句写春残的用语冷峭动人。
“歌管酬寒食”一句总结全天的赏游活动。寒食、清明时节连近,游事亦相接,界限不必截然分开。节日在歌管声中渐渐消逝,无限追之情“奈蝶怨良宵岑寂”来表现。此处是借蝶怨写人所感到的热闹后的凄清,飞绕花丛,翩翩而舞的蝴蝶也怨这样好的夜晚却太寂寞了。这里拓开一笔,似乎减轻了游人散后句人心情的寂聊无奈。
最后用清雅飘逸的笔写他对人静后西湖夜色的留恋 ,说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满湖风动涟漪,碎月层叠,似花簇摇风,——怎能在这西湖最美的时刻离去呢?词人的审美情趣是深爱宁静的西湖春色的 ,并不喜欢游人的喧器热闹,而且珍惜将要过去的春天。这两句正和上片“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遥相照应。
周密大大写西湖之春,实在处、热闹处尽显美丽,而写虚静空灵处更称美绝。
闲却的半湖春色和“碎月摇花 ”的宁静夜景更使人神往。也只有日暮游人散尽,才使词人得以体会到“轻暝笼寒,梨云梦冷,杏香愁幂 ”境界。极热闹与极清冷,相反相成,两相衬映,是这首词的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欧阳修大大《采桑子》写颍州西湖暮春:“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春空写得比较明显,这首词却含蓄隽永,显示出南北宋词的不同之处。
周密大大用字甚精,“忾暖丝晴絮”、“乱弦丛笛”、“轻暝笼寒”、“碎月摇花”,写景色细致入微,也反映了词人心理上的不同感受。但由于是和韵的关系,所以“翠深红隙”、“杏香愁幂”,用字虽新奇,却稍显凑合趋就。
这首词全是从词人心目中写同的。首先是写眼中整个清明景色与自己的春思情愫,其次就是十里湖面画船笙歌繁华喧闹景象,词人自己的特殊感受和遐思也融汇其中 。逐渐写出游人散去,“暝色赴春愁”,又着重写寂静清幽的西湖夜色,前后映照,层次分明,时间、空间在不断移换,这种多彩多变的写法令人耳目一新击案叫绝。
机智的作者菌……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