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一去不复返啊,当然了,能坐上动车组也不错啊,但就是时间上不够来一场美妙的梦了,刚要躺下却不知谁敲打我窗……心想外卖没这么快吧,而且咱还是住的底地高层,贵族人就是高傲啊。结果摇开窗口探头而望,是春光满目而让人唏嘘不已。当然是不大可能的了,午休不过三十分的作者菌只能梦个开头(构思还是天成的)片段,想要个前情回顾还不能连上剧情,可以的话是本想着不成眠的,但扼不住困意,光是写着,写着就……
休息过的感觉真好。
齐天乐
呈露。古今夸赏,不出香白,顾未及此,欠事也。施中山赋之,余和之。
宫檐融暖晨妆懒。轻霞未匀酥脸。倚竹娇颦,临流瘦影,依约尊前重见。盈盈笑靥。映珠络玲珑,翠绡葱蒨。梦入罗浮,满衣清露暗香染。
东风千树易老,怕红颜旋减,芳意偷变。赠远天寒,吟香夜永,多少江南新怨。琼疏静掩。任翦雪裁云,竞夸轻艳。画角黄昏,梦随春共远。
齐天乐,重复着念上去还真不好否定些什么,至少很容易就被莎这样的字给欺骗了,中莎(suō)外莎(shā)似乎这样分也不错,作者菌是懒得去翻字典(康熙字典)找个话题了,反正作者菌念乐可以,念乐也可以,乐乐也可以啊,就是意思上……呈露。古今夸赏,不出香白,顾未及此,欠事也。施中山赋之,余和之。啊,有施岳大大作铺垫,周密大大和之,这呈露另有它意了。
还是补全了吧,紫霞翁开宴梅边,谓客曰:梅之初绽,则轻红未消;已放,则一白呈露。古今夸赏,不出香白,顾未及此,欠事也。施中山赋之,余和之。所以紫霞翁言外之意:除香白而梅赏何?题已出,答如下:
"宫檐融暖晨妆懒。"作者菌本来是想好好赏析一番的,但字到手边,排出一列却有点嘲弄,恍又为周密大大词味而陶醉于懒,就还是闲谈些视角吧……从男到女,多是回归本性,宋词中不用例为男的词都有一股媚态,愿奶奶什么的,使很多人为之适用,周密大大这里便细写了懒,那提不起干劲的样子(里番展开)。
"轻霞未匀酥脸。"其实没那么严重,分题都分了,和词当然要有模样学下,那人轻霞未散去,这里就未匀酥脸,细致一点的话,惹人垂涎的不只是香白啊,还有这天然成形的感觉(视之而论)。
"倚竹娇颦,临流瘦影,依约尊前重见。"娥皇倚着竹子娇笑与女英嬉戏着,小池边倒影着嫦娥纤细的身段,依约可是貂蝉于尊前奉酒,昭君重见……既然都要赶上梦境了,不如做的更好一点(南柯一梦)。
"盈盈笑靥。"不用多说,褒姒又笑了,这次可是发自真心的笑容啊,如梅花……不是花似人而倾国城啊。"映珠络玲珑,翠绡葱蒨。"珠络玲珑,我不负君君负我?西湖里游乐,映西施花容,绿色的薄绢葱蒨欲定下约定,七月七日长生殿,玉环莫愁重开宴(天上人间)。
"梦入罗浮,满衣清露暗香染。"好了,点到为止,不能全是知名人物,得来位仙女(自定义模式)。梦入罗浮,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罗浮山遇一女郎。与之语,则芳香袭人,语言清丽,遂相饮竟醉,及觉,乃在大梅树下。见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所以,在下养的不一定是梅花啊,可以是妹子呢(梅花十三)。
中场
隗嚣拥兵天水,班彪逃难跟着他。隗嚣问班彪:“过去,周朝不能驾驭天下,战国纷争,群雄并起,诸侯分裂割据,几百年才安定下来。我推想难道战国时的混乱局面又要重演吗?国家安危将系于一人之身了,请先生谈谈。”
班彪回答道:“周朝的兴废和汉朝不一样。周朝分爵五等,诸候干预政治,本根衰微而枝叶却很强大,所以到周朝末年才会出合纵连横的混乱局面,这是历史造成的。汉朝承袭秦朝的体制,设立郡县,皇帝掌握国家政权,臣子没有太多的权力。汉成帝时,开始倚重外戚,哀、平两帝享国时间很短,三世之后西汉就灭亡了。
王莽篡权以后,因为皇位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人心不服,皇位不稳,政令不通。王莽称帝以后,天下百姓无不摇头叹息,盼望着刘氏能够再度中兴。王莽在位的十多年内,国家动荡不宁,起义不断。
这些起义军,没有一个不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起兵的。现在的起义军首领,虽然也割据一方,但是他们没有战国时代诸候的基业资本。所以,不会再出现合纵连横的事情。老百姓对旧朝念念不忘,由此可知百姓怀恋汉朝德政的程度了。”
光武中兴,恢复刘氏国统,可是不能借鉴西汉灭亡的经验教训,汉朝由来已久的弊端在东汉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仅仅数世,就奸佞充斥,腐败不堪。一有奸臣专权,趋炎附势之人就纷纷投靠;一旦有叛乱发生,守城的官佐就不战而逃。东汉的天下还能不危险吗?周朝时,辅政大臣七人,摄政大臣三人,周王授以九鼎,委以重任。
叛乱分子即使占据首都,战鼓敲得连内宫都听得见,乱箭就从皇宫上方飞过,祸乱也仅仅局限在京师附近,不会波及天下,国家总得来说是太平的。通过治理的办法来防止祸患的发生,所以周宣王能在“国人暴动”之后再兴周室,中兴在“共和”时期,襄王、惠王才能够借助晋国和郑国的力量重振工业。
不象二汉,朝廷稍有风吹草动,国家就乱成一锅粥;逆臣贼子早晨刚一做乱,文武大臣晚上就吓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远有王莽篡权,近有董卓专权,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难道国家缺乏治世之能臣,士大夫们没有救世之志吗?不是,只不过时代不同了,壮志是有,无奈地位太低,难以实现雄才大略罢了。
陆机说:“有人认为诸侯的爵位不应该世代相袭,昏主暴君,比比皆是,所以五等封爵制容易发生变乱,现在的牧守,都是国君任命的,虽有弊端,但这种做法的优点也很多。采用郡县制国家政局更易于掌握。各级官吏,都要向皇帝负责,他们的德行好坏、提拔任免、奖罚与否全都由皇帝大臣掌握,所以各级官吏不得不有所忌惮。
而封建诸侯则不然,他们犯了错误,无人能将其罢免。过去有靠施行郡县制兴盛的时候。可是,假如一旦朝廷政治衰微,那么国家政治生活都要产生问题。卖官鬻爵的官吏,会量财而用人,那么上行下效,贪污受贿就会成风,国家怎么能不乱呢?所以后代有人又把这一制度废除了。
简明扼要地讲:五等封建的诸侯,是为了自己才要把领地治理好,而郡县的长官是为了获利获物才去治理的。这有多么大的不同呀!仕子希望自己积极进取,而良士却更愿意修己安民。积极进取的实惠很容易得到,而经邦济世,为民请命的名誊却太难了。
因此,官吏中,求财的大肆搜刮,吸尽民脂民膏;求名的,不惜歪曲事实,人造舆论吹捧自己。采用郡县制,做国君的没有长远打算,做臣子的也只顾一时之利。而五等封建则不是这样,诸侯懂得一个道理:国土是我的国土,人民是我的人民,国兴则我兴,国衰则我亡。所以,君上治理国家,想要传给子孙;后嗣继承祖业,思其来之不易。
做君主的不敢有丝毫懈怠,做大臣的想的只是如何使政权巩固。并贤居治,功劳有大小之分;两愚处乱,过错有深浅之别。然而探讨上古的政治制度,却用一个道理来贯穿它,秦汉两朝典章政策,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封建制比郡县制好。
魏太祖曹操,英明睿智,文武兼具,英雄绝代,考察历史上各政权的存亡之道,却不能扬其长避其短,目睹了前朝灭亡的悲剧,却不加以鉴戒。没有曹氏子弟据守的地方,他不派宗室子弟去统治。令宗室子弟势同平民百姓。
对内缺少大树深根一样巩固的局势,对外没有坚如磐石的宗族同盟的支持,这不是用来安定社稷、建立万世功业的长远办法啊。
现在的州牧郡守,古代的方伯诸侯,全都跨地千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或几个人结成一个政治小集团,或兄弟几个割据一方,而宗室子弟,没有一个人参与其中和他们相抗衡。这倒不是为监督控制,加强统治,而是为了防备万一。事前不想好妥善处理的办法,事发之后恐怕要遭其祸。以上是周朝、秦朝、汉朝、曹魏立国时的形势,之所以探究历史兴亡强弱发展演变的道理,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加以借鉴。
"东风千树易老,怕红颜旋减,芳意偷变。赠远天寒,吟香夜永,多少江南新怨。琼疏静掩。任翦雪裁云,竞夸轻艳。画角黄昏,梦随春共远。"
其实已经结束了,还要继续吗?不,留下美好的梅花就好了,何必惜叹千树易老,红颜旋减,怨东风,怨什么东风,是它将芳意偷变了吗?虽然谈不上,但得有个背负着的,可以赠远,不仅是远行,避免不了天寒夜永,有着香暖依偎着,吟新怨,不如就此一江南。
琼疏静掩,留下朦胧。任翦雪啊裁云啊,竞相夸为轻艳的话,要这名声何用。
"画角黄昏,梦随春共远。"不睡一场对得起周公瑾用的同学计嘛(蒋干什么)……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