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是谁来……大概也猜不到,毕竟具备某些特征的人还是很少的,不然作者菌说个六,能想到什么人?别说,有关六的诗还是很多的,比如:“六鳌不动海岳崇,八柱檠天穹窿倚。”作者菌最近玩了许多孕心良苦的游戏,嗯……不作评价,怎么可以与世俗同流合污呢,作者菌是抵制的,但留不下来也有点可惜,毕竟硬通货在哪里都可以用。巫师的世界充满了名之为污动力的存在,那可真的是污法污天的亚子,开场总是要……画面太美,需要液冷水,不多赘述了。
选冠子(送歌者入闽,用月巢韵)
暝霭迷红,水天笼晓,帆去野潮声急。离鸾独倚,巧燕双飞,忍向东风飘拆。尘销紫曲阑干,筝雁成声,顿成孤臆。叹舟回人远,钿花芗泽,悄无痕踪。
憔悴损,俊赏杜郎,多情荀令,欲写别愁无力。闽星南转,江月西沈,空拟梦来今夕。古驿荒村,谁怜腻粉风侵,松蝉云湿。但断魂烟浪,痴看桥西落日。
选冠子,嗯,可以说是仄韵过秦楼。详情可见过秦楼,大体是一样的,送歌者,如果歌者是一个文明的话,他们一定崇尚和平。但入闽,就可能会存在区域差异,至于月巢,君不闻大河之水天上来……
"暝霭迷红,水天笼晓,帆去野潮声急。"傍晚的烟霭迷红(漫江红)水天恍然如一色相间,笼晓十分,可见帆去远行野潮声急。
"离鸾独倚,巧燕双飞,忍向东风飘拆。"离鸾(凤和鸣泣之时)独倚(孤飞无伴),巧燕才可双飞(字面意思),忍向东风拆散这缘分(不用多说,烧了)。
"尘销紫曲阑干,筝雁成声,顿成孤臆。"尘销不尽,紫曲栏杆(无人倚是不大可能的了)而筝雁(筝柱。因筝柱斜列如雁行,故称)声声,却又顿成孤臆(莫离)。
"叹舟回人远,钿花芗泽,悄无痕踪。"叹时光荏苒舟回人远,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的钿花香气扑鼻,但转眼悄无痕踪。
中场
[《易经》上说:“人的精神元气是实有之物,所谓游魂是精神的变现。”人自受命为人,相貌各异,声音不同,苦乐不均,愚智悬珠,或尊贵或卑贱,或长寿或短命。这都是三世所作之业决定的啊!]
天道、性、命等问题,孔子很少谈论它们。孔子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但他也很难说得清楚具体。然而考察古往今来错综复杂的记载,凭借“三势”,也可以获知个大概。为什么这样说呢?东汉末史学家苟悦曾说:“凡日、月、星辰与精气的变异,这都是阴阳之气的精华。它的根原本是在地,向上生发而达于天。国家政治有所缺失,就会在大地间显现出异变,难道不是这样吗?
[周文王曾问姜太公:“君主做什么事情,有灾祸的应验和鬼神的福佑吗?”太公回答说:“有这种事。君主加重对人民的赋税盘剥,为扩大宫殿而大兴土木,那么就会有疾病流行,霜露就会冻死五谷;君主好大规模地狩猎,而且不管农时,那么这种年份就会多刮大风,庄稼籽粒就不饱满;
君主好破坏名山,堵塞大河,决通名水,那么这种年份就会有水灾伤人,庄稼长不茂盛;君主好打仗,战争没完没了,就会出现日蚀、月蚀,金星运行也会失去轨度。”文王说:“的确是这样啊。”]
现在人们往往说到《尚书·洪范》篇,讲到恶行之验,就有帝尧和商汤时水旱之灾。消灾时却又与此不同,周宣王祈求降雨,夜望银河,慨叹:“银河听不到我的祷告。”《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可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冉伯牛就短寿而死。善恶的报应千变万化,无法用统一的规律去考察,所以无论是自己观察和听别人讲的都感到迷惑不解。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人说天道不分亲疏,总是保佑好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孔子单单推崇颜回好学。可是颜回多次陷入穷困境地,以至糟糠都填不饱肚子,而且早早就短命而死。天之回报好人又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滥杀无辜,甚至吃人肉,肆意暴虐,为所欲为,聚集同伙有几千人,横行天下,竟然高寿而死。这又是遵循的什么规律呢?我真是糊涂了。]
对此,我看是否可以这样讲:孔子曾说“死生有命”,还说“不得其死”,又说“可以侥幸获免”。这是什么意思呢?“死生有命”是正理;“不得其死”是本不该死却死了;“侥幸获免”是本该死却没有死,这都是性命的三种态势。[过去虢太子死了,又被扁鹊救活了。扁鹊说:“我并不能把死人治活,我只能治活那些可以活的人。”
然而假如虢太子不遇上扁鹊,也是治不活的。假如病人膏育,就是象医和那样的神医也是治不活的。所以说,“死生有命”是正理。“不得其死”和“侥幸获免”是偶然。这就是荀悦所说的性命的三种态势的道理。
杨雄在《法言》中说:有人问:“人的寿命可以延长吗?”杨雄回答:“有道德的人,寿命可以延长。”又问:“颜回、冉伯牛的品德很高尚了,为什么寿命不能延长呢?”杨雄回答说:“他们的品德生来如此。假若颜回不仁,冉伯牛不义,连那样的岁数也活不到,又怎么能延长寿命呢?”又问:“可是不仁不义的人也有长寿的。”杨雄回答:“那是因为他们虚妄,可君子却不会虚妄啊!”]
把这个道理,加以类推到教育导百姓的问题上,也是如此。人有不待教育化导而自然成为良善的人的;有必经教育化导才能成为良善之人的;也有虽经教育化导,却最终不能成为良善之人的。
所以孔子才说唯有上智和下愚两种人是不能改变的,而普通人则是既可经教育化导而向善,也可能因化导的错误而向恶。[《左传》上说:“能向善的人不断积累,必然得到福佑;不能向善的必然走向败亡而取祸。”这就是可以向上为善,也可向下为恶的意思。]把这个道理加以类推,引到天道的问题上,也同样如此。
"憔悴损,俊赏杜郎,多情荀令,欲写别愁无力。闽星南转,江月西沈,空拟梦来今夕。古驿荒村,谁怜腻粉风侵,松蝉云湿。但断魂烟浪,痴看桥西落日。"
憔悴损,不堪杜郎俊赏(赢得青楼薄幸名)多情人何限荀令,想要写别愁离绪却无从下笔。闽星南而去(是别离在眼前)江月又西沈下,恐梦中似拟今夕。
古驿(街亭)荒村(野外),谁怜腻粉(敷面红妆)风侵(搏去),松蝉(在叫)云湿。
"但断魂烟浪,痴看桥西落日。"此世怎少痴情人。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