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腋毛……嗯,没有才怪,古人头发那么长,表里如一的话,腋下没点什么牵挂,那还能行。可能会经过特殊的处理,但古代人所喜欢点的科技点,可能只是简单的掩盖下去罢了,好玩者还有……之类的,看的书多了,自然会明白。
人类……极其受那些已经成为社会表达工具的特定语言的支配。想像一下,如果一个人可以不使用语言就能够从本质上适应现实世界,语言仅仅是解决具体的交流和反映问题时偶尔才用到的方式,我们会发现,这只能是一种幻想。事实上,“真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基于群体的语言习惯形成的。
作者菌就不说是从哪摘下来的,有一点确实,世界是什么,没有认知的话,它又会作为什么存在。想不明白就是想不明白,想明白了的都物理超度了,留下来一大堆问题,还有一个必死的结局(别推背,算下去)。
水调歌头(咏弄花香满衣)
梦足芙蓉曙,步入牡丹丛。试将枝叶枚数,宠紫与娇红。如诉如歌体态,轻暖轻寒天气,春色把人烘。百斛沈檀味,两腋麝兰风。
春衫透,罗袜沁,暗回中。芳心能有多少,一点束千重。只恐游丝行露,漫惹狂蜂轻蝶,珍重惜仪容。兰蕙修芳佩,苹藻荐公宫。
水调歌头,可以算是一个系列了吧,咏,给作者菌的话,当然是咏有缘人不在,必须要透出那种聪明绝顶,天下我一人足矣的态度。像弄花香满衣,沾惹什么世间红尘,粉红骷髅,佛我重生(来缘都有了)。
"梦足芙蓉曙,步入牡丹丛。"梦足那就是睡够了,芙蓉花开,曙光明媚,恰逢此时不如……步入牡丹花丛,游赏一番也甚不错。
"试将枝叶枚数,宠紫与娇红。"便试着将那枝叶一一列举(得少失多)。宠爱姹紫嫣红一色春,如何能不爱呢,这般景态,实属难逢。
"如诉如歌体态,轻暖轻寒天气,春色把人烘。"像是在述说着什么,又像是在歌唱着什么。体态翩翩作舞,轻微的暖,轻微的寒,交错相缠,是春色把人烘烤,乐于此道。
"百斛沈檀味,两腋麝兰风。"百斛,也算得上许多沈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有味,两腋下更附麝兰风味。
中场
宋朝时南山的寺庙中有座石佛,有一年传说石佛的头放出光芒,远近各地男女信徒都聚集围观,日夜杂处在一起,地方官畏惧神灵,不敢禁止。程颢一到,就质问和尚说:“我听说石佛每年会出现一次光芒,真的吗?”和尚说:“真的。”程颢告诫他说:“等下次再出现光芒时,一定要先告诉我,我如果有职务在身不能前来,也一定拿佛首回去看。”从此不再听说石佛的头有光芒出现。
唐朝狄梁公(狄仁杰)任度支员外郎时,天子将幸临汾阳,狄梁公奉命准备酒宴。并州长史(府吏的首长)李玄冲认为路经妒女祠,地方传说说有盛装车马经过的人,一定会刮风打雷,因此想避开这条路,打算另外修。狄梁公说:“天子驾临,大批车驾人马跟随,风伯为他清理尘垢,雨神为他洗刷道路,什么妒女敢伤害天子?”李玄冲因此打消念头,果然没有任何特别的事发生。
苏东坡任扬州知州时,有一天晚上,梦见在山林之间,看见一头老虎来咬他,苏东坡正紧张恐惧时,有一个人穿着紫袍、戴着黄帽,用袖子保护苏东坡,大声叱喝老虎离开。天亮后,有个道士来拜见苏东坡,说:“昨天晚上你没有受惊吓吧?”苏东坡大骂说:“鼠辈,竟敢如此,我正打算抓你来杖责一番,我难道不知道你昨夜来施用邪术吗?”道士吓得赶快离开。
唐朝人魏元忠尚未显达时,家中有一个婢女出去汲水回来,看见老猿猴在厨房里看火,婢女惊奇地告诉魏元忠。魏元忠不慌不忙,缓慢地说:“猿猴同情我没有人手,为我煮饭,很好啊!”又曾经叫仆人,仆人没有答话,而狗代他呼叫。魏元忠说:“真是孝顺的狗,为我代劳。”
一次魏元忠曾在家中独自坐着,有一群老鼠拱手站在他的前面。魏元忠说:“老鼠饿了,来向我求食物。”就命令人拿食物喂老鼠。夜半时有猫头鹰在屋顶鸣叫,家人想用弹弓赶走它,魏元忠又阻止他们说:“猫头鹰白天看不见东西,所以在晚上飞出来,这是天地所孕育的动物,你把它赶走,要它到哪里去?”从此以后,家人就见怪不怪了。
宋孝宗乾道四年,人民缺乏粮食,朱熹求救于州府,借到常平米六百石来施救。夏天从社里的谷仓借米粮,冬天加利息偿还。歉收时免除一半利息,大饥荒时利息全免。十四年后,六百石米全数还给州府,尚有储米三千一百石,作为社仓,不再收利息。所以虽然遭到歉收,人民也不担心缺乏粮食。孝宗于是下诏,使朱熹的社仓法在各路推行。
陆象山(名九渊)说:“社仓固然是为农民的利益着想,然而要常年丰收,这种制度才可保持长久,如果不是可常年丰收的田地,一遇到歉收,则社仓的米只有借出而没有收入,来年播种时缺少种子,仍然没有办法施救。不如同时设立一个平籴仓,丰收时买入米粮,防止价贱伤农的祸害;歉收时出售米粮,以防止富家囤积粮食,抬高价格来获取暴利。
把买进来的米粮分存两个仓库,其中一个仓库的存粮保留起来,不随便使用,以为歉收的年头所用,用这种方法来替代动辄匮乏的社会,显然比较实用。顺从人民的方便,是社仓法;强制人民听从的,则是青苗法。是因为前者主张利民,后者主张利国的缘故。”
当今官吏积存谷物的方法,也是社仓的遗训。然而所积的只是纸上的空言,一半已被负责官吏据为己有,一半变成朝廷非正常调用的钱粮来源。一碰到荒年歉收,除了摇头叹息,一点办法也没有,还不如不要设置,单纯的把谷物留在民间的好。唉!
何良俊(明,松江华亭人,字元朗)《四友斋丛说》说:“当今地方首长的真正德政,当务之急是将各项赃款及罚银,督促各府县隶全数购买谷物。犯徒刑、流放以下的罪犯,准他们用谷物来赎罪。大致上大县每年要买谷一万石,小县要买五千石。两直隶巡抚之下有一百个县,则每年就有七十多万石谷物。
累积三年之后,就有两百多万石了。如果遇到一个县有水旱灾,就向无灾害的县通融借贷,来年丰收补还,则各地百姓就免于流离逃难,而朝廷对那些供应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税收地区,也永远不需忧心荒年歉收的问题。最大的德政,没有比这样更好了。”
"春衫透,罗袜沁,暗回中。芳心能有多少,一点束千重。只恐游丝行露,漫惹狂蜂轻蝶,珍重惜仪容。兰蕙修芳佩,苹藻荐公宫。"
春衫有多薄呢?汗水轻易湿透,罗祙更沁水沾花,暗自回转。芳心已付神仙侣,有多少,一点束千重(九九八十一去八存一)。
只恐游丝(蛛网之内)行露(嗯,有点故事的是文君之于长卿,绿珠之事季伦),漫惹狂蜂轻蝶(采花二人组),珍重惜仪容(门面)。
"兰蕙修芳佩,苹藻荐公宫。"苹与藻,祭祀谁呢?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