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夜深花不睡,嗨什么?难道是……难不成花儿也会月光作用了。当然,有幸做过花花草草的人,一定会有熬夜的被动吧。就是那种明明很能睡,但不分昼夜的感觉,瞌睡之时便上床,要卷起来的。
嗯,来自半佛的短文:每到高考季,衡水中学总是充满争议。今年由于张同学的演讲,争议格外激烈。赞美的人会说衡水中学给了很多普通孩子机会。批评的人会说衡水中学是把教育做成了流水线,是带头卷的奋斗某。不过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大家是都很羡慕衡水,起码教育从业者都很羡慕。
这种高考工厂的产能,放在教育圈确实是独树一帜的。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隔三岔五就要去朝圣、试图去取到真经的高中校长不计其数。衡水大佬说过一句话,衡水是他们学不走的。
抛开【学校】这个概念,从一家商业机构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衡水中学,他们的整个运营模式比其他学校要高效不止一个数量级,他们是系统层面的领先。获客,筛选,中台,执行,品宣,渠道,资本合作,全面开花。
很多学校只学会了低头卷,说真的,没有意义。卷重要吗?重要,但卷只是整个链路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要管理严格,只要把人当机器,哪个学校都可以卷。
这不是核心竞争力。一家能对同行进行碾压的公司,必然是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高考竞争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是考分。而是基于总分固定情况下的筛选。
以前吧,还是有不少机会的,只要能做到。现在,你是在努力,但别人,只要没躺下,就会一直卷,互相再知明情况后,总会有许多雨后小故事。
踏青游
濯锦江头,羞杀艳桃秾李。纵赵昌、丹青难比。晕轻红,留浅素,千娇百媚。照绿水。恰如下临鸾镜,妃子弄妆犹醉。
诗笔因循,不晓少陵深意。但满眼、伤春珠泪。燕来时,莺啼处,年年憔悴。便除是。秉烛凭阑吟赏,莫教夜深花睡。
踏青游,踏青:也称“踏春”,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民情,指初春时到郊外游乐,一般在上巳节(阴历三月三)清明前后。调见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所辑北宋苏轼词。词中有“踏青游”句,取以为词调名。调名本意即咏春天的踏青游乐活动。
《词谱》卷二十一列苏轼《踏青游·改火初晴》为正体,又列别体三种。变体一、二皆双调八十四字,变体三双调八十三字,以《能改斋漫录》无名氏《踏青游·游崔念四妓馆》为代表。有个如鱼得水,存疑。
"濯锦江头,羞杀艳桃秾李。"锦江,岷江流经成都附近的一段。一说,成都市内之浣花溪。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头花柳春)。华美的李花,艳丽的桃花,羞杀之,实爱之。
"纵赵昌、丹青难比。"赵昌,工书法、绘画,擅画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虫。在北宋时期与宋徽宗赵佶齐名,是宋代花鸟画坛的杰出画家。很厉害,但纵是他的丹青妙笔也难比当下。
"晕轻红,留浅素,千娇百媚。"这花啊,红晕轻淡,浅浅留素,又含千般娇,百般媚,花中第一流可不是花自称是的。
"照绿水。恰如下临鸾镜,妃子弄妆犹醉。"绿水,虽然颜色那样,但是水中暖的,也恰如鸾镜可自视一般,有妃子,弄妆梳洗,犹且醉心于此。
中场
乙未,辽耶律沙等白马岭,前阻大涧,遇郭进兵,沙与诸将欲待后军,冀王塔尔及穆济以为急击之便,沙不能夺。塔尔等以先锋渡涧,未半,进率骑奋击,大败之。塔尔等及其子华格、沙之子德琳、令衮图敏、详衮唐古俱殁于阵,沙等几不能出,会耶律色珍以救兵至,万弩齐发,宋师乃退。沙、穆济仅以身免。北汉主复遣间使赍蜡丸赴辽,进捕得之,徇于城下,城中气始夺矣。
命知府州、闲厩使折御卿、监军、供奉官晋阳尹宪分兵攻岚州。
丙申,左飞龙使史业破北汉鹰扬军。
癸卯,河东城西面转运使刘保勋为陕西北路转运使,代雷德骧也。德骧调发沁州军储后期,诏劾德骧,命保勋等兼领之。
乙巳,夏州李继筠乞帅所部助讨北汉。
诏泉州发兵护送陈洪进亲属赴阙。
夏,四月,己酉朔,岚州行营与北汉军战,破之。庚戌,盂县降。
以石熙载为枢密副使。
辛亥,北汉驸马都尉卢俊,自代州驰状于辽告急。辽人败衄之馀,不能再发兵救。
壬戌,车驾发镇州,幸太原。
折御卿克岢岚军,获其军使折令图。
甲子,解晖等攻隆州,西头供奉官袁继忠、武骑军校许均先登,陷之。
己巳,折御卿克岚州,杀其宪州刺史郭翊,获夔州节度使马延忠。
庚午,帝至太原,驻跸于汾水之东。辛未,幸城西面,按视营垒攻具,慰劳诸将。以手诏谕北汉主使降,传诏至城下,守陴者不敢受。
壬申,夜漏未尽,帝幸城西督诸将攻城。天武军校荆嗣率众先登,手刃数人,足贯双箭,中手砲,折碎二齿,帝见之,亟召下,赐以锦袍银带。嗣,罕儒兄孙也。先是帝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剑舞,皆能掷剑于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见者无不恐惧。
会契丹遣使修贡,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数百人袒裼鼓讠喿,挥刃而入,跳掷承接,曲尽其妙,使者不敢正视。及是巡城,必令舞剑士前导,各呈其技,城上人望之破胆。帝每擐甲胄,犯矢石,指挥戎旅,左右有谏者,帝曰:“将士争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
诸军闻之,人百其勇,皆冒死先登,凡控弦之士数十万,列阵于乘舆前,蹲甲交射,矢集太原城上如胃毛焉。捕得生口,云北汉主城中市所射之箭,以十钱易一矢,凡得百馀万,聚而贮之。帝笑曰:“此箭为我蓄也。”及城降,尽得之。
"诗笔因循,不晓少陵深意。但满眼、伤春珠泪。燕来时,莺啼处,年年憔悴。便除是。秉烛凭阑吟赏,莫教夜深花睡。"
诗笔,顺其自然呢,还是逐因求果呢,于境界深处,当不知杜少陵其意,等级差太多。但是,满眼伤春也有,珠泪之下,实共情乎?
燕子来时,早莺啼处,总归是年年见得憔悴,这是不变的。便除去…称是,大概也只有:
"秉烛凭阑吟赏,莫教夜深花睡。"漫漫长夜,你我多想些,不就有火花了。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