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有位张式(九八九至一○五○),字景则,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一作仙游(今属福建)人(《闽诗录》丙集卷二)。真宗天禧二年(一○一八)进士,一作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同上书)。授闽县主簿。历知虔、濠、寿、岳四州。皇祐二年卒,年六十二。事见《王文公文集》卷九二《司封郎中张君墓志铭》。
再说位张敬夫,张栻,字敬夫,号南轩,理学宗师,“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与朱晦翁、陆象山、吕东莱同时而齐名,宰相张浚之子,仕至右文殿修撰。这位张栻又来自今天要讲的词,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朱熹。
先讲段故事:写了篇《江陵府曲江楼记》时,朱熹并没有在荆州,而是在担任南康知军一职。朱熹接到朋友张敬夫的来信,邀请自己为曲江楼写一篇记文。张敬夫在信中说:在自己任职的荆州,由于一堵高墙阻挡了学校,便命人把墙凿开修路,并在旁边修建了一座楼台。
楼台建好后,张敬夫登楼远眺,只见江河浩瀚、湖泊相连,烟岚迷濛、云气昏暗,不禁想起了唐朝宰相张九龄曾经被贬荆州,写下的一首《登郡城南楼》诗。
张九龄曾写诗中感叹,虽然自己在仕途上遭受了打击,但仍然不忘国家、心系天下。
张九龄是岭南曲江人,后人们都把张九龄称为“张曲江”。而张敬夫此时登楼眺望,不由地与几百年前的张九龄产生了共鸣,于是把这座新建的楼台命名为“曲江楼”。
想当年,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时,虽然没有见过实景,至少还有一幅《洞庭晚秋图》作为参考。但如今,朱熹凭着这么一封信,就要作一篇“记”,还是有些难度的。于是,朱熹另辟蹊径,从前人的“由景抒情”改为“由事说理”:
先是大概描述了张敬夫为什么要修建这座楼、为什么要取名为“曲江楼”,然后由张敬夫与张九龄产生共鸣的事情转入说理。
我们都知道,朱熹向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一直都存在的,张九龄和张敬夫正是体会到了这一点,才会在相隔数百年后,产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会超越时间限制,同样也能超越距离——包括朱熹自己,在读张九龄的诗文时,同样也会掩卷叹息,感叹频频。
再加上读了张敬夫的来信,朱熹便产生了神往之情,特别想与张敬夫同等曲江楼,指点江山,纵论古今。
朱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与张九龄、张敬夫一样,都觉得合乎实际地辨别是非是稳固不变的天理,也是人心不会停止思辨的内容。
对于朱熹的理论,我们暂且不妄加评判,就这篇文章而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给人之感截然不同。包括朱熹自己也在文章中说,自己无法像范仲淹那样,描写群山江流、风光景物,只能是概述了张敬夫的原话之后,加上自己的一番感慨,以便后世君子赏读。
嘛,关系不复杂,但就是有下面这首词: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朱熹)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是谁?可能两人都是,不过详细的内容不可得知了,是有论文的,不过存疑居多,有机会再说些吧。
雪与月两两相映,各借光明,水与石,有接触便参与力的做功,所致互相悲鸣(击乐)。不知道那岩上所生枯木,今夜若为情,为谁倾。
应见得尘中胶扰(扰乱,尘中等胶扰,念此将焉从),便道山间空旷(空则有),与么(犹这么,如此)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有则空),填□题,什么水不流行?答对了就可以得到一首完整的词。
中场
辽师至瀛州,范廷召自中山分兵御敌,结方阵以出,辽梁王隆庆问诸将谁敢当者,萧柳曰:“若得骏马,则愿为之先。”隆庆授以中骑,柳揽辔谓诸将曰:“阵若动,诸君急攻。”遂驰而前。阵少移,隆庆乘势攻之,廷召军遂乱。柳中流矢,裹创而战,众皆披靡。
先是廷召乞援于高阳关,都部署洛阳康保裔即选精锐赴之。壬午,至瀛州西南裴村,廷召约以诘朝合战。及夕,廷召潜师遁,保裔不之觉。迟明,辽师围之数重。
左右请易甲突围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此吾效死之日矣!”遂大呼决战,凡数十合,兵尽矢穷,士卒以劲弩击敌,杀伤甚众,而援兵不至,与部将宋顺俱被执。高阳关钤辖张凝,高阳关副部署李重贵,率援兵从后至,亦为辽师所围,力战,乃得出。辽师遂自德、棣济河,掠淄、齐而去。
帝初闻保裔被擒,密诏走马承受太原夏守赟廉问,守赟遽言保裔定死。于是优诏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馀子孙悉加秩,又遣使存问其母。继英奉告命,泣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免罪及孥,幸矣,顾蒙非常之恩!”帝慰劳之。
乙酉,镇、定、高阳关路行营都部署傅潜、都钤辖张昭允并削夺官爵,潜流房州,昭允通州。潜子内殿崇班从政、从范亦除名,随父流所,仍籍其家。钱若水等议潜等罪当斩,诏特贷其死,中外无不愤惋。
"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熹起披衣,怀民亦……嗯,起床没什么事,看看天上银河,清冷的月光,嗯,有露更晚,所思在千载(寥寥)之外。此事此时此刻,原本分明确切,答案都是现成的。
若向乾坤,天地卦驳,梅花易数,总会有新词的。便相信行藏无间(有迹可循),处处总圆成(佛教语。成就圆满。后转指现成自然)。记取渊冰(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遂以“渊冰”喻危险境地)语,莫错定盘星(原指戥子或秤杆上的第一星儿,重量为零。多用以比喻正确的基准或一定的主意)。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