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要:千古照林峦的,之前有讲到过,就以刘知郡生朝来作为朱文公的第一首词了。朱大人事例不少,出生面相就不一般。朝建炎四年农历九月十五日(一一三零年十月一十八日),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朱松)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一一四七年),朱熹十八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绍兴十八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先到这里,讲个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相传,朱熹为避“伪学”之祸,路过山下村,在茶馆歇息。茶馆主人是个年近半百的妇女,膝下仅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名叫“下山”。这下山自幼好学,终日手不释卷。朱熹既是一代大儒,自然喜的是读书郎,爱的是栋梁材。他沉吟一会,从身上摸出一枚通宝,笑着吩咐道:“替我办九样下酒菜来。”女主人接铜钱在手,心里像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区区一枚铜钱如何端出九碗菜?怔怔地愣在那里。下山见母亲受窘,抓起铜钱说:“妈妈,我有办法!”
下山如飞窜出茶馆,不一会儿,只见他提着一把韭菜喜眉笑眼地站在朱熹面前。朱熹见状,忙把下山搂在怀里,抖动着花白胡须,高兴地流出泪水。原来,“韭”与“九”同音,朱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验证下山的才学。朱熹住了一夜,第二天带走了下山,悉心教授。那下山不负师教,高中进士,官拜两浙路提点刑狱。他为感激朱熹提携教诲之恩,在茶馆原地修起一座“朱子祠”,内供朱熹牌位。春秋两季,乡人顶礼膜拜,遗迹至今尚存。
满江红(刘知郡生朝)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满江红,调名来源说法不一。一说调名咏水草。满江红是一种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作满江红。一说调名咏江景。
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词有“日出江花红胜火”之句,描绘太阳出来光照江水的美丽景象。一说调名咏曲名。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和清冯金伯《词苑萃编》等书记载,唐朱庆余志怪小说《冥音录》中载有“上江虹”曲名,后转易“上”“虹”二字得《满江红》调名。
是有赏析的
这是一首为好友刘知郡的生日所做的抒怀之词。文中表达了对刘知郡隐居生活的赞羡以及和好友相聚的欢乐之情。
上片描述了刘知郡的隐居生活情形,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词人对好友的思念和赞美之情。开篇以“秀野诗翁”起笔,深情地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与尊敬。故乡的人和故乡的山一样,别离已十年了,速速命人驾好车马,前去看望老友。
“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这是运用想像,浓墨重彩地描绘府宅的环境和生日宴席的场景。朱门高墙,绿槐环绕,新路交错,清幽的环境,在雨后初晴的傍晚仍是暖意洋洋,灯光盈盈,佳酿芳香,珍美的酒宴令人陶醉。更有辞藻华丽的诗文,写尽江天、春色的宜人美景,在席间流传。
下片写“尊前现在,镜中如昔”的情景,抒发极度欢乐的情感。“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这是实写和家人在途中的情景。穿过里社,携带着儿侄,谈论着往日的生活情形,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以下又转入想象,高兴的是,把酒问盏,镜中人仍是两鬓青青如烟树绿,双眸好比寒潭碧。这是对超然物外的隐居生活情境的高度浓缩与赞美。“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结句直抒胸臆,只等一年、一度、一归来,与诗翁相聚,和诗畅饮,那是多么欢乐的事情啊!
词人运用丰富的想像和虚实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秀野诗翁”“故山”“朱门”“绿槐新陌”“好雨初晴”“春色”“烟树”“寒潭”等色彩鲜明的意象,生动地描摹了一幅怡然自得的隐士生活图画,也是作者思想感情最直白地再现。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