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一个词:瓜田李下,这又是瓜又是李的,田里树下,不甚知意。便有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
怎么,小人度君子,长生不知期。
《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握发”作“一沐三捉发”。握发吐哺,就是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简化而来。意思是,洗一次头,要三次握住头发,中止洗头来接待士人。吃一顿饭,要三次把食物吐出来,来回答士人的问题。这种现象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周公勤于政事,寝食不安;二是周公礼贤下士,接待贤士特多。后世常以此形容求才殷切,礼贤下士,争取人才。
如《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对公孙述不礼贤下士不满,对同伴说:“天下雄雌未定,公孙(述)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亦或以此说明勤劳国事。如王充《论衡·书解篇》:“文王日昃不暇食,此谓演《易》而益卦。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改法而制。”说他们虽然极忙,还能著书一立说。三国曹植《君子行》:“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更应首句: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君子应该防患于未然,不要让自己置身于容易引起嫌疑的处境中。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避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造成不必要的嫌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警觉,避免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
朝中措(为云庵寿)
年年重午近佳辰。符艾一番新。满酌九霞奇酝,寿君两鬓长春。
闺中秀美,何如赋得,林下精神。早办荆钗布袖,共为云水闲人。
北宋新声,属黄钟宫。朝中,即朝廷,为帝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亦用作中央政府的代称。欧阳修词为创调之作。北宋嘉祜元年(一零五六年),欧阳修任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充使馆修撰,为送友人刘敞守扬州而作。
欧公曾于庆历八年(一零四八年)知扬州。《嘉靖维扬志》卷七:“平山堂在州城西北五里,大明寺侧,庆历八年欧阳修建;江南诸山,拱列詹下,若可攀取,因目之曰平山。”此调为换头曲,前段流畅,后段稳重,声韵平和,宜于表达较严肃之主题。李祁词有“初见照江梅”句,名“照江梅”。韩滹词名“芙蓉曲”。又有“香动梅梢圆月”句,名“梅月圆”。
午节临,庆贺的氛围又浓了起来。此时,各地的习俗更是一年一度的呈现出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符艾”。所谓的“符艾”,就是用一种特殊的草——艾,制作成老虎的形状,象征着辟邪、消灾、保平安,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取一些新鲜的艾草,用心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老虎,放在家中或者佩戴在身上,寓意着迎接一个安康、无恙的重午节。同时,人们还会唱起流传千年的民歌小调,如《采桑子》、《插艾》等,让整个节日充满了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一户人家更为特别。那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她的两个鬓角显得格外的长春。不过,这不是因为时间的缓慢流逝,而是因为她有着林下精神,一生简朴淡泊,不饰繁华。
这一天,老太太家里来了不少的亲朋好友,他们都是为了向老太太祝寿而来。在庭院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美食和九霞奇酝,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酒,颜色如同晚霞一般美丽,寓意着天长地久。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共同为老太太的寿辰祝福。
在这个场合,老太太无疑是主角。她穿着简朴的荆钗布袖,但举手投足间却流露出一种别样的优雅和从容。她微笑着接受大家的祝福,也频频举起手中的九霞奇酝,向大家回敬。她的云水闲人身份,在这午节佳辰的场合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而她的闺中好友们,则纷纷送上了一番特别的礼物。其中有一位送了一对精美的耳环,上面镶嵌着珍珠和翡翠,希望可以让老太太的两鬓更加长春。而另一位则送上了一束自己亲手编织的纸花,希望可以让老太太的生活多一些缤纷的色彩。这些礼物虽然价值不等,但都蕴含着深深的祝福和思念。
老太太坐在那里,微笑着接受着大家的祝福和礼物。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她一生的故事。她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坚韧的精神。她用她的行动,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林下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云水闲人。
午节佳辰的氛围在这个庭院里弥漫开来,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共同为老太太的寿辰祝福。而在这个特别的时刻,老太太的存在也成为了整个节日最为闪亮的焦点。她的一生,充满了坚定、从容、淡泊和优雅。她的故事,将会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
老太太的闺中好友们……也不一定是到了岁数的,还有可能是栋梁之材呢。心在跳,是爱情如同燃烧的烈火,谁在笑,不肯说失去了什么。
这是一首以庆祝云庵生日为主题的词。词的上阕写每年重午节都是云庵的特殊日子,他用符艾庆祝,并喝下珍贵的九霞奇酝,祝福他的两鬓长春。下阕则描述了云庵的妻子秀美高雅,她用自己创作的赋表达了对云庵的敬爱,并希望他们能成为闲散云水之友。整首词充满了对云庵的祝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夫妻生活的美好祝愿。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