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位:黄子功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24/4/21 20:00:01 字数:2024

一觉醒来,错过的要比思考的多啊。昨天睡懵了,提前发了,真是手顺。今儿个又是饱来觅睡,睡起……真没买什么奇怪的东西。

货到付款就大事不妙了,今来者黄子功,身名不明,想要更多,得等以十记年以后了。

《春秋左氏传》上说:“惊蛰时要雩祭。”又说:“龙星出现要雩祭”,惊蛰与龙星出现,都在二月,春天二月雩祭,秋天八月也雩祭。春雩是为谷苗祈求雨水,秋雩是为谷穗祈求长得饱满。现在祭祀灵星,就是过去秋天举行的雩祭。

春雩废除了,秋雩还存在,所以现在对灵星的祭祀,就是每年的雩祭。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这是称赞曾点的说法,想用雩祭来调和阴阳之气,所以赞同他的想法。

假如雩祭不符合正道,曾点想那样做,孔子应当反对,就不该赞同了。樊迟随孔子出游,对鲁国的雩祭有所感触而求问于孔子,这是批评鲁国不崇尚德行而光知道一再搞雩祭。

雩祭,很古以前就有的。所以《礼记》上说:“雩祭,是祭祀解除水旱灾害。”自古就有雩礼,所以孔子对此不讥刺,而董仲舒发挥了它的大义。如果是这样,雩祭,是祭祀之礼。雩祭符合礼,发大水就击鼓献上牲畜祭祀土地神,这也是符合于古礼的。

符合于礼就不会错,这是应当举行雩祭的第一条理由。按照礼的规定,祭祀土地神,报答它生长万物的功德。土地宽广遥远,难得普遍祭祀到,因此建立一个社作为供奉土地神的场所,一心一意地供奉它。

造成水旱灾害的是阴阳之气,它充满天地之间,难得全部祭祀到,所以修建祭坛设立牌位,恭恭敬敬地祈求,仿效祭祀土地神的道理,这是消除灾害,恢复正常状况的办法。

把对待活人的办法推行于事奉死人,把对待人的办法推行于事奉鬼神。阴阳精气,也许像活人一样能饮食吧,所以供奉芳香的祭品,奉献可口的祭品,诚心诚意,希望能对自己的供奉给予报答。

从推行祭祀社神方面说来,这是应当举行雩祭的第二条理由。一年中阴阳之气调和,灾害不发生,尚且还要举行雩祭。现在祭祀灵星是依照古代的雩礼。何况一年中阴阳之气发生了变化,水旱灾害经常出现,君主的惊惧,必然是很痛切的。

虽然有了对灵星祭祀,仍然要再举行雩祭,唯恐只有前一项祭祀还不够周到,这就是一祭再祭的含义了。期望消除灾害带来的损失,获得庄稼丰收的报答,这是应当举行雩祭的第三条理由。

水调歌头

绾纤钓台下,敛衽谒严陵。石矶封藓,一笑挟策独先登。山献修蛾几抹,江绕青罗千顷,今古富春声。行有二三子,心迹喜双清。

吊羊裘,追往躅,尚仪型。丹青洒落三反,谁动紫垣星。重袖调元大手,归傲纶巾一线,志不在寒鲸。千载仰风节,鸿鹄自冥冥。

在如诗如画的富春江畔,一位文士身着素雅之服,腰间轻束纤细钓竿,缓步而至严陵钓台之下。他敛衽深深一拜,以示对这位高隐之士的敬仰之情。严陵钓台,历经岁月洗礼,石矶之上苔藓密布,古意盎然。然而,面对此景,他并未因历史的厚重而却步,反而嘴角含笑,率先拾级而上,手中紧握竹简,步履坚定,显现出超脱尘俗、勇攀高峰的独立精神。

举目远望,山峦如修长的蛾眉,层叠起伏,几抹翠色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描绘的水墨画卷。富春江则如一条青罗带,千顷碧波环绕其间,潺潺流水声穿越古今,讲述着富春江畔的悠长故事。置身于此,文士身边有二三同道好友相伴,他们皆心怀纯净,乐于在山水之间探寻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清净,共享这份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和谐。

漫步于严陵故地,文士心中涌起对严光的深深怀念与追慕。当年严光披羊裘垂钓,其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风范,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楷模。他遥想严光当年,如何以超凡脱俗的姿态,独立江畔,以鱼竿为笔,以江水为纸,书写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此刻,他虔诚地追寻着严光的足迹,希望能在山水之间,找到那份遗世独立、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以此为鉴,砥砺自己的品格。

思绪飘渺间,文士不禁想到那些历史上同样洒脱不羁、志趣高远的文人墨客。他们的才情犹如泼墨挥毫,豪放不拘,其人格魅力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夜空。他们中有治国安邦、调和阴阳的大手笔,也有功成身退、归隐山林的智者。他们或以纶巾遮面,或以寒鲸为伴,但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其志向皆非世俗名利,而是追求内心深处的自由与超脱。这种风骨,跨越千年,仍令人仰止不已。

最后,文士的目光投向远方,只见鸿鹄振翅翱翔,直入云霄,那孤傲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天际。鸿鹄象征着高远之志,其志向高洁,翱翔九天,不畏风雨,不惧孤独。这正是文士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虽身处红尘,心却向往着鸿鹄般的自由与高远,即使历经世事沧桑,也要坚守初心,保持内心的清澈与纯净,如同鸿鹄一般,翱翔于天地之间,让灵魂在冥冥之中,与宇宙、与永恒相接。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描绘文士探访严陵钓台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古代贤人的追慕之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他渴望在山水之间寻得心灵的净土,效仿严光等先贤的风范,追求内心的清明与自由。同时,通过对鸿鹄形象的借喻,表达了他超越世俗、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出文人士大夫独特的文化情怀与人生追求。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