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位:勿翁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24/5/1 20:00:01 字数:2305

乃翁心里,没想到有如此这般事呢。找人名,找词,不得。找个有关话题,端午和(贺)新郎,搭不搭先不说,哪个更凉些?!

尧在位时遭受洪水之灾,这是《春秋》上记载的大水。圣君尧知道了此事,不对神祷告,不改变政治,派大禹去治理洪水,所有的河流都疏通向东流去。尧派大禹治水,好比水肿病人求医治病。然而尧在位时的洪水,是天地的水肿病;大禹去治水,好比是洪水的良医。

解释《春秋》的人怎么能改变这个事实呢?攻击土地神的做法,不符合于事理。久雨不止,祭祀女娲,在礼制上哪里见到过呢?伏羲、女娲,都是圣人,抛开伏羲而祭祀女娲,《春秋》上没有讲过这件事。董仲舒这种祭女娲的建议,其理由是什么呢?

《春秋经》上只是说到“击鼓”,哪里说是“攻击”呢?解释《春秋》的人见有“鼓”字,就认为是“攻击”了。讲到击鼓未必就是攻击,解释者的用意和《春秋》经文有区别。

“季孙氏比鲁国的公室还富裕,冉求却又帮他实行田赋制度,替他增加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学生可以公开攻击他。’”攻的意思是责备,是斥责他。因此六国用兵相互攻战的事例,是不能用来指责攻社这件事的。

这种说法又不对了。以卑下的身份去责备尊贵的人,是逆礼行事。或许是按照天意来谴责土地神吧。君王把土地当作母亲来侍奉,母亲有过错,儿子可以按照父亲的意志来谴责母亲吗?

下对于上,应该用“谏”。这样做,是臣和子应遵守的礼节;斥责,是君王应遵守的礼节。违反礼节,怎么去行动呢?按照礼仪,击鼓是用来助长呐喊,使声音更响亮的。古时候,君王将要外出,就要撞钟击鼓,本来是用来警戒臣民的。一定要把击鼓说成是攻击土地神,这就等于把钟响鼓鸣说成是攻击君王了。

贺新郎(端午和前韵)

庭外潇潇雨。对空山、再度端阳,悄无情绪。旧日文君今瘦损,寻旧曲、不成腔谱。更不周郎回顾。尚喜庭萱春未老,捧蒲觞、细细歌金缕。儿女醉,笑还语。

醉余更作婆娑舞。又谁知、灵均心事,菊英兰露。最苦当年哀郢意,因甚夫君未许。却枉使、蛾眉见妒。在再章台才十载,笑关河、失报应旁午。愁读到,楚辞句。

这首词以端午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词的开篇“庭外潇潇雨”,便以雨声起兴,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暗示词人心境的凄凉。接着,“对空山、再度端阳,悄无情绪”,点明时间是端午,而词人面对空旷的山野,心中却失去了往日节日的欢愉,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失落。这里,“空山”不仅指自然之景,也隐喻着词人心中的空落与寂寞。

“旧日文君今瘦损,寻旧曲、不成腔谱”,此句借古喻今,用“文君”(可能暗指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人物,如卓文君)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自身精神或身体状况的衰弱。同时,“不成腔谱”比喻记忆中美好的旋律已无法重现,暗示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

“更不周郎回顾”,借用周瑜与小乔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往日知音不再、无人理解的悲凉。“尚喜庭萱春未老”,转而以“庭萱”(即母亲或家中长辈)象征家的温暖与希望,尽管个人情感世界荒凉,但家庭的温馨仍给予他一丝慰藉。

下片开始,“醉余更作婆娑舞”,词人在醉酒后翩翩起舞,看似放纵自我,实则是一种内心痛苦无处宣泄的表现。“灵均心事,菊英兰露”,这里“灵均”即屈原,借屈原之志,表达自己忠贞不渝却不得志的悲愤。屈原流放时的哀伤与自己当前的遭遇相呼应,体现了词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最苦当年哀郢意,因甚夫君未许”,再次强调内心的苦楚,对为何不被重用的不解与无奈。“却枉使、蛾眉见妒”,用“蛾眉见妒”的典故,比喻自己因才华出众而遭人嫉妒,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人命运的多舛。

“在再章台才十载,笑关河、失报应旁午”,此处“章台”代指京城,词人感叹自己在京不过十年,世事变迁,国家边疆危机四伏,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苦笑以对。“愁读到,楚辞句”,最后以读《楚辞》的愁绪收尾,既是对屈原精神的共鸣,也是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深深叹息。

在那座孤零零的庭院之外,细雨绵绵,如泣如诉,仿佛天地间都在为谁低吟浅唱。又是一年端午,本该是艾草飘香、龙舟竞渡的热闹景象,然而对于词人而言,这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他独立于空旷的山前,望着被雨幕笼罩的远山,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却找不到丝毫节日的气氛,只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与落寞。

回忆起过去的自己,那时的文采风流,如同卓文君般才华横溢,可如今,岁月无情,他的身形日渐消瘦,曾经熟悉的旋律也变得模糊,再也找不回那熟悉的腔调。身边的朋友、知己,一个个离他而去,就像历史上的周瑜,曾经辉煌,却终究难逃被遗忘的命运。词人的心,随着这潇潇雨声,愈发显得冰冷与沉重。

在这份沉闷中,家的温暖成了他唯一的慰藉。母亲的笑容,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如同春天里未凋谢的萱草,给予他一丝丝暖意。他们围坐一堂,举杯共饮,细品蒲酒,词人轻轻地哼唱着古老的曲调,试图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孩子们微醺中带着天真的笑容,他们的无忧无虑,让词人暂时忘却了心头的忧愁,沉浸在短暂的家庭幸福之中。

然而,夜深人静,酒醒之后,那份深埋心底的愁绪再次涌上心头。他独自起舞,舞步虽婆娑,却带着几分醉意的沉重。他的思绪穿越千年,与屈原的灵魂相遇,那份“哀郢”之痛,那份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让他感同身受。他不禁自问,为何自己满腹经纶,却始终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为何忠诚与才华总是被误解和嫉妒所掩盖?

回首十年京华梦,多少次他站在章台之上,遥望边关烽火,渴望为国效力,却只见战乱频仍,边疆告急的消息纷至沓来。他苦笑,笑自己的无力,笑世事的无常。最终,他只能捧起《楚辞》,在屈子的字里行间寻找共鸣,品味那份跨越千年的悲壮与无奈。雨,依旧在下,词人的心,也随着这雨,越下越冷,越下越沉……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