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位:杨守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24/5/11 20:00:01 字数:2065

以初问作别观,是见也是不见。杨守,不具名,查无此人都可行,当然,真没人也就没词,没词句也不影响大多数填过八声甘州的知名人士。历史,恍如一片虚无,有看不见的手在行文流水。

楚王刘英的宫楼尚未修完,野鹿跑上宫殿台阶,事后刘英果然死了。鲁昭公将要逃亡,鸜鹆飞来鲁国筑窝,事后季孙氏赶走了鲁昭公,昭公逃到齐国,于是死在那儿再也没有回来。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时,鵩鸟飞进他的住宅,他打开策数书占卜,书上说:“主人将要离开这里。”

事后他升迁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好骑马,坠马而死,贾谊很悲伤,也生病死了。昌邑王之时,夷鸪鸟停落在宫殿下,昌邑王用箭射杀这些鸟,并把这件事询问郎中令龚遂。龚遂回答说:“夷鸪是野鸟,飞入宫中,是死亡的征兆。”事后,昌邑王果然死了。

八声甘州(寿萧帅参·九月廿三)

问梅边消息有还无,似微笑应人。道近来别有,相家一种,叶叶都新。趁得嫩寒轻暖,七日小阳春。一点和羹意,来做生辰。

锦绣香中开国,向绮霞洞里,暂寄闲身。欠朝家多少,未了底经纶。便如何、偷闲去得,也须烦、妙手略调钧。归来也,恨寻棋局,点检园椿。

这首词以梅花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词人对时事、人生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词句间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对个人命运与国家责任的交织情感,以及对闲适生活与经纶天下的矛盾心理的微妙表达。

首句“问梅边消息有还无,似微笑应人。”以询问梅花的方式开场,既是对自然季节变换的关注,又寓含着对未知消息的期待与微妙的喜悦之情。梅花“似微笑应人”,赋予了自然以人性化的温柔,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喻着希望与生机。

“道近来别有,相家一种,叶叶都新。”这里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新气象,暗示着不仅是季节的更迭,也是世间万物更新换代的规律,象征着变化中的世界充满了新生的力量。

“趁得嫩寒轻暖,七日小阳春。”“七日小阳春”指的是冬末春初短暂而温暖的日子,词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同时也寓意着在艰难环境(“嫩寒”)中仍能捕捉到希望与温暖的乐观态度。

“一点和羹意,来做生辰。”此句借用了《尚书》中“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典故,盐梅在古代被视为调味之物,比喻为治理国家所需的人才。“一点和羹意”意味着词人以自身才华服务于国家,将个人的生日与为国效力的愿望相结合,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下片从个人角度转向国家层面,“锦绣香中开国,向绮霞洞里,暂寄闲身。”描绘了词人在繁忙的政事之余,于美景中暂时放逐自我,享受片刻宁静。这种转换,反映了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与现实责任之间的冲突。

“欠朝家多少,未了底经纶。”直接表达了对国家事务的牵挂与责任感,意识到自己对国家还有许多未竟之事,体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便如何、偷闲去得,也须烦、妙手略调钧。”这里词人自问自答,即使想要偷闲,也无法完全抛开国家大事,需要有人来妥善处理政务,反映出其内心对国事的难以割舍。

“归来也,恨寻棋局,点检园椿。”结尾处,词人设想归隐后的景象,以“寻棋局”象征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生活,但同时“点检园椿”又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完全实现政治抱负的遗憾。

在这片绮丽的春光中,词人身处于梅林之畔,轻轻低语,似乎在与每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交流。它们仿佛听懂了他的心声,以细微的摇曳和那不易察觉的花瓣轻启作为回应,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微笑。这微笑中蕴含着春天的密码,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开始,无论是对于大地还是词人的心境。

近来,他发现周围的世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仅仅是那满树的新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更有一种内在的活力在空气中涌动,那是时代变迁的信号,是国家与个人共同迎接新挑战的气息。在这样嫩寒与温暖交织的“小阳春”里,词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恰逢他的生辰,词人选择用“和羹”之意来寄托自己的愿望——愿以一己之力,如同盐梅之于羹汤,为国家的和谐稳定贡献一份力量。这份心意,既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情表白。

然而,面对如画的江山,词人也不免陷入深思。他在想,自己在锦绣山河中扮演的角色,是否真能在绮丽霞光的洞穴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毕竟,他深知自己肩上背负着未完成的使命,那些关于国家兴亡、百姓安危的“经纶”尚未理清,这让他在享受片刻宁静的同时,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愧疚与焦虑。

于是,他自问道:“即便我能暂时放下一切,享受这片刻的悠闲,又有谁能代替我,用那双‘妙手’调整国家这盘大棋呢?”这样的自我质问,既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最终,当思绪回归现实,词人不禁遥想未来某一天的归隐生活,或许那时,他可以无忧无虑地在棋盘上布局,或是漫步于园中,细细点数那些见证岁月流转的椿树。但这份宁静背后,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与不舍,那是对未能完全施展才华、未能亲眼见证国家繁荣昌盛的深切感慨。

如此,词人在这首词中不仅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画卷,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个人与国家、责任与自由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历史洪流中如何寻找个人定位与价值的永恒命题。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