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赶趟啊,忆往昔岁月那是真的不可多提。菩萨心肠,和凡人自然不一样。今天来者王去疾,字吉甫,金坛人。乡贡进士。入元后,历吉州路、杭州儒学教授,以从事郎镇江录事致仁。有直溪集,不传。
有钟振振教授的词人考,内容更为详细:王去疾,字吉甫,号直溪。南宋镇江府金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生于宋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前。宋乡贡进士。入元后,尝为茅山书院山长。元成宗元贞二年(一二九六)前后,台州路(今浙江省台州市一带)儒学教授。
成宗大德七年(一三零三),已任杭州路(今杭州市一带)儒学教授。武宗至大元年(一三零八)十二月前,曾任镇江路(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总管府录事司录事,阶官已至从仕郞。仁宗延祐七年(一三二零)四月尚在世,卒年必在此后。有《直溪集》。诗集单行者曰《直溪诗稿》。
仁宗延祐七年(一三二零)撰《建康路三茅山崇禧萬壽宫記》,赵孟頫书碑并篆题。英宗至治元年(一三二一)正月建碑于宫。
元·刘大彬《茅山志》卷一三《录金石》下曰:《崇禧万寿宫记》,从仕郎、镇江路录事致仕王去疾为文,前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并篆题。
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二一《跋·茅山崇禧万寿宫碑》曰:右《三茅山崇禧万寿宫记》,元镇江路录事王去疾文,翰林承旨赵孟頫行书并篆额。行书特佳。余得之安成进士彭琉。
清·张照《石渠宝笈》卷三〇《贮·御书房》三《列朝人·书卷上等》曰:元·赵孟頫书《崇禧万寿宫记》一卷。宋笺本,行楷书。卷前署《建康路三茅山崇禧万寿宫记》十二字,款云:从仕郎、镇江录事致仕王去疾为文,前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并篆题。卷后署“延祐六年月日”六字。
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卷一二《元》曰:《茅山崇禧万寿宫碑》,王去疾撰,赵孟頫行书。至治元年。江苏句容。
清·严观《江宁金石记》卷六《元·建康路三茅山崇禧万寿宫记》曰:右碑行书,从仕郞、镇江路录事致仕王去疾为文,前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并篆额。大元至治元年正月十五日建。碑在本观。按,去疾此《记》,元·刘大彬《茅山志》、清·严观《江宁金石记》录有全文,略有异同。
菩萨蛮
吴波深波声急。阑干下瞰鱼龙宅。江北与江南。斜阳山外山。
十洲三岛地。梦里身曾至。今日醉危亭。神仙邀我盟。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仙境的心境。
“吴波深波声急”:此句描绘了吴地(今江苏一带)江面波涛汹涌的景象,“深”字既形容水之深邃,也暗示心境之深沉;“声急”则形象地表现出波浪拍打时的紧迫感,给人一种紧张而又壮阔的感觉。
“阑干”指栏杆,“下瞰”即向下俯视之意。“鱼龙宅”代指江河湖海等水域,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水下的世界比作鱼龙居住的地方,富有神秘色彩。江北与江南这一句点明了地理位置,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跨越地域的情感联系。斜阳西下,余晖映照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氛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地,此处借以表达作者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表明作者曾经在梦境中到达过这样的仙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这里“危亭”可能是指建于高处的亭子,作者在此饮酒赏景,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一句充满了浪漫与幻想,似乎作者真的被神仙邀请结盟,进入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体现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束缚的愿望。
站在吴地的一座高台上,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只见江面上波涛滚滚,波声阵阵,仿佛是大自然最动听的乐章。江边的栏杆上倚着游人,他们向下望去,那深不见底的江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鱼龙的居所。想象中,江水之下,有无数奇异生物穿梭其间,它们或许正好奇地向上张望,试图窥探人间的繁华。
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江的两岸,北岸与南岸遥相呼应,虽被江水分隔,却似心灵相通。斜阳西下之时,天边的云霞如同火焰般燃烧,映照在连绵不绝的山峦之上,形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山外有山,层峦叠嶂,每一座山峰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令人浮想联翩。
还是有首有争议的词,万一似是而非呢,不过不归咱管。
忆旧游(前题分得论字)
正落花时节,憔悴东风,绿满愁痕。悄客梦惊呼伴侣,断鸿有约,回泊归云。江空共道惆怅,夜雨隔篷闻。尽世外纵横,人间恩怨,细酌重论。
叹他乡异县,渺旧雨新知,历落情真。匆匆那忍别,料当君思我,我亦思君。人生自非麋鹿,无计久同群。此去重销魂,黄昏细雨人闭门。
这段词句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对季节变换、人物心理以及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正落花时节,憔悴东风,绿满愁痕。”这一句描绘了春天末尾,花瓣飘落的场景,东风显得格外无力,周围的绿色植物似乎也染上了忧愁的痕迹。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情绪。
“悄客梦惊呼伴侣,断鸿有约,回泊归云。”这句话中,“悄客”可能是指独自行走的旅人,“断鸿”则常用来比喻离散的朋友。整句表达的是主人公在梦中突然惊醒,呼唤着朋友的名字,期待着能够与友人重逢。
“江空共道惆怅,夜雨隔篷闻。”描述了江面上空荡荡的景象,以及夜雨敲打着船篷的声音,传递出一种孤寂惆怅的心情。
“尽世外纵横,人间恩怨,细酌重论。”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沧桑、人间恩怨的感慨,希望能够在酒杯间细细品味这些经历,重新审视过往。
“叹他乡异县,渺旧雨新知,历落情真。”描绘了身处异地的孤独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即便是新交的朋友也无法替代旧日的情谊。
“人生自非麋鹿,无计久同群。”用麋鹿比喻亲密无间的伙伴,表达出人生中很难找到可以长久相伴的朋友,人们总是要面对分离。
“此去重销魂,黄昏细雨人闭门。”最后一句以黄昏细雨的背景,描绘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主人公独自一人闭门不出,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之中。
在这个落花时节,春风已经变得微弱无力,带着一丝疲惫。周围的树木和草地都被覆盖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色,仿佛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过往的忧愁。花儿们随着季节的更迭凋谢,散落在地上,宛如时间的碎片,记录着逝去的美好。此时此刻,整个世界都显得有些凄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伤。
江面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掠过的飞鸟,它们似乎也在寻找归宿。夜幕降临,细雨开始飘落,滴滴答答地敲击着船篷,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这声音伴随着江水轻轻拍打着岸边的声音,共同编织出一曲忧伤的旋律。
在这样的夜晚,主人公难以入眠,他的思绪随着夜风飘散,回到了那些曾经与好友相聚的日子。梦中,他仿佛又听见了朋友的呼唤,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然而,醒来时却只剩下一片寂静,心中的那份空虚无法填补。
他想起了那些远在他乡的朋友,他们曾经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现在各自在不同的地方,但那份真挚的情感并未随时间而淡忘。即便有了新的朋友,也永远无法完全取代旧日的知己。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这条路上,我们总会遇到许多人,有的成为了短暂的过客,有的却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遗憾的是,即使再好的朋友,也无法保证永远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时不得不选择分开。
主人公端起酒杯,慢慢品尝着酒液,每一口都让他想起与朋友们相聚时的欢笑与泪水。他在心中默默地祝福每一个曾经陪伴过他的人,同时也感谢他们给予自己的一切。
最后,当黄昏来临,细雨蒙蒙,他独自一人坐在屋内,听着窗外的雨声,心中满是对往昔的怀念和未来的憧憬。他轻轻地关上门窗,将自己与外界隔绝,任由这份孤独和思念在心头蔓延。在这样的黄昏细雨中,主人公独自坐在屋内,听着窗外的雨声,心中满是对往昔的怀念和未来的憧憬。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