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位:如愚居士,满庭芳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24/9/14 20:00:01 字数:2048

大可不避。春宫门中玉花台,早有树闲知秋来。如愚居士,工书,尝于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在金陵牛头山辟支佛方塔上书满庭芳词,字画类黄庭坚。如愚居士不仅在书法上有所成就,还善于诗歌创作。他曾在明万历年间注解《‌法华经》,并最终在‌韩氏止庵精舍终老。

一般说法讲到古代的人,重视礼义而轻视生命,遇到应该效忠尽义的事情,会清楚地认识到为此而牺牲生命是自己的本分,就必然会赴汤趋锋,至死也不顾惜悔恨。所以弘演的节操,陈不占的忠义,在以往的事例中和他们相类似的人中,书籍中所记载的,丧失性命抛弃身体的人中,这类事情很多,不只一种。

如今社会上的人,贪求私利,苟且偷生,抛弃礼义,非分追求利益,不用礼义互相劝勉,不在操行方面互相激励,礼义被自己废弃了不以为有害,操行被自己所做的事情败坏了也不感到可怕。这些说法是荒谬的。

古代的士和今天的士一样,都具有仁义的本性,那么他们遇上应当效忠尽义的事情都会有奋不顾身的节操。古代有无义的人,当代有树立节操的人,善与恶混杂在一起,哪一代没有这样的事情呢?记载历史的人好推崇古代而贬低现代,重视所听到的古代传说而轻视所看到的现实。

善辩的人则谈论那些古老的事情,写文章的人则写那些时代久远的事情,眼前存在突出的事迹而善辩的人不说它,现实存在异常的事而写文章的人不记录它。如同那位琅琊郡的倪子明,灾荒发生的时候,哥哥将被饥饿的人吃掉,他捆上自己向饥饿的人叩头,请求代替哥哥被吃掉,饥饿的人赞美他的义气,把他们哥弟俩都放掉不吃他们。

哥哥死后,他收养了哥哥的遗孤,对孤儿的爱与自己的孩子没有丝毫差别。灾荒年谷物吃完了,不能同时养活两个孩子,饿死的是他的孩子,而让哥哥的孩子活了下来。临淮郡的许君叔也收养了哥哥的孤儿,岁月荒乱的时候,饿死了他的亲生的孩子,而让他哥哥的孩子活了下来,这与倪子明是同样的义气。

满庭芳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因习业、自当度日,未尝谒见豪贤。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悠然。

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造遮蜴石道,直至水曹边。都系束修已镪,舍为助道安禅。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

满庭芳,清徐釚《词苑丛谈》认为,调名取自唐柳宗元“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见柳宗元《赠江华长老》诗)。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则认为:“《满庭芳》采唐吴融诗‘满庭芳草易黄昏。’”按:唐吴融《废宅》诗有“满庭荒草近黄昏”句,非“芳”字也,今辨之。五代后蜀毛熙震《浣纱溪》词也有“满庭芳草绿萋萋”句。调名本意即咏庭院的满同茂盛花草。

这首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展现了一位修行者的心路历程,从其弃绝世俗学问转而追求精神解脱的人生选择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以及对佛教智慧的领悟。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

开篇即点明作者的身份与经历背景,“当涂”一词在古代多指官场要职,此处或可理解为作者曾经身处社会的重要位置,但却放弃了儒家的入世哲学,转向了更为内在的精神追求——道教或佛教的修行之路。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价值判断,认为内在的修养比外在的地位更加重要。

“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

“三纪”指的是三十年的时间,表明作者已经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六尘”指的是佛教中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外界事物对人的影响,这里用“截灭”二字表达了作者彻底断绝与这些外界干扰的关系,以求达到内心的清净与安宁。

“因习业、自当度日,未尝谒见豪贤。”

“习业”可能是指修行者的日常功课或劳作,作者在此强调自己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并没有去寻求外界的认可或者与其他所谓的“豪贤”相交往。这进一步突显了作者追求内在修为的态度。

“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悠然。”

“般若”是佛教术语,意为智慧,这里的描述展示了作者通过修炼般若之智,达到了超越烦恼、心境坦荡的状态,享受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宁静与自由。

“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讲述了他来到这个地方已有十四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个人修行有所成就,还积极投身于佛教事业的建设之中,如装饰佛像、修建寺庙等,使得整个寺院焕然一新,充满了庄严神圣的气息。

“造遮蜴石道,直至水曹边。”

这里的描述可能是在说明作者参与了寺院周边环境的改善工作,比如铺设了通往水边的道路,让信徒们能够更加方便地参观寺院,同时也美化了自然环境。

“都系束修已镪,舍为助道安禅。”

“束修”指的是学费或供奉,而“镪”则是货币的意思。这句话表明作者将自己所积累的财富全部用于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体现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

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修行体会,认识到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对自己缺点的认识(惭愧),并悟出了一个道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其实并不需要得到什么具体的东西,而是要去除杂念,回归到原本就纯净无瑕的本性之中。

整首词通过对作者修行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个关于放下执着、追求内在平和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中一种崇尚心灵自由、追求超越世俗的理想人格形象。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