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位:高伯达,汉宫春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24/10/20 20:00:01 字数:2038

我不是天神,如何下凡。不是……如何,是又如何,不能真的有区分。借来汉宫以为春,有缘有道有不可说。

周武王讨伐纣王,庸、蜀这些部族,在牧野协助作战。周成王的时候,越常人进献野鸡,倭人进贡畅草。幽王、厉王时周朝国势衰弱,犬戎入侵周朝,周平王往东迁徙,以避开犬戎入侵的灾难。到了汉代,四方各族朝见贡礼。汉平帝元始元年,越常辗转翻译进献一只白野鸡,两只黑野鸡。

凭周成王的贤明,又有周公辅佐,越常才进献一只野鸡,而汉平帝却得了三只。后来到了元始四年,金城郡塞外的羌豪良愿等部族,贡献了他们养鱼产盐的地方,愿意内附,归属汉朝,于是汉朝得到了西王母的石宫殿,因此而设置了西海郡。

周代时犬戎进攻周幽王,到了汉代却愿意内附,归属汉朝,献出他们的宝地。西王母国在极边远的地方,而汉朝统辖了它。周代与汉代相比,功德哪一个大?疆域哪一个的宽广呢?

当今哀牢、鄯善、婼羌投降内附服从汉朝统治,匈奴经常侵扰,派遣将领防御讨伐,活捉俘虏以千万计。夏禹到了吴国随俗裸体。太伯逃往吴越地区采药,剪短头发,身刺花纹。唐尧、虞舜时代的疆域,吴还在荒服之列,越还在九夷之列,穿的还是贯头的罽衣,当今都换上了中原一带的服装,宽袍大袖并穿上了鞋子。

巴、蜀、越雋、郁林、日南、辽东、乐浪诸郡的人,在周代还在披散头发或盘成椎形发髻,当今都戴上了皮帽。周代这些人的话要经过辗转翻译才懂,现在他们已经能够朗读《诗经》、《尚书》了。

按照《春秋》上的道理,对于君王和父母不能有犯上作乱的企图,有犯上作乱的企图,一定要被诛杀。广陵王刘荆受妖巫迷惑,楚王刘英受侠客迷惑,谋反的事情一件件明摆着,虽然汉明帝再三赦免他们的死罪,但广陵王和楚王还是服毒自杀了。

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与汉明帝的做法相比差得太远了。楚王刘英的外家许氏参与了楚王反叛的阴谋,汉明帝说:“许氏与楚王有亲属关系,希望楚王更加尊贵,这是人之常情。”圣王的心宽恕了这件事,不用法律来惩罚他们。

隐强侯阴傅在街市上悬挂文书,诽谤君王的政治,当今皇帝恩德如海,免去了剥夺他的爵位和封地的罪。怨恨一个人,就连他家的奴婢也怨恨。封刘荆、刘英的儿子为侯,让他们仍然安享楚和广陵的封地,让隐强侯阴傅的弟弟阴员继承爵位,延续阴氏的祭祀。

广陵王和楚王,是皇帝的宗族,封为王侯,与管叔、蔡叔相同。管叔和蔡叔绝了后代,广陵王和楚王却封了后人,帝王的恩德已经够大的了。

隐强侯阴傅是异姓王侯,帝王尊贵他的前辈,所以又延续了阴氏祖先的祭祀。当年周武王封武庚的恩义,让禄父继续拥有封地的恩德,和汉朝相比较就差得多了。

汉宫春(寿张安国舍人)

绛阙朝元。倦飞鸾控鹤,来寓人间。天教散舒和气,好与春还。蓬瀛罢宴,褪仙裳、欲冠貂蝉。应是念、潇湘胜概,来与蕃宣。

宣室向来初见,叹不如、文帝夜半虚前。多情吊沉赋罢,莫负留连。经纶事叶,向朝廷、谁与争先。明岁好,云屏间坐,十分宣劝金船。

这首词出自宋代的文学作品,从其风格和用语来看,它体现了宋词特有的雅致与深邃。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仙境与人间交融的世界。

“绛阙朝元”一句,首先营造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画面,绛阙指的是红色的宫殿,常用来比喻天宫或帝王的宫殿。“朝元”,可以理解为朝拜元始天尊或帝王的意思,这里可能是指仙人或臣子前来朝见。接着,“倦飞鸾控鹤,来寓人间”,描述的是仙人厌倦了天上飞行的生活,想要来到人间居住。这里的“鸾”和“鹤”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常用来象征仙人或者高洁之士。

“天教散舒和气,好与春还。”这句话意味着上天让这些仙人下凡是为了给世间带来祥和的气息,如同春天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紧接着,“蓬瀛罢宴,褪仙裳、欲冠貂蝉。”蓬瀛指的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是说仙人们结束了在蓬莱仙境的宴会,脱下了仙衣,准备进入世俗社会,这里“冠貂蝉”可能是指穿上人间的服饰,也有可能是指接受人间的官职,成为侍奉君王的人。

“应是念、潇湘胜概,来与蕃宣。”这一句表明了仙人下凡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欣赏潇湘地区的美景,并且将美好的事物传达给更多的人知道。潇湘在这里指的是湖南地区,以其山水之美著称。

“宣室向来初见,叹不如、文帝夜半虚前。”这是引用了汉代文帝召见贾谊的故事,表达了一种对于君主知遇之恩的渴望,以及对于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示的感慨。接下来的“多情吊沉赋罢,莫负留连。”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往情感的一种缅怀,同时也有一种珍惜眼前美好时光的心情。

“经纶事叶,向朝廷、谁与争先。”这里的“经纶”指的是治国的才能和策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在治国理政方面无人能出其右。最后,“明岁好,云屏间坐,十分宣劝金船。”预示着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美好,在朝廷之中作者将会有重要的位置,并且将会受到君主的高度认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词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交织的画卷。它反映了作者对于自身才华的自信,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国家昌盛的期盼。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历史典故的熟悉和运用自如的能力,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修养与精神追求。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