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位:罗椅,八声甘州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24/11/12 20:00:01 字数:2118

欲上青天懒明月,何人与我思故乡。罗椅(一二一四至一二九二) 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子远,号涧谷(一作间谷)。宋宝佑丙辰(一二五六)以“四贡元”著,宝祐四年进士,知赣州信丰县。选潭州军学教授,占籍茶陵,后擢京榷提举,朝请大夫,迁监察御使。时贾似道专权蔽主,椅上书直言,遭报复。公以国事不可为,忧郁成疾,往来潭、吉间,茶陵乃必经之地,竟爱上茶陵的云山洣水,宋景炎丁丑(一二七七)以疾卒于署。

汉武帝时,召见百官考试对策,董仲舒的策文最好。王莽时,命郎官上奏章,刘子骏的奏章尤其华美。这种美和善都不是空虚的,而是他们才高智深的证明。《周易》上说:“圣人的情感体现在卦辞和爻辞中。”文辞的美与丑,足以看出一个人的才智。

永平年间,有一大群神雀停落在京师,汉明帝下诏书,令官吏和文人以神雀的出现为题,写歌功颂德的文章献上。百官的颂文献上,文章都用瓦石作比喻,只有班固、贾逵、傅毅、杨终、侯讽五个人写的颂像金玉般的美好,汉明帝采纳了这些文章。凭百官的人数众多,郎官也不止一人,只有五个人的文章写得好,他们不是奇才而是什么呢?

汉武帝欣赏《子虚赋》,就征召司马长卿为官。汉成帝阅读的书很多,只欣赏杨子云的文章,无论出入游猎,杨子云都乘车随从。假如让司马长卿、桓君山、杨子云当官,写书不能成篇,写文章不能成句,那么汉武帝贪图什么,汉成帝欲求什么呢?所以说:欣赏杨子云的文章,比当了年俸一千石的大官还要高兴;拥有恒君山写的书,比猗顿积聚的财富更富有。

八声甘州(孤山寒食)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

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须醒。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

《八声甘州》,简称《甘州》,源于唐代的边塞曲。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西域记》云:“龟兹国土制曲,《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国。”《伊州》《甘州》《梁州》诸曲,音节慷慨悲壮。

到了宋代,文人填写曲词,渐不满足于结构简单、节奏轻快的短曲小令,转而开拓出委婉流转的长篇慢词。《八声甘州》就是在唐大曲《甘州》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的单曲组合的成套乐曲。全词共八韵,所以叫“八声”。

南宋的王灼在《碧鸡漫志》记载:“《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八声甘州》,他宫调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若《象八声甘州》, 即是用其法于‘中吕调’。”

《八声甘州》是宋代罗椅的一首著名词作,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画面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词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更是一首深情的思乡曲。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词一开篇便以“匆匆”二字点明了时间的飞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惋惜。“插柳记清明”,则用一种传统习俗来标记时间的节点,既体现了人们对节日的重视,也隐含着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清明时节,人们通过插柳等习俗来缅怀先人,同时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延续。

“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春日景象:南北两座山峰之间,笑声回荡;清澈的溪流上,箫声悠扬。这样的画面,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展现,更是人心愉悦的体现,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态度。

“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随着春风的到来,楼台上的烟雨被轻轻吹散,而天空中传来了黄莺的啼鸣,仿佛是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里,“吹散”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走阴霾的场景,也寓意着人们心中积压的烦恼随之消散,迎来的是心灵的宁静与美好。

“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眼前这片土地的深深喜爱,尽管世间万物皆有其美,但此处的青草却独得作者之心。它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草木,更可以理解为对故土的依恋与不舍,对家乡美好记忆的珍视。

下阕转而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这里的“孤山”特指杭州西湖边的孤山,历史上以其清幽著称。作者借梅、竹、菊三种植物,象征着高洁、坚韧与淡泊的人格品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仍保持着高尚的情操。

“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须醒。”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人情的看法,认为既然世态炎凉,不如选择沉醉其中,不必过于清醒,以免徒增烦恼。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这里的“樊川”指的是杜牧,唐代诗人,因曾居住于长安附近的樊川而得名。作者借用杜牧之名,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故里的愿望。而“七十五长亭”则是古代道路每隔十里设一长亭,用于行人休息,这里用来形容归途之遥远,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以一种自嘲的口吻结束全词,表达了即便在外漂泊,也能从自然中找到慰藉的心境。同时,这也是一种对自我现状的反思与接受,展现了作者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八声甘州》不仅是一首描绘江南春景的佳作,更是一首表达深厚思乡之情的感人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与深邃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及故乡的无限眷恋。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