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位:罗椅,清柳更

作者:雪狐4651 更新时间:2024/11/13 20:00:01 字数:3277

漏子,漏些乐子。今天嘛,三连词,都安排好了。

清平乐

明虹收雨。两桨能吴语。人在江南荷叶浦。采得苹花无数。

梦中舞燕栖鸾。起来烟渚风湾。一点愁眉天末,凭谁划却春山。

《清平乐》是南宋词人罗椅的一首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淡雅的情调、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这首词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也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寄托理想情怀的佳作。

“明虹收雨”,开篇即以一种宁静而优美的画面吸引读者的目光。这里,“明虹”指的是雨后的彩虹,它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现象,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经历风雨后迎来的希望与美好。这一句既点明了季节背景,又为全词定下了清丽淡雅的基调。

“两桨能吴语”,此句通过“吴语”一词巧妙地将地域特色融入其中,不仅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还暗示了行舟之人可能是一位来自江南的女子或男子,他们用着软糯的吴地方言交流,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与人文色彩。这里的“两桨”则暗示了行舟者的轻松愉快,仿佛是在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

“人在江南荷叶浦。采得苹花无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具体场景。荷叶浦,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让人想象到一片片翠绿的荷叶随风摇曳,间或有洁白或粉红的荷花点缀其间,美不胜收。而“采得苹花无数”则表现出主人公在这样的美景中流连忘返,采摘了许多苹花(即浮萍花),既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隐含着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下阕转而描写主人公内心的活动:“梦中舞燕栖鸾。起来烟渚风湾。”从梦境回到现实,主人公似乎在梦中见到了燕子轻盈地飞舞,鸾鸟安静地栖息,这是何等和谐美好的景象!然而醒来之后,眼前却是烟雾缭绕的沙洲和微风吹拂的港湾,虽然景致依旧美丽,但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弥漫其中。这或许反映了主人公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最后两句“一点愁眉天末,凭谁划却春山。”更是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一点愁眉天末”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忧郁,仿佛那愁绪已经延伸到了天边;而“凭谁划却春山”则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提问,意味着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谁又能真正帮助我们化解心中的烦恼呢?这里的“春山”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山峦,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人生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或是心灵深处难以解开的结。

综上所述,《清平乐》不仅是一首赞美江南自然风光的词作,更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类情感世界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挖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与哲思,让读者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柳梢青

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悠悠羁旅愁人。似飘零、青天断云。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这是一首追怀往事的词作。作者与情人别后,于往昔难以忘怀。感物伤怀,相思无限,此种情境,入得词来,清澈凄婉,令人怅然不已,如亲历此情境。

词的上片,倒叙手法,描述了当时相见的情景。

开首“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三句,描写昔人情人的美丽姿容。“萼绿华”,仙女名。道书记载,萼绿华年约二十,穿着青色的衣裳,长得非常美丽。在晋穆帝升平三年夜降落在羊权家,从此经常往来,后赠羊权仙药使其成仙。

唐宋诗词中的仙女,往往也是舞娘歌妓的代称。萼绿华也是一种名贵的梅花,萼片枝梗皆作纯绿色。“小桃花”,桃花的一种,形状如垂丝海棠。“安石榴”,石榴的别称,初夏时节开花,花色非常红艳。三句写出情人的面貌:她有着天仙般美丽的容貌,手中拿着绘上小桃花的歌扇,穿着一条鲜艳的红裙。

三句并列写来,连用了三个花名,女子的神韵气质已显现出来了。接下“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三句,写出自己对情人的眷恋仰慕之情。“子野”,晋桓伊的字。

《世说新语。任诞》载: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安)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周郎”,指周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瑜精通音乐,即使喝酒之后,曲有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词中以桓伊和周瑜两人,写出对情人的深情。“曾恼夫君”一句小结。“恼”,有引逗、撩拨义。“夫君”,“夫”音扶,语出《楚辞·九歌》,对男子的敬称。词中自代作者。这三句讲的是女子的清歌撩动了自己的无限情怀。

过片二句,笔锋陡转,写别后的状况,悠长的道路与思念,旧事如过眼烟云,怎不叫人愁恨?“似零落”、“青天断云”,七字有无穷的凄凉与悲怆。“断云”,在词中有两重含义:一是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如同青天上的孤独的云彩一般无所依归;一是暗用“行云”曲故,谓别后两处分居,无从欢会。

由此而逼出末三句:“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陆辅之《词旨》列之为“警句”,实际上将其放在五代北宋小令名作之中,也毫不逊色。词人向自己发问:是什么使自己黯然销魂呢?——是初三夜的一弯新月,是第四桥边的秀美春光!

“初三夜月”化自白居易《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和《秋思》诗中“弓势月初三”的句意。“初三夜月,第四桥春”二句,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读来意味悠长,心中唯觉其妙,而口中却难以述评。如何只是诠释。

初三夜的黄昏,西边天空中那一弯微月,它唤起了词人几多幽伤与情怀,迷惘、惆怅,何止是忆起她那如月般的蛾眉!“第四桥”,在吴江城外,因泉品居第四而得名。苏轼姜夔、刘佃伦等均有词提到此桥。“春”,也有两重意思:一是泛指春景、春意;一是指酒,唐宋人常以“春”来命名酒,如《武林旧事》就载有“留郁春”、“十洲春”、“锦波春”等酒名。

词人在一个美好的春夜,喝醉了酒,重过第四桥边,远眺那天边的一弯新月。此种情感,何能为怀!还是让读者去细细品味吧。全篇景美情深,情与景相协互动,心与物相迫感应,词句精审,意味悠远,堪称妙绝。

更漏子

晚潮生,凉月细。一抹远山无蒂。收越棹,起吴樯。人间何限忙。

石头城,西北角。杳杳天低鹘落。浑不似,此波光。清歌催夕阳。

《更漏子》是罗椅创作的一首词,它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物及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这几句词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景象。"晚潮生"描述的是江水在夜幕降临时缓缓上涨,形成一层层涟漪,仿佛是在诉说着一天的结束。"凉月细"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初升时的样子,它细如银钩,散发着柔和而清凉的光芒,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

"一抹远山无蒂"中的"远山"在月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朦胧,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没有明显的边界,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几句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祥和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做了很好的铺垫。

"收越棹,起吴樯"描述的是船只停泊和出发的场景。"越棹"和"吴樯"分别指代来自不同地区的船只,暗示了江南水乡的繁忙与繁华。"人间何限忙"则是对人们忙碌生活的概括,无论是商贾还是渔民,都在为了生计而奔波。这一句通过对比夜晚的宁静与白日的忙碌,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石头城"即南京,古称金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西北角"则具体指向了城市的某个方位,可能是词人当时所处的位置。"杳杳天低鹘落"中,"杳杳"形容天空的辽阔深远,"天低鹘落"则形象地描绘了苍鹰在低空中盘旋、最终落下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埋下了伏笔。

"浑不似,此波光"是对前文所描绘景象的转折,表明眼前的美景与往日相比已大不相同。"清歌催夕阳"则通过"清歌"这一意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清歌"在这里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鸟鸣声,也可以理解为人间的歌声,它们都像是在催促着夕阳西下,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这一句以景结情,使整首词达到了情感上的高潮,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罗椅的《更漏子》通过对江南水乡夜晚景色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忙碌的反思,更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触动,堪称宋代词坛的一朵奇葩。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