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五剑镇东南—“真相”与真相(五)

作者:Loser丶 更新时间:2024/7/21 10:12:32 字数:2856

现在出门都要戴口罩,生怕被别人认出来指指点点。

很多时候,武力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现代人手机拿出来一拍,然后稍微断章取义一下,就能让被害人终日生活在惶恐中。

对于自媒体而言,林栀鸢这个点可是风口,不留余力地抹黑不仅能带来巨大的流量,同时也能满足那虚无缥缈的正义。林栀鸢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在众多回旋镖的今天,即使林栀鸢事件最后反转,自媒体们顶多就是删除帖子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大不了被查到了,就发个道歉贴删号跑路,反正钱赚了,良心和真相又算得了什么?

而当事人却只能龟缩在家里,舆论的洪流让林栀鸢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明明知道这不是真的,但周围的朋友邻居可不信他的啊!在这个谣言能绕过智者的时代,唯一能让人证明清白的方式,那就只有——以死明志。

以死明志,当事人需要很高的勇气。而真当他们做出这件事情后,自媒体又将吃一波反转的流量。新闻学嘛,只需要选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核心诉求就行了,真相是什么不重要,新闻的三要素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快速将流量变现,重要的是如何在最早的时间抢到热点。

我不曾伤害众人,可我却因众人审视的目光而死。

这就是舆论的魅力。

“林先生,我们已经将整个事件调查清楚了。您,确实是无辜的,稍后我们将会向社会公开案件的来龙去脉,还请您关注。”

“请问您是否要起诉?”

警方的电话让林栀鸢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能出调查结果,这个效率已经很快了。这种速度多多少少和自己的身份有些联系,但是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事件警方也会优先办理。

这件事情,终于快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当天晚上饭点,C市警方正式公布了林栀鸢事件的调查报告,该篇文章内容详实,从林栀鸢出校门开始到事件的结束,每个时间点,谁做了什么,谁又做了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该篇报告可谓是开创了先河,比起往日各种指向性不明确的报告,这篇报告指向性很明确,特别是指出了“警方现场走访当事学校,并收集当事人信息后发现,除了林某是该校学生外,其余人员均不是该校的学生,均属社会闲杂人员。”

这一句话,顿时刷爆了网络,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便突破了百万点击量。人民群众吃瓜本领是强大的,他们仔细解读起这篇通告,案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已经十分清晰,很明显,这是一次很有目的性的栽赃陷害,林栀鸢是属于被迫反击。

“现在自媒体造谣能力真是厉害啊,前年为爱冲锋的勇士,去年的某女网红抑郁造谣,再到今年的这件事情,我们老百姓仿佛都在被牵着鼻子走。”

“真是可怜的娃儿,明明是被迫反击,却被有心之人利用了。”

“楼上的,他可比你的日子好多了,他的背景太强大了,以至于让警方都低头了。”

“来来来,网络福尔摩斯又来了。谁发言谁就要举证,你说他背景强大,证据在哪里?哦,你不会认为所谓的聊天记录就是证据吧?要不要我现在给你编一下你的爸爸是市长?”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洗地能力真是强啊,聊天记录不能当证据?就这篇通告全程都在避重就轻,他们都不敢回复林栀鸢的背景关系,不就是默认了?”

“经典不回复就是默认了,二极管真的无法沟通交流。”

.....

林栀鸢的心儿渐渐地沉了下来,他原本以为警方的通告出来后,会将之前所有的负面影响都推翻,但是现实是效果并不理想。

二十年前,人们的阅读方式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时,官方的话就是真理,既然有官方调查了,那么结论就是真的,至少普罗大众是这么认为的。

十年前,随着智能机开始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开始向无纸化转变,人们获取的信息开始变得多而广,但同时也变得十分复杂,各种真假不一的信息夹杂其中,需要人们沉下心来去分辨。

而今天,几乎全民上网的时代,信息获取速度仅在分秒间。上一秒北方发生的信息,下一秒就推送到南方某位用户的手机上。在大数据时代,任何东西都是藏不住的,这有利也有弊,能够让人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让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因为要看的东西太多了,碎片化的东西何必去推敲?大家只是乐子人,当吃瓜群众就行了。

而这正是某些人想要的...

失去思考能力的普罗大众最容易被挑动情绪,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在发现群众失去思考能力后,只要稍微鼓动起几个对立点,就能让群众发出内心的共鸣...

除了林栀鸢的“首长之子欺负平民子弟外”,还有“女人应该独立自主,让那些男人闷头哭去吧,我收礼不等于我接受你。”等等一系列话题...这些话题在煽风点火和添油加醋下,最终都会指向政府,并映射某项政策的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保持独立思考很重要,有清晰的认知是好事。可是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眼里,保持独立思考竟然从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某些人似乎对别人的独立思考嗤之以鼻...

那自己的独立思考算什么呢?

林栀鸢依然恪守传统之道,哪怕在别人的直播间内,也要称他们是同志。可就是同志一词,明明是很高尚的词汇,却被某些人解读成了同性恋,以此大做文章。

能有如此娴熟的栽赃手法的,除了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就没其他人了。

大国竞争,争的是方方面面,除了军事外交科技等硬实力之争外,还有软实力之争。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认同。华夏文明传承千年,靠的就是传承,靠的就是认同。只要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那从骨子里流出来的骄傲感和自豪感,那是能从眼中迸发出来的。

而这,正是大洋彼岸某个拥有长达两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度最恐惧的。

他们深知和华夏比不了历史,两百年的老人在数千年的传承面前就像是小孩一样,所以他们选择换条赛道,那就是展望未来。

从上个世纪的太空竞赛,再到这个世纪的星链计划,似乎每一次科技大爆发都是从A国开始的。他们当然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优势,所以每一次火箭发射,每一次科技革新,哪怕这个变革华夏早就有了,但A国总是在各大平台上大吹特吹,生怕别的国家不知道般。

看,我有这么先进的科技,只有我A国的文化制度才能带来这般成就,你们?NONONO,还是不行!

而我们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例如保密、规划等等,就暂时不予公开,所以就导致群众在获取信息时存在了偏颇的认知,特别是大数据时代不需要思考,推一次推两次还好,热点推多了就真的让百姓认为A国是人类之光,科技起源是A国等...

文化渗透就是从此处开始...

既然我没有历史,那我就跟你谈未来。但是没有历史的未来,本就是无根之水,构建出来的美好都是海市蜃楼,但为什么还是有人前仆后继,选择去那仅存在于虚无缥缈的灯塔?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历史认同没了,已经潜移默化的接受了A国是更好的文化制度的事实!哪怕A国毒品泛滥,哪怕A国枪击不断,哪怕A国歧视严重,这也依然抵挡不了某些人的向往。

因为那里都是甜美的空气啊!!

想通了前因后果,林栀鸢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这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似乎和之前的热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要不涉及公信力的事情,就不容易上热点,只要涉及公信力的事情,那是分分钟上热点...

这是好事,政府需要群众的监督才能越发地高效变好;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实施监督的人是真正的我国公民,而不是披着我国IP的境外分子...

叮——

书房的红色电话响了...

“我是林栀鸢。”

“小鸢啊...有件事情...要跟你说一下...”

“王伯伯...您说...”

林栀鸢的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电话那头的人顿了顿,声音都变得沉重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徐徐开口道

“你的父亲...牺牲了...”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