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和父亲的关系是简单且纠结的。
要说为什么的话解释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在少年很小的时候父亲并没有一直陪伴在儿子身边。在父亲还是青年的年纪,他随着那股热潮带着妻子南下,在南方一处小城市安顿好母子二人后便转身到另一座发达的沿海城市开拓自己的事业并得到了不错的回报。
在他全心全意为家付出的时候,他错过了目睹自己孩子的成长。
少年在小时候每年只能见父亲一面,对于他而言父亲是陌生的,对于父亲而言家中出现的小男孩也是一个小小的烦恼。
如果要父亲在饭桌上去应付什么区长、局长、书记之流,在电话中面对国内的海外的客户,那他是得心应手的,是十分擅长的。
可面对一个称呼自己“爸爸”的骨肉,作为父亲的他即使到现在依然在不断的摸索如何和他交流。
“没有任何生来就是当父母的,总有第一次当父母时做的不妥当的地方。这是不少父母在自己教育失败时会拿出来当作借口的一句话。
可我们忘了,虽然自己是第一次当父母,但我们总当过孩子吧?
只是我们忘了自己还是孩子时的感受了。”
这是一位家里前前后后生了五个孩子的生意伙伴对父亲的一次忠告。虽然是酒局上的醉话但这不妨碍父亲来回咀嚼这句话的含义。
可该如何定义什么是教育失败呢?
如果要定义失败,那必须先定义成功是什么吧?
那教育的成功又是什么?
向自己一样出人头地?组建一个家庭?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不至于饿死?有自己独立的生活?还是只是最低限度的不违法乱纪当一个合格的公民?
这些都能说明这个人的教育是成功的,并没有为社会带来危害还在为社会的建设纳税。那确实能称之为是成功的。
那反过来教育的失败就是啃老族和犯罪分子?
确实可以如此粗暴的解释。
但反过来思考,大部分人只要脚踏实地当一个普通人就能当一个“教育成功”的人。
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家庭在哭诉自己教育失败了?
那只能说明,那些父母对教育成功的定位已经凌驾于“普通”这一个标准,将一些更高的价值追求落在了孩子身上。
少年的父亲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更高的价值追求”。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那些将”更高价值追求”的父母要么是特别成功的自律人士,他们所做的无非是将自己已知的成功路径再度复刻在自己孩子身上罢了,而另外一方则是没有完成自己人生目标,强行将自己的想法强于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分身完成他们眼里的成功。
而少年的父亲则在这两者之间。既不是高质量的成功者也不是落选的失败者,他很清楚自己是一个盛着已经不会再复刻的热潮完成阶级跳跃的弄潮儿。
所以他对自己孩子并不是很强迫。
但和父亲不一样的是孩子的母亲,父亲的妻子。
母亲从小拉扯大这个孩子,对于她而言孩子就是自己的一个分身。她对这个孩子寄托了自己期望,希望他能成为一名能够出人头地的人。
可母亲并没有为“出人头地”做出任何定义,只是粗暴的将这个虚无缥缈的形容词安在了少年的人生中。
父亲对此并没有反对,因为他并不擅长教育,又觉得少年只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就行了,考虑到孩子的将来母亲有这样的想法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所以父亲认可了母亲。
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母亲的教育方法逐渐失控了,在少年中考失利,来到一个普通的高中后。这份教育的失控变得更加的强烈。
少年逐渐脱离了母亲的掌控,会翘课去黑网吧打游戏,会不满学习计划的安排和母亲吵架,开始看流行的小说和电影,专心于和学习无关的事情。
关系紧张到甚至就连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都会上升到吵架的地步。
显然,母亲的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了。父亲对待少年的教育态度是随性的,但到了如今这份上即使不想管但作为父亲的职责也不得不插手做出调整。
可正如前文所说的,父亲并不擅长教育。
但”虽然自己是第一次当父母,但我们总当过孩子吧?只是我们忘了自己还是孩子时的感受了。”这句话,父亲是赞同的。
这是和孩子交流的一个底线,那就是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并非是理解也并非是共情,而是只要知道感受即可。
只要知道了,就知道该如何和孩子进行交涉,双方就能协商。这是公平交流的核心。
你必须把对方当作和自己是一个高度的身份,给予了平等的尊敬,对方在自然而然的就会表达自己的诉求。
那么……
父亲开始思索。
——自己该以什么为理由切入和少年进行交流呢?
“老爸,你是如何看待作家这个职业的?”
在早餐时少年忽然问道。
当孩子主动咨询父母关于职业的问题时,很大程度表明他对这个职业是身十分感兴趣和憧憬的,询问父母也是在得到父母的认同,去试探父母是否支持。支持是最好的认可,但对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而言,就算是否认,这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叛逆心理。
“怎么忽然问这个?你感兴趣吗?”父亲试探性的发问。
“就……有点好奇……”他没有正面的回应,这也难怪,少年即使是面对父母也不愿意透露真心,但“有点好奇”的说法已经可以肯定少年对这个职业是十分憧憬且有很强目的性的。
“成为一个作家,要先有钱。”
父亲不想顺着他,也不想逆着他,所以说了一个十分现实且少年还无法理解的回答。
“也不尽然吧老爸。不是有不少出生寒门依然成功的作家吗?”
父亲干笑了一声。他这回是能够确认自己的孩子确确实实是对作家这条路有自己的想法了。
要说为什么的话,那就是少年反驳了,他在捍卫自己内心的观点。既然那是一个他觉得值得捍卫的东西,那必然是他所憧憬的事物。
“你长大后就明白了。”
父亲如此说道。